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烟气冷凝换热实验研究及分析
本文关键词:燃气锅炉烟气冷凝换热实验研究及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体,煤炭燃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相比于煤炭,天然气生成的烟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空气污染物少,国家为优化能源结构,正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本文主要对天然气烟气凝结换热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为冷凝锅炉设计和传统燃气锅炉加装冷凝换热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首先,对燃气锅炉烟气成分进行分析,计算烟气中的潜热和显热含量,分析表明:天然气锅炉烟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含量在17.41%~21.33%之间,含量较大;露点温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同时烟气的露点受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在重庆这种高湿度地区,露点随相对湿度的变化较大,变化幅度可达5℃。同时以过量空气系数1.2,进口温度为150℃时的烟气为例分析了烟气余热的回收潜力。其次,通过实验对锅炉烟气冷凝换热进行研究,以实验室的30k W燃气轮机为对象,加装烟气冷凝换热器,通过向燃气轮机烟气中加入水蒸气和空气模拟燃气锅炉的烟气特性,主要对过量空气系数、进口烟温、冷却水进口温度和烟气流速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表明过量空气系数越小,越有利于烟气冷凝换热;烟气侧传热系数随着进口烟温的提高而提高,但是潜热传热系数会随之降低,不利于烟气潜热的回收;冷却水进口温度增高会导致换热器壁温升高从而抑制烟气冷凝换热;烟气流速增大会使潜热换热系数的增大,但达到一定程度后,烟气流速进一步提升,潜热传热系数增加的速度会变缓。最后,利用表征含不凝气体冷凝换热过程的无量纲温度Ln,拟合得出烟气侧对流冷凝换热的准则关联式:8203.03/17167.0u =491.0Pr R2 e Ln N(6000Re15000,0.6Pr0.8)。
【关键词】:燃气锅炉烟气 不凝气体 余热回收 冷凝换热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229.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符号9-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4
- 1.1.1 我国能源现状10-11
- 1.1.2 燃气装置烟气节能潜力11
- 1.1.3 燃气装置余热利用现状11-14
- 1.1.4 燃气装置烟气冷凝换热设备介绍14
- 1.2 课题的意义14-15
- 1.2.1 课题的实际意义14-15
- 1.2.2 课题的学术意义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3.1 烟气冷凝余热锅炉的研发现状15-16
- 1.3.2 烟气冷凝锅炉的应用现状16-17
- 1.3.3 烟气冷凝换热机理的研究现状17-19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19-20
- 2 烟气分析和余热量理论计算20-33
- 2.1 天然气成分20
- 2.2 烟气成分分析20-24
- 2.2.1 理论空气量21
- 2.2.2 实际空气量21
- 2.2.3 理论烟气量21-22
- 2.2.4 实际烟气成分计算22-24
- 2.3 露点温度的确定24-27
- 2.3.1 过量空气系数对露点的影响24-26
- 2.3.2 空气温度和含湿量对露点的影响26-27
- 2.4 节能潜力计算27-32
- 2.4.1 烟气所含能量计算27-28
- 2.4.2 烟气节能潜力计算28-32
- 2.4.3 计算准确性验证32
- 2.5 小结32-33
- 3 实验研究33-46
- 3.1 实验目的和内容33
- 3.2 实验系统介绍33-38
- 3.2.1 燃气轮机34-35
- 3.2.2 冷却水系统35
- 3.2.3 烟气分析系统35
- 3.2.4 实验段(冷凝换热器)构造及尺寸35-37
- 3.2.5 凝结水收集系统37
- 3.2.6 测量系统37-38
- 3.3 实验数据的测定38-40
- 3.3.1 混合气体流量和雷诺数的确定38-39
- 3.3.2 混合气体中加入水蒸气量的确定39-40
- 3.3.3 冷凝水流量40
- 3.3.4 换热器壁温的确定40
- 3.4 实验步骤40-41
- 3.4.1 实验前期准备40
- 3.4.2 实验步骤40-41
- 3.5 数据处理41-42
- 3.5.1 换热量计算41-42
- 3.5.2 烟气传热系数和努谢尔数42
- 3.6 误差分析42-45
- 3.7 小结45-46
- 4 实验结果分析46-55
- 4.1 进口烟温对冷凝对流换热的影响46-48
- 4.1.1 实验数据处理46-48
- 4.1.2 理论分析48
- 4.1.3 实际意义48
- 4.2 过量空气系数对对流换热的影响48-50
- 4.2.1 实验数据处理48-50
- 4.2.2 理论分析50
- 4.2.3 实际意义50
- 4.3 烟气流速对对流换热的影响50-51
- 4.3.1 实验数据处理50-51
- 4.3.2 理论分析和实际意义51
- 4.4 冷却水进口温度对对流换热的影响51-52
- 4.4.1 实验数据处理51-52
- 4.4.2 理论分析和实际意义52
- 4.5 冷凝换热准则关联式拟合52-53
- 4.6 小结53-55
- 5 总结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燃烧电站锅炉烟气干式脱硫技术[J];中国能源;2002年10期
2 黄德中;锅炉烟气脱碳技术的最新发展[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3 褚娜;;对锅炉烟气处理的技术改造[J];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06期
4 石琪;50410型400t/h再热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调温研究[J];华东电力;1986年12期
5 荣世鸿;锅炉烟气热量回收存在问题与对策[J];煤气与热力;1987年06期
6 马宪国,陈之航;工业锅炉烟气可用余热量的计算基准问题[J];动力工程;1991年06期
7 李孟家;锅炉烟气净化器通过省厅鉴定[J];河北煤炭;1993年01期
8 王淑勤,胡满银,赵毅,高香林;利用锅炉烟气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杨明;;锅炉烟气净化池推广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8期
10 徐康彪;气相色谱法在锅炉烟气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电力技术通讯;197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胜利;;燃气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热回收技术[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乔军;赵先鹏;;锅炉烟气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分析及电厂的烟气工程实例简介[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张涛;韩惠敏;;锅炉烟气监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彤;万成安;黄忠东;;锅炉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汇编——2001年全国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梁磊;;锅炉烟气对敏感建筑物垂向浓度影响及环评中的应对方案[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6 刘雪峰;;胜利电厂锅炉烟气中捕集CO_2用于油田驱油试验[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杨培灿;;PXJ型高效脱硫除尘技术在420t/h锅炉烟气治理中的应用[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汇编——2001年全国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何文胜;周国义;王会权;;增压锅炉烟气净化器试验系统构建[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赵引德;石化锅炉烟气实现低温热能回收[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通讯员 李艳芬;阿瓦提一环保项目获专项资金补助[N];阿克苏日报(汉);2011年
3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许业栋 还传华 张春英;KDD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在淮安华尔润锅炉烟气治理项目中的运用[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邢台开出最大环保罚单[N];中国环境报;2014年
5 记者 林英;一项新技术治愈莱钢两大顽污[N];光明日报;2000年
6 记者 裴磊;我省研发出治霾新技术[N];西安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冯泽山;为了蓝天白云的承诺[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8 特约记者 刘洪兵邋通讯员 徐淑霞 刘明华;东营区节能降耗企业实现“双赢”[N];东营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阚竟生;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含湿量计算分析及排湿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2 仝勇昂;燃气锅炉烟气冷凝换热实验研究及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3 薛瑞;低品质锅炉烟气循环利用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4 袁波;35T/h锅炉烟气治理方案选择与监控系统改造[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0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5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