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换热机理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换热机理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塑料复合 微结构 定量分析 数学模型 数值分析散热器
【摘要】:随着微型机电系统(MEMS)的不断地高速发展,以及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不断地技术进步,使得复杂的多功能系统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普通的散热器已经不能满足高效散热的需求。同时,由于热环境越来越苛刻,而系统体积却越来越小,为了解决散热的问题,对散热装置的微小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目前解决高效散热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增加散热的比表面积,二是改性材料提高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辐射发射率,三是增加散热器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常见的散热器主要由金属铝、铜等导热系数高的材料构成。从材料特性和加工的角度考虑,金属材料具有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加工周期长且密度相对较大的特点。因此一些研究者逐步考虑使用一些非金属材料作为散热器的加工材料。因为其具有易加工微细结构、成型容易以及成本低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以高导热金属底座为导热单元,以带有微结构的高散热聚合物为散热单元的新型散热器。因为金属的导热系数比较大,但是散热能力有限,而塑料的散热较好,但是导热能力却很差。导热系数仅为金属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提出一种新型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将二者的优势进行结合,实现互补。另外利用塑料易成型微结构的特点在散热器表面添加微细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本文对金属-塑料复合散热器的散热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分别对金属和塑料复合导热单元,以及塑料散热单元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导热能力和散热能力的平衡准则及匹配方法;研究了塑料散热单元微尺度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对双层复合平板热传导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塑料导热层厚度和塑料导热系数对导热单元导热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塑料的导热系数远小于金属的导热系数,所以,导热单元的导热能力主要由塑料的导热系数和塑料导热层的厚度决定。提出了金属导热能力与塑料层散热能力相匹配的设计准则,根据该准则,塑料导热层的厚度在200微米到300微米左右是比较适当的。2.提出了一种具有半球形塑料散热单元的金属-塑料复合散热器。基于FloEFD软件对所该散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影响散热器散热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该类散热器散热效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散热器材料、翅片表面微结构、塑料的导热系数和辐射发射率、半球的大小、·散热器的倾斜角度等。由模拟结果可知,半球形散热单元的比表面积只与半球的排列方式有关,而与半球直径基本无关,极限比表面积不大于2。由于塑料导热系数低的原因,不能取较大直径的半球设计,因为半球直径大了,热量就无法有效地传导到半球表面,散热性能会大幅度降低。球径小到一定程度,半球表面温度随球径降低变化明显趋缓,此时继续降低半球直径对提高散热效能作用不大,但却会给散热器制造带来极大的困难。综合考虑散热性能和制造成本,半球直径在2mm左右较为适宜。这也说明散热单元微结构化的必要性。3.建立了V型槽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导热与传热的数学模型,得到了V型槽顶角、热源功率、塑料的辐射发射率和导热系数、自然对流系数和环境温度等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由模拟结果可知,V型槽散热单元的比表面积只与V型槽的顶角角度有关,而与V型槽的高度无关,比表面积在数值上等于V型槽半顶角正弦的倒数。所以,只要材料的刚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可以取尽可能小的半顶角,理论上可以获得任意大的比表面积。同样由于塑料导热系数低的原因,不能取较大槽高的V型槽设计,因为槽高大了,热量就无法有效地传导到V型槽的表面,散热效能就会大幅度降低。槽高降到一定程度,V型槽表面温度随槽高的降低变化明显趋缓,此时继续降低槽高对提高散热效能作用不大,但却会给散热器制造带来极大的困难。4.增大散热比表面积的同时,还要考虑创造有利的对流和辐射散热条件。散热单元的微结构化对强化对流和热辐射是十分有利的,这是因为微结构散热阵列有效避免了常规尺度散热阵列存在的高气流阻力,和需经多次折射才能辐射到空气中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对流和热辐射效能。综合考虑散热效能、加工难易、结构刚度等因素,微型V型槽散热单元是非常好的选择。
【关键词】:金属-塑料复合 微结构 定量分析 数学模型 数值分析散热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7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9
- 第一章 绪论19-33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9-20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9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9-20
- 1.2 微型换热器的研究进展20-28
- 1.2.1 国外微型散热器的研究现状20-24
- 1.2.2 国内微型散热器的研究情况24-26
- 1.2.3 强制对流工况下的微通道散热器26-28
- 1.3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提出28-31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31-33
- 第二章 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的结构及散热原理33-45
- 2.1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设计准则33
- 2.2 金属-塑料双层复合体的导热分析33-35
- 2.3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传热模型35-43
- 2.3.1 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的热传导问题36-39
- 2.3.2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在微尺度下的对流换热39-43
- 2.3.3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在微尺度下热辐射43
- 2.4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的散热影响因素研究45-71
- 3.1 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影响因素分析46-57
- 3.1.1 数学模型的建立46-47
- 3.1.2 控制方程47-48
- 3.1.3 边界条件48-49
- 3.1.4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数值模拟49-57
- 3.1.4.1 散热器材料对整体热流密度的影响50-51
- 3.1.4.2 半球排列方式对热流密度的影响51-52
- 3.1.4.3 微结构形式对热流密度的影响52-53
- 3.1.4.4 塑料导热系数对热流密度的影响53-54
- 3.1.4.5 导热塑料辐射发射率对热流密度的影响54-55
- 3.1.4.6 半球直径对热流密度的影响55-56
- 3.1.4.7 散热器倾斜角度对于热流密度的影响56-57
- 3.2 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影响因素定量分析57-63
- 3.2.1 数学模型58-59
- 3.2.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59-63
- 3.3 LED灯具用金属-塑料复合式散热器的模拟63-69
- 3.3.1 模拟对象63-64
- 3.3.2 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64-69
- 3.4 本章小结69-71
- 第四章 V型槽散热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71-89
- 4.1 前言71
- 4.2 物理模型71-72
- 4.3 基本假设72
- 4.4 基本方程的建立72-79
- 4.4.1 复合结构散热器的热传导72
- 4.4.2 散热器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量72-74
- 4.4.3 自然对流表面换热系数74
- 4.4.4 辐射换热系数74-75
- 4.4.5 模型求解和结果讨论75-79
- 4.5 V型槽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的实验研究79-88
- 4.5.1 散热器散热性能实验平台80-81
- 4.5.2 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81-85
- 4.5.3 添加微结构与未添加微结构散热器结果对比85-86
- 4.5.4 改变辐射发射率的结果比较86-87
- 4.5.5 金属-塑料复合微结构散热器与纯铝散热器散热效果比较87-88
- 4.6 本章小结88-89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89-91
- 5.1 全文总结89-90
- 5.2 工作展望90
- 5.3 创新点90-91
- 参考文献91-95
- 附录95-99
- 致谢99-10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情况101-103
- 作者和导师简介103-105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105-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从真;廉慧珍;刘西拉;;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水泥石微结构与力学行为关系的探讨[J];混凝土;1993年01期
2 陈志斌;;犁削技术与微结构加工[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1期
3 王多书;罗崇泰;陈焘;刘宏开;马勉军;黄良甫;;极坐标激光直写技术制作微结构[J];激光与红外;2006年07期
4 ;辐照材料的微结构处理[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年05期
5 马文生;张俊烽;;化学成分和微结构对冻融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安徽地质;2007年01期
6 丁长阳;韩爱民;吴楠;乔春元;;南京下蜀土微结构及其变形特征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6期
7 胡海豹;何强;鲍路瑶;周峰;;二级规则微结构对低表面能纳米通道内微流动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8 李敏,刘秋云,刘晓宇,梁乃刚;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微结构参数优化设计(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1年03期
9 孙树伟;郑旭;孔高攀;李战华;;壁面带微结构管道内Cassie状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3年03期
10 张能力,徐友仁;水平面上蒸发滴内的流动微结构及Bénard细胞流[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银;陈航;冯雪;;基于微结构调控的可拉伸波状硅[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王广军;杨小鸿;韩筱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2例亚微结构改变[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3 包崇云;王买全;R. Trukenmuller;张强;欧国敏;宫苹;C.A. van Blitterswijk;;微结构芯片优化牙种植体穿龈部位形貌特征[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胡瑞林;李向全;官国琳;叶浩;;粘性土微结构的定量化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陈斌;尹大刚;袁权;;胫骨螺旋绕孔微结构[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6 邓星辉;赵佳彬;于洋;;具有大面积分数的微结构表面静态润湿性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刘辉;李平;魏雨;;Ferrihydrite的微结构对其催化相转化过程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李易;肖鹏;申峰;刘赵淼;;微结构流动润滑中对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韩巧凤;王美娟;汪信;;用单原料前驱体合成不同微结构的硫化铅纳米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陈嘉鸥;卢承祖;郭素杰;叶斌;;软土微结构SEM样品的制备技术[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莹 姚大捚 陈晓春;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N];新华日报;2005年
2 张晔;“微”结构中的大文章[N];科技日报;2005年
3 内蒙古金三角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王学忠;微结构布拉格光纤迈进产业化[N];通信产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国;微结构表面红外热辐射特性调控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高阳;水电解电催化材料合成、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杨焕;激光制作绿色能源电池微结构部件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毕宴钢;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微结构电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侯俊杰;大豆蛋白—甜菜果胶相互作用及其对食品微结构及感官性质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董亭亭;仿生蛾眼抗反射微结构光学机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7 姜辉;金属—塑料复合式微结构散热器换热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方俊飞;微结构表面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涛;高g值环境典型微结构动态特性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吴勃;金属仿生功能微结构的激光制备与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嘉玲;微结构对声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会茗;辊筒模具微结构功能表面的加工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梁红培;电纺技术制备微结构可控的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晓博;基于微结构配光材料的配光系统原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王雯;微型车刀抗磨损表面仿生微结构设计与优化[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6 吕平;高密度封装基板溅射薄层微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徐晓颖;微结构硅NH_3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钊;仿生矿化合成碳酸钙微结构及其抑菌效应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翟庆彬;基于微结构的印刷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10 梁燕飞;Pd掺杂花状In_2O_3微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5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5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