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进气组分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进气组分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柴油机 进气组分 化学反应动力学 燃烧过程 排放特性
【摘要】:以正庚烷/甲苯/正己烯混合物简化机理作为柴油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耦合化学动力学机理建立了某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三维CFD数值模型。采用该耦合模型,以海拔3 000m大气环境(O_2和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6.2%和83.8%)为基点,模拟对比了不同体积掺混比(1.6%,4.8%和8%)的进气组分(O_2,H_2,CO_2和气态H_2O)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掺O_2后,燃烧始点提前,预混燃烧比例减少,放热速率峰值降低,缸内活性基(OH,O)浓度升高,NO明显增大而碳烟(Soot)显著降低;进气掺H_2后,放热速率显著加快,缸内压力和峰值温度增高,NO稍有升高而Soot略为降低;进气掺CO_2后,着火时刻最晚,缸内温度和压力最低,A_4与C_2H_2的消耗反应持续期最长,其NO生成最少而Soot排放最高;进气掺气态H_2O后,NO稍有降低,而Soot变化不大。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柴油机 进气组分 化学反应动力学 燃烧过程 排放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6007)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3FB019) 云南省级人才培训项目(KKSY201302127)资助
【分类号】:TK421.2
【正文快照】: 前言柴油机因具有热效率高、动力性强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相比汽油机,柴油机碳烟(Soot)排放较高,且NOx与Soot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1]。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如何同时降低NOx与Soot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已成为柴油机实现清洁高效燃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研究表明,进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家珍;发动机进气调节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汽车科技;2003年04期
2 朱芝培;轿车用进气岐管的制备方法[J];化工新型材料;2004年02期
3 刘岩;;浅析汽车可变进气控制技术[J];汽车维修;2011年03期
4 幸红光;廖程亮;;某车型进气系统优化设计[J];南方农机;2012年06期
5 程志红;进气冷却器的几项设计原则[J];车用发动机;1986年03期
6 周海;崔长豪;周经纬;;6160A型柴油机进气脉动效应的试验研究[J];柴油机;1986年03期
7 唐兰亭;张会明;;285型柴油机的进气惯性增压[J];小型内燃机;1988年04期
8 孙绍重;;进气系统稳态流模拟和低流阻进气道的研制[J];汽车技术;1989年05期
9 李渤军;;浅析发动机的两种进气[J];摩托车信息;2002年09期
10 刘瑞林,刘忠长,刘金山,姜立永,刘巽俊;发动机燃用甲醇时进气预热的研究[J];汽车技术;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春泉;顾国瑞;;采用涡流进气方式—在用汽车节能降污的有效途径[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曲芳亮;王世忠;高静;李聪;刘文和;徐铁军;;提高引射式动力短舱进气模拟能力的实验方法研究[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一卷(2001年)[C];2001年
3 孙新波;唐宏刚;李传鹏;;APU进气消声器声学性能仿真分析[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廖钦;徐胜利;;用于雾化煤油点火研究的两相激波管设计和调试[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立军;俞鉴锋;;燃气轮机加装进气冷却装置的应用研究[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6 杨辉;郭晓明;;浅谈空压机进气滤网改造[A];第二届全国延长铝电解槽使用寿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众宣;POLO新车"心"的起步[N];中国工业报;2006年
2 田蒙蒙;引领节约潮流[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金库;基于三维/一维耦合技术的汽车进气谐振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沈照杰;车用柴油机燃烧过程分析及EGR分层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韩冰源;基于MAP汽油发动机富氧进气控制方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4 姚春玲;汽油机进气混合O_2/CO_2的燃烧机理与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韩吉昂;旋转冲压压缩转子进气流道数值仿真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梁金广;混合动力车用汽油机效率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金英爱;不同进气组分发动机燃烧机理及排放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芳子;小型蒸发式车用加热器燃烧室旋流进气的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志荣;轿车发动机缸内流动的三维瞬态数值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李玉明;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希利;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发动机进气性能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石来华;基于GT-POWER的车用汽油机动力性能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6 任丽娟;WD615柴油机气缸内动态流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李紫薇;增压汽油机可变进气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彭才望;FSAE赛车用发动机进气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瑞;进气加湿对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性能及排放影响的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4年
10 王虎山;带连接多孔板的APU进气流道气动性能研究及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3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9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