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机组烟气余热有效利用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660MW机组烟气余热有效利用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电除尘器 低温省煤器 酸露点
【摘要】:本文以某新建厂66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结合本工程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该电厂燃煤性质,飞灰性质的相关特点,对烟气余温有效利用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工程应用性研究。在分析飞灰温度与比电阻关系,烟气露点温度的参数特性,烟气温度对SO3有效吸收的影响的基础上,发现烟气余温利用的主要障碍—低温腐蚀,是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技术运用,正确的设备选取,合理的方案设计避免的。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本工程初步决定采用除尘器进口喇叭前加装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和引风机出口加装低温省煤器的方案。参照该电厂烟气等相关参数,对低温省煤器使用氟塑料管和ND钢管的经济性进行了详细比较。比较过程中,本课题重点考虑了机组的热耗,煤耗,厂用电费,脱硫岛用水量多项内容。最终得出,虽然氟塑料管的特性更为优越,但是目前造价较高,本工程还是采用ND钢管更为合适。
【关键词】: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电除尘器 低温省煤器 酸露点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21;TK1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1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 1.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0-11
- 第2章 机组设备概况及烟气特性11-16
- 2.1 机组设备概况11-13
- 2.1.1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11
- 2.1.2 汽轮机容量和主要参数11
- 2.1.3 发电机容量和主要参数11-12
- 2.1.4 烟风系统12
- 2.1.5 静电除尘器技术参数表12-13
- 2.2 煤质及灰成分分析13-15
- 2.2.1 煤质参数13-14
- 2.2.2 飞灰参数14-15
- 2.3 本章小结15-16
- 第3章 烟气余热利用可行性分析16-24
- 3.1 烟气余热利用发展状况16-17
- 3.2 飞灰温度与比电阻特性17-20
- 3.2.1 飞灰温度与比电阻关系17-18
- 3.2.2 本工程飞灰温度与比电阻曲线18-19
- 3.2.3 本工程飞灰温度与比电阻曲线分析19-20
- 3.3 防低温腐蚀相关研究20-23
- 3.3.1 烟气露点温度计算20-21
- 3.3.2 烟气温度对SO_3吸收影响21-23
- 3.3.3 本工程低温腐蚀特点23
- 3.4 本章小结23-24
- 第4章 本工程机组余热利用技术24-41
- 4.1 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简介24-30
- 4.1.1 本工程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简介24-25
- 4.1.2 本工程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安装25
- 4.1.3 本工程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材料选择25-26
- 4.1.4 本工程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磨损问题解决26-28
- 4.1.5 本工程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换热水选取28-30
- 4.2 低温省煤器装置发展状况30-40
- 4.2.1 低温省煤器可行性方案简介31-34
- 4.2.2 本工程低温省煤器方案选择34
- 4.2.3 新型低温省煤器防腐蚀材料简介34-36
- 4.2.4 低温省煤器防腐蚀金属材料比较36-38
- 4.2.5 本工程低温省煤器材料选择38-39
- 4.2.6 本工程低温省煤器换热水选取39-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本工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经济性分析41-49
- 5.1 该燃煤电厂热效率参数41-43
- 5.2 本工程不同材料运行经济比较43-46
- 5.2.1 不同材料选择热耗43
- 5.2.2 不同材料选择煤耗43-44
- 5.2.3 不同材料选择电耗44
- 5.2.4 不同材料选择水耗44-46
- 5.3 不同材料选择机组运行经济比较46
- 5.4 不同材料选择投资回收期估算46-48
- 5.4.1 投资回收期估算方程46-47
- 5.4.2 氟塑料管运行情况47
- 5.4.3 ND钢管运行情况47-48
- 5.5 本章小结48-49
- 第6章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3-54
- 致谢54-55
- 作者简介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寿禄;锅炉烟气余热不同用途的热分析模型及节能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J];节能;2002年12期
2 王章利;周胜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09年02期
3 张方炜;;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0年04期
4 胡深亚;潘卫国;姜未汀;王文欢;章玲;周曰;;中低温烟气余热利用中防腐措施及利用方式的探讨[J];上海节能;2011年01期
5 严志勇;王君;;某褐煤电厂烟气余热利用可行性论证[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3期
6 朱勇;吴斌;唐兆芳;;褐煤机组烟气余热利用方案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2011年04期
7 耿丽;;利用罐式煅烧炉烟气余热进行发电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10期
8 赵广胜;;十屋联合站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年12期
9 王加龙;吴静怡;;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方案及成本最优模型分析[J];化工学报;2012年05期
10 吴华新;;低位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状况述评(Ⅰ)——新技术路线与回收条件改变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熙;;充分利用烟气余热 降低能耗[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安军;文远高;;利用冶金烟气余热的吸附式制冷技术[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3 王军伟;;某铸造厂冲天炉烟气余热利用的实测研究[A];2013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杭州市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方炜;;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5 王广连;赵德钢;黄振杰;段崇虎;秦元星;;特殊钢厂50t电炉第四孔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房吉国;朱维亮;;火电机组锅炉烟气余热系统利用[A];2013年火电厂余热利用技术改造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吴道洪;阎承沛;;现代制造业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曹先常;;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进展及其应用[A];第四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翟迪;刘志强;;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A];油田炼化企业优化改造、节能增效技术交流会专刊--中国石油石化技术与装备[C];2014年
10 李锋;赵玺灵;付林;张世钢;;利用地温能的新型热电冷联供系统及应用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世林 李文君;中钢广铁烟气余热发电节煤显著[N];中国冶金报;2010年
2 曾世林 李文君;广西首次利用中温烟气余热发电[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记者 师啸;吐哈鄯善采油厂回收利用烟气余热[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张娜 张秀英;承钢利用烟气余热改造年可创效益180余万元[N];中国冶金报;2012年
5 张化义;利用电炉烟气余热产生蒸汽的热回收法[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通讯员 刘抒 记者 王磊;宝钢高效利用中温烟气余热[N];中国冶金报;2013年
7 孙英;中铝山西分公司 低温烟气余热直接回收技术实现资源最大利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年
8 邓娴;探寻安彩高科的科技节能之路[N];安阳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庞兰英;挖掘低温烟气潜能[N];中国冶金报;2009年
10 全国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烟气余热回用是加热炉节能的有效手段[N];中国冶金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泽钦;燃气轮机余锅及烟气余热制冷联合系统的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军;供热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张路涛;CFB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分级回收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郝向辉;大型燃煤锅炉低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及节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王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及设备安装监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许加庆;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低温腐蚀防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张辉彬;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程小松;电厂冷端系统及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运行优化控制[D];重庆大学;2015年
9 王帅;硅钙合金矿热炉烟气余热分析与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关志峰;660MW机组烟气余热有效利用相关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693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9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