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非道路增压四缸柴油机的排放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4:22

  本文关键词:非道路增压四缸柴油机的排放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柴油机 非道路 排放控制 试验 模拟计算


【摘要】:较汽油机而言,柴油机具有优越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CO、HC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用途十分广泛,但是柴油机高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PM)排放是柴油机的一大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柴油机排放,满足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一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使其满足更为严格排放法规的要求,首先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柴油机排放法规和排放控制技术,结合该非道路柴油机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内外的排放控制技术路线,选定了适合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路线为EGR路线;其次,收集了关于非道路柴油机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将复杂的发动机分解成若干容易处理的子系统,对非道路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AVL BOOST软件建模,并进行相关参数及边界条件的设置,在验证模型准确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分析了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对柴油机整机性能的影响,然后结合模拟计算分析的结果以及非道路柴油机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案措施,主要包括:喷油器的优化、喷油泵的优化、喷油提前角的优化、EGR阀开度的优化;搭建了试验台架,对提出的优化方案进行台架试验,测量分析了喷油器、喷油泵、EGR冷却器等对发动机主要性能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模拟计算结果确定出具有综合排放性能的优化方案措施,台架试验之后最终确定了非道路柴油机的油嘴伸出量为1mm,启喷压力为26MPa,选择合适的喷油泵,并且确定了各工况下具有综合排放性能的最佳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对整体优化改进后的非道路柴油机进行稳态循环八工况排放试验研究,试验后,测得各排放物最终的试验结果为:NOx:3.577g/(kW·h)、PM:0.175g/(kW·h)、CO:1.625g/(kW·h)、HC:0.175g/(kW·h)。
【关键词】:柴油机 非道路 排放控制 试验 模拟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2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非道路柴油机在我国的现状11-13
  • 1.2 我国非道路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与国Ⅲ标准13-15
  • 1.3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实现国Ⅲ排放的技术路线15-20
  • 1.3.1 机前处理净化16-17
  • 1.3.2 机内净化17-19
  • 1.3.3 排气后处理净化19-20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20-22
  • 1.4.1 研究意义20-21
  • 1.4.2 研究内容21-22
  • 第二章 非道路柴油机国Ⅲ排放技术路线选择22-28
  • 2.1 试验柴油机简介22
  • 2.2 国外柴油机排放技术路线22-26
  • 2.2.1 欧洲路线(SCR路线)24-25
  • 2.2.2 美国路线(EGR路线)25-26
  • 2.2.3 两条技术路线对比26
  • 2.3 试验柴油机排放控制路线选择26-27
  • 2.4 本章内容小结27-28
  • 第三章 非道路柴油机的建模和模拟计算28-40
  • 3.1 AVL BOOST软件简介28-30
  • 3.2 非道路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的建立30-39
  • 3.2.1 建立模型30-31
  • 3.2.2 参数设置31-35
  • 3.2.3 模型验证35-36
  • 3.2.4 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优化计算36-38
  • 3.2.5 柴油机喷油压力的优化计算38-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非道路柴油机的优化方向40-46
  • 4.1 供油系统的优化方向40-43
  • 4.1.1 喷油器的优化42-43
  • 4.1.2 喷油泵的优化43
  • 4.2 喷油提前角的优化43-44
  • 4.3 EGR开度优化44-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试验准备46-51
  • 5.1 试验仪器设备46
  • 5.2 试验仪器的布置46-47
  • 5.3 试验条件和方法47-50
  • 5.3.1 试验方法47
  • 5.3.2 工况点的选择47-48
  • 5.3.3 试验数据处理48-50
  • 5.4 本章小结50-51
  • 第六章 非道路柴油机排放试验的结果与分析51-76
  • 6.1 油嘴伸出量对排放的影响51-52
  • 6.2 启喷压力对排放的影响52-54
  • 6.3 喷油泵参数对排放的影响54-57
  • 6.4 喷油提前角对排放的影响57-66
  • 6.5 EGR阀开度优化66-72
  • 6.6 非道路柴油机优化选型后概况72-73
  • 6.7 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优化改进后排放试验73-74
  • 6.8 本章小结74-76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76-79
  • 7.1 全文总结76-77
  • 7.2 工作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2
  • 致谢82-83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83
  • 附录:83-84
  • 非道路柴油机通过国三排放型式核准证书83-84
  • 小论文录用通知书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姜宏;李玲;;浅析欧洲非道路排放法规[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年04期

2 刘顺利;李宏宝;蒲雨新;范凤雷;;非道路第三阶段排放标准浅析及应对策略[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年09期

3 王金星;李静;刘慧彬;;北京市率先实施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Ⅲ阶段排放[J];建筑机械;2013年12期

4 刘丹;张益民;杨洋;;关于对“北京市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的解读[J];叉车技术;2013年03期

5 潘飞;薛秋生;刘杰;;就非道路第Ⅱ阶段实施现状谈第Ⅲ阶段标准[J];重型汽车;2012年04期

6 谭建伟;葛蕴珊;李文祥;张世鹰;;非道路用柴油机与车用重型柴油机排放标准相关性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年04期

7 王猛;谭建伟;韩秀坤;葛蕴珊;;非道路车用柴油机排放颗粒粒径分布特性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0年03期

8 袁盈;;非道路发动机排放法规现状与趋势[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年07期

9 李进;吴西艳;王少明;;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12期

10 丁雨林;;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J];现代零部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隗潇;;京津冀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的建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2 丁雨林;卢瑞军;姚桂华;赵联海;;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技术探讨[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马吉;文醉;向梁山;;非道路用柴油机进气压缩过程数值模拟[A];湖北省内燃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t,

本文编号:869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69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