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微肋阵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0:04

  本文关键词:微肋阵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肋阵 流动阻力 对流换热 疏水性 强化换热


【摘要】: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行业给社会及日常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革的同时,呈级数倍增长的芯片集成度和功率也对集成电子的散热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大功率高集成度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微小空间高效散热已经成为传热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微肋阵结构由于面体比大、换热效率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微肋阵结构,提出并设计了一体化微肋阵流动与换热通道,在搭建的微肋阵流动与换热实验平台上,实验研究了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的单相流动与传热,通过与平直微通道内微肋阵流动与换热的对比,明确了微肋阵结构对于单相对流传热具有较好的强化效果,相同水力直径微肋阵在相同雷诺数(Reynolds number, Re)下的努赛尔数(Nusselt number, Nu)比平直矩形微通道高200%以上。通过对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的流动与传热的研究,发现由于受端壁面效应影响,低流量下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压力降之间的差别较小,该差别随着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本文的实验测试工况范围内,轴向导热对于微肋阵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当Re较低时,各加热功率下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Nu都相差不大;随着Re的增加,微肋阵内的端壁面效应减弱,不同形状微肋阵内的对流换热Nu之间的偏差变得逐渐明显。加热功率是影响微肋阵对流换热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不同形状微肋阵在相同流量下的压力降增大,且不同加热功率下压力降的变化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各形状微肋阵内流动阻力系数均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有所增大,低Re数下最大增幅均高于110%。受尾流区流动转捩的影响,当Re400后加热功率不再对圆形和菱形截面微肋阵内流动阻力系数产生影响,而对三角形微肋阵而言,该现象出现于Re250。同时,加热功率的增加强化了圆形和菱形微肋阵内的对流换热,其内部平均Nu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的最大增幅均高于50%。当Re250时三角形微肋阵内Nu随加热功率的增加有所增大,当Re250时则出现相反现象。3种形状微肋阵热阻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对于圆形及菱形截面微肋阵,当Re600后加热功率对于热阻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对于三角形微肋阵,可忽略加热功率影响的关键Re则为250。针对微肋阵流动阻力损失较大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在微肋阵流动表面上涂覆不同含量纳米粒子涂层的方法,获得了具有不同表面接触角的疏水性微肋阵,并研究了表面疏水性对于微肋阵内流动阻力和传热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疏水性微肋阵与普通微肋阵的流动规律,发现表面疏水性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流动阻力,同时推迟流动分离和尾流区转捩,因此疏水性处理对于分离较早、压差阻力较大的微肋阵具有更加明显的减阻效果。相同Re下,微肋阵内阻力系数变化率随接触角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同一接触角下,椭圆形微肋阵内阻力系数变化率随Re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菱形和圆形则先减小后保持常数;当接触角为151.5。时菱形和圆形微肋阵内最小阻力系数变化率分别为50.81%和58.68%。当接触角较小时,低Re下椭圆形微肋阵内阻力系数变化率要高于菱形和圆形微肋阵,当Re600时前者要低于后两者;随着接触角的增大,圆形微肋阵内阻力系数变化率要明显高于菱形和椭圆形微肋阵,菱形和椭圆形微肋阵在低Re下较为接近,在高Re下前者的阻力系数变化率要高于后者。表面疏水性处理使微肋阵内流动阻力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也对传热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疏水性涂层的导热系数要低于紫铜基微肋阵,由此带来的热阻使得疏水性微肋阵内对流换热Nu有所降低,尤其是在较高Re数下,疏水性微肋阵内的Nu明显低于无疏水性涂层微肋阵。为了定量评估疏水性处理对于微肋阵结构流动和传热的综合影响,本文对不同接触角微肋阵内的能效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Re较低时疏水性微肋阵内的综合强化传热效果较为明显,然而随着Re的增加,该综合强化传热效果有所下降,当Re400时只有接触角为119.5。和151.50的疏水性微肋阵内的综合传热效果得到了明显强化。本文建立了矩形通道内单个微圆柱及微肋阵的流固耦合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热流密度、微圆柱直径、宽高比、体比等因素对单个微圆柱及微肋阵内的流动分离特性的影响。对于单个微圆柱,流动分离角和分离长度均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回流长度沿微圆柱轴向呈非对称分布,这一点显著区别于加热状态下的常规尺度圆柱绕流。另外,靠近加热壁面附近区域截面上的回流长度随着宽高比和体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明显大于远离加热壁面区域的回流长度;同时,相同截面上的回流长度和分离角随着宽高比和体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对于微肋阵,肋片尾流区的分离角和回流长度与肋片所处位置有关,同一排微肋片绕流的分离角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同一微圆柱的绕流分离角随Re数的增加而增大;微肋片绕流的回流长度主要由肋片间距决定。通过对不同排布和肋片间距、肋高、水力直径的微肋阵内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发现,减小微肋片水力直径、肋片间距或增加肋高可以强化微肋阵内的对流换热,而微肋阵沿流动方向的列数的增加则使得对流换热系数略有减小。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获得了新的阻力系数及Nu关联式,能够对微肋阵内部流动特性进行有效估算。通过模拟不同加热功率下微肋阵内流场与温度场发现,加热功率的增大及其导致的流体热物性变化使边界层厚度的降低幅度达30%以上,因此明显削弱了端壁面效应,强化了微肋阵内的对流换热,使Nu值增大20%以上。加热功率的增加会弱化端壁面效应对微肋阵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因此尽管微肋阵内的对流换热Nu均随加热功率增大而增加,但是不同肋高微肋阵内对流换热Nu数之间的差距随加热功率的增加有所降低。工质动力粘度对于微肋阵内对流换热的影响要远高于其他热物性参数,本文研究范围内其对Nu数的影响因子高达20%以上。
【关键词】:微肋阵 流动阻力 对流换热 疏水性 强化换热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24
【目录】:
  • 摘要12-15
  • ABSTRACT15-20
  • 主要符号表20-23
  • 第1章 绪论23-41
  • 1.1 研究背景23-25
  • 1.2 微小通道内单相流动与传热25-29
  • 1.2.1 流动研究现状26-27
  • 1.2.2 对流换热研究现状27-29
  • 1.3 微肋阵单相流动与换热29-37
  • 1.3.1 不同形状微肋阵流动与换热研究现状30-33
  • 1.3.2 几何结构对微肋阵流动与换热影响研究现状33-36
  • 1.3.3 流体工质对微肋阵流动与换热影响研究现状36-37
  • 1.4 疏水性微通道内流动与换热37-39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39-41
  • 第2章 微肋阵内对流换热特性实验研究41-65
  • 2.1 引言41-42
  • 2.2 微肋阵实验段42-44
  • 2.3 对流换热实验系统44-50
  • 2.3.1 实验系统及测试流程44-46
  • 2.3.2 数据处理46-48
  • 2.3.3 误差分析48-50
  • 2.4 微肋阵与平直矩形微通道内对流换热对比50-51
  • 2.5 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对流换热51-58
  • 2.5.1 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流动阻力51-56
  • 2.5.2 不同截面形状微肋阵内对流换热56-58
  • 2.6 变加热功率下微肋阵内对流换热58-63
  • 2.6.1 变加热功率下微肋阵内流动阻力58-61
  • 2.6.2 变加热功率下微肋阵内对流换热61-63
  • 2.7 本章小结63-65
  • 第3章 疏水性微肋阵对流换热实验研究65-95
  • 3.1 引言65
  • 3.2 实验段制备65-68
  • 3.2.1 制备流程65-66
  • 3.2.2 表面测试66-68
  • 3.3 疏水性微肋阵内流动及换热测试68-71
  • 3.4 表面疏水性对微肋阵内流动阻力影响71-85
  • 3.4.1 截面形状对疏水性微肋阵内减阻特性的影响72-78
  • 3.4.2 接触角对微肋阵内减阻特性的影响78-85
  • 3.5 表面疏水性对微肋阵内对流换热影响85-92
  • 3.6 本章小结92-95
  • 第4章 微肋阵内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95-130
  • 4.1 引言95
  • 4.2 单圆柱及微肋阵内稳态对流换热的流动分离数值模拟95-106
  • 4.2.1 物理模型及网格95-96
  • 4.2.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96-98
  • 4.2.3 计算方法验证98-100
  • 4.2.4 不同水力直径微圆柱稳态绕流模拟100-102
  • 4.2.5 不同宽高比微圆柱稳态绕流模拟102-103
  • 4.2.6 不同体比微圆柱稳态绕流模拟103-105
  • 4.2.7 3×3微肋阵内稳态绕流模拟105-106
  • 4.3 微肋阵内对流换热数值模拟106-118
  • 4.3.1 物理模型及计算模型106-108
  • 4.3.2 不同排布微肋阵内的流场和温度场108-115
  • 4.3.3 不同几何参数微肋阵内的对流换热115-117
  • 4.3.4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117-118
  • 4.4 工质热物性对微肋阵内对流换热的影响118-127
  • 4.4.1 物理模型及计算模型119-120
  • 4.4.2 与实验值的对比及分析120-127
  • 4.5 本章小结127-13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130-137
  • 5.1 全文总结130-134
  • 5.2 本文创新点134-135
  • 5.3 工作展望135-137
  • 参考文献137-16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161-163
  • 致谢163-16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宽,杨茉,张宏艳,王建刚,林宗虎;方形空间内混合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2 王靖,李庆刚,王锡华;多功能“对流换热试验台”研究设计[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杨泽亮,卓献荣,杨承,宋耀祖;水平高速旋转圆柱表面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J];工业加热;2002年05期

4 杨茉,赵明,章立新,殷俊,吕树申,华贲;场协同与对流换热的稳定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S1期

5 陈华军,章本照,张金锁;旋转弯管内耦合对流换热特性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姜培学,胥蕊娜,李勐;微细板翅结构强化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7 王玮,葛峰,李志信,过增元;壁面轴向导热对微细管内对流换热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8 胥蕊娜,姜培学;微细板翅与烧结多孔结构中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9 赵明,杨茉,李娟;横掠管束周期性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混沌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10 孙昆峰,秦贵棉,王军;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的新视角[J];能源技术;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杨茉;卢玫;;横掠管束周期性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混沌分析Ⅱ[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褚治德;焦士龙;杨俊红;孟宪玲;;红外辐射与对流换热研究及其节能对比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宋绍峰;姜培学;;针翅截面结构影响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叶立;童正明;朱汝红;李楠;;喷雾强化对流换热[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冷学礼;张冠敏;田茂诚;栾志坚;;层流边界层内对流换热的热阻分析[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轶君;姜培学;石润富;任泽霈;;超临界CO_2在微细圆管中对流换热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张后雷;宜益民;;超临界CO_2管内对流换热特性测试[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国斌;刘鑫;刘赵淼;;正弦波形板上Couette流对流换热数值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晓燕;李智;张广宇;闫泽生;;波纹内翅片管对流换热实验的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仲峰泉;党国鑫;张新宇;;超临界煤油强迫对流换热的临界热流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东;磁钝体尾迹演化及其对钝体绕流控制和传热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管宁;微肋阵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杨立军;磁场作用下的对流换热及其场协同分析[D];清华大学;2003年

4 夏再忠;导热和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化与优化[D];清华大学;2001年

5 吴双应;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6 贾晖;管内单相对流换热的优化和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罗爱辉;电阻点焊电极热流耦合分析与对流换热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群;对流传递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其优化[D];清华大学;2008年

9 俞接成;脉冲流动和壁面振动传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罗峰;增强型地热系统和二氧化碳利用中的流动与换热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宇;大型无人机整体热环境三维动态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武永强;超声对微熔体黏性耗散及对流换热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国钢;机械通风型冷却塔防烟雾措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徐文洁;弯道中流体流动及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潘登;球床熔盐堆堆芯流动压降与对流换热的等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张战恩;覆冰环境条件下空气横掠导线对流换热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付志鹏;采用萘升华技术对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张文武;城市不透水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测和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张翔;缝槽壁面强制对流换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徐华;微注塑成型充模流动中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3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93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