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系统改造及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

发布时间:2017-09-05 20:21

  本文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系统改造及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 脱硫系统改造 影响因素 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


【摘要】:循环流化床(CFB)是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因其具有燃料适用性广、负荷调节性强以及环保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锅炉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CFB脱硫效果尤其受到重视。同时,现有CFB锅炉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达到燃煤电厂脱硫排放标准。因此对于CFB炉内脱硫技术的探讨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燃烧脱硫机理及反应过程,结合CFB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改造。开展了长期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考察了烟气污染物排放调整效果。本文首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脱硫机理,重点探讨脱硫特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煤颗粒在炉内燃烧时硫分析出和排放的主要过程以及循环流化床床温、Ca/S比、床料循环倍率、石灰石粒度、锅炉负荷等对脱硫性能的影响;选用北方某电厂6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原型,对其脱硫系统进行改造,针对现场脱硫的几个典型影响因素:床温、分离器效率、石灰石系统可靠性等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和论证,提出以脱硫床温和床料循环倍率为代表影响因素的最佳取值范围,这对同类CFB设计和运行都具有实践意义。此外,针对北方某电厂6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燃烧过程S02及NOx排放进行合理调整动态特性试验,研究和分析了石灰石系统改造对CFB正常运行的影响以及可行性优势特性。改造前后试验结果表明:此次试验较准确地反映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SO2排放特性以及燃烧调整对NOx的影响试验研究,且改造结果是较为成功的,将该电厂4台机组烟气中SO2及NOx排放含量均将至200mg/Nm3以下,也为CFB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了试验参考。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脱硫系统改造 影响因素 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燃煤脱硫研究的意义10-11
  • 1.1.1 我国燃煤利用概况10
  • 1.1.2 火电厂燃煤污染物排放现状10-11
  • 1.2 燃煤脱硫技术研究现状11-16
  • 1.2.1 燃烧前脱硫技术12
  • 1.2.2 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12-13
  • 1.2.3 燃烧中脱硫技术13-14
  • 1.2.4 燃烧中氮氧化物的控制14-16
  •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及发展状况16-19
  • 1.3.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16-17
  • 1.3.2 国内外循环锅炉燃烧技术发展概况17-19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及研究方法19-21
  • 1.4.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19-20
  • 1.4.2 本论文的内容及研究方法20-21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中煤燃烧脱硫过程及影响因素21-27
  •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煤颗粒的燃烧过程21-22
  • 2.2 循环流化床燃烧中SO_2的产生及去除22-25
  • 2.2.1 煤颗粒中硫元素的存在23
  • 2.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脱硫剂的选择23
  • 2.2.3 煤颗粒中硫的燃烧及SO_2产生过程23-24
  • 2.2.4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SO_2的去除过程24-25
  • 2.3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原型机组案例概述27-33
  • 3.1 锅炉概况27-30
  • 3.1.1 锅炉参数概况27-29
  • 3.1.2 原设计环保设备概况29-30
  • 3.2 机组满足新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30-31
  • 3.2.1 锅炉床温高30
  • 3.2.2 锅炉分离器效率低30
  • 3.2.3 石灰石输送系统可靠性低30-31
  • 3.2.4 实际燃用煤种偏离设计煤种31
  • 3.3 达标排放技术路线的确立31
  • 3.4 本章小结31-33
  • 第4章 炉内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33-50
  • 4.1 炉内脱硫系统的改造方案33-35
  • 4.2 锅炉降床温改造35-40
  • 4.2.1 中心筒改造35-36
  • 4.2.2 入口烟温改造36-37
  • 4.2.3 炉膛内水冷蒸发受热面改造37
  • 4.2.4 降床温改造效果37-40
  • 4.3 采用“双套、多点喷入、自动控制”的炉内喷钙脱硫系统40-45
  • 4.3.1 改造后的石灰石系统概况40-41
  • 4.3.2 石灰石注料泵填料循环41-43
  • 4.3.3 石灰石系统运行调整方法43-44
  • 4.3.4 石灰石系统故障处理44-45
  • 4.4 降低硫氧化物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及结论45-46
  • 4.5 降低氮氧化物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及结论46-48
  • 4.6 本章小结48-50
  • 第5章 试验数据汇总及经济性比较50-54
  • 5.1 试验前、后效果对比50-52
  • 5.2 脱硫脱硝技术经济性比较52-53
  • 5.3 本章小结53-54
  • 第6章 结论54-56
  • 6.1 系统改造后优势54-55
  • 6.2 认识与思考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中孟,张金生;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改造[J];有色冶金节能;2000年02期

2 志刚;首台130t/h环保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发电[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1年01期

3 郑德伦,孙德珍,薛斌;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问题的探讨[J];山东化工;2003年05期

4 张辽豫,邵波,冯书哲;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经济分析[J];中州煤炭;2004年03期

5 郭永梅;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J];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S1期

6 王军,高军;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和技改实践[J];洁净煤技术;2005年01期

7 李剑锋;;煤矿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新工艺[J];煤矿机械;2007年04期

8 吴占杰;王霖;;浅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济运行[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3期

9 焦文波;;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缺陷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07年05期

10 石名岗;;循环流化床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的探讨[J];节能与环保;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除尘设备选择[A];2004'中国西安锅炉节能环保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雄;陈伟刚;毛健雄;;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能力[A];以石油焦/煤为燃料的大型CFB锅炉优化与环保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月超;付峗家;;循环流化床锅炉方便维检的结构性设置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育英;;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电除尘器的特点与对策[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赵兴民;赵海民;王海峰;;循环流化床锅炉初探[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环保中的应用[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曾享麟;解鲁生;蔡启林;潘耀辉;汤];;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的考察报告[A];全国供热行业热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纪栓;;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技术特点[A];全国供热行业热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那海涛;;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探讨[A];全国供热行业热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牛国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及其运行中的优化调整[A];全国供热行业热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肖平 杨德邦;分宜二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通过试运行[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高岗栓;世界首台节能环保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太原诞生[N];太原日报;2008年

3 岳麟邋王学林;世界首台节能型环保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市制造成功[N];太原日报;2008年

4 杨国胜 记者 董世梅;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年底开工[N];四川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杨超;国内最大循环流化床锅炉将首次做“体检”[N];宁夏日报;2013年

6 齐中熙;我国首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验收[N];中国冶金报;2002年

7 忱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环境保护[N];上海科技报;2005年

8 学林;太锅是怎样研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N];中国工业报;2007年

9 于学东 记者  薛秀颖;哈锅打造“绿色锅炉”大品牌[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0 于学东 邱慧玲 记者  薛婧;哈锅自主知识产权“绿色”锅炉成系列[N];黑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模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鸿波;基于知识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技术[D];浙江大学;2008年

3 华玉龙;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传热和燃烧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雍玉梅;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5 熊斌;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布置及气固流动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周强;方形卧式分离器的研究及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7 姜志伟;燃烧火焰辐射图像处理研究及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徐志;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数学模拟与设计方案优化[D];浙江大学;2013年

9 马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建模与控制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高建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时仿真模型与运行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海龙;循环流化床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索疆舜;循环流化床锅炉颗粒浓度二维分布及传热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苏银皎;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热量回收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4 宫立志;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失效及控制措施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柳振;上海石化循环流化床锅炉脱销系统改造的设计与实施[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寇宏伟;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系统改造及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赵亮;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模糊神经网络建模与广义预测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孙亚洲;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状态监测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王鹏;灵州电厂厂用电节能改造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吴广波;京海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800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00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