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3:27

  本文关键词: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天然气发动机 当量比 EGR 多点喷射氢气 氧化后处理


【摘要】:页岩气开发热潮带来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天然气发动机也不断受到人们的研究与关注。由于其自身燃料特性,天然气发动机也存在热效率偏低、NOx排放较高等问题。因此针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一台四缸增压天然气发动机上对稀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探究了天然气发动机的当量比对其燃烧与排放的影响,通过降低天然气发动机的当量比以优化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及经济性能;进而在稀薄燃烧的基础上采用了废气再循环技术(EGR)进一步降低天然气发动机的NOx排放,并详细研究了EGR主要组分(CO2、N2)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随后又采取进气歧管多点电控喷射氢气改善废气再循环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同时结合氧化后处理优化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性能。进而,形成了稀薄燃烧、废气再循环(EGR)、进气歧管多点电控喷射氢气和氧化后处理协同优化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控制策略。对天然气发动机当量比的研究表明:采用稀薄燃烧模式,使天然气发动机缸内最大压力、最大燃烧温度、最大放热率降低,滞燃期及燃烧持续期变长,发动机的热效率有所提高且NOx排放大幅降低,但CO和HC排放升高。同时研究发现,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放较低,颗粒物数浓度和背景空气的颗粒物数浓度在同一个数量级。针对稀薄燃烧控制NOx排放的潜力有限,本文配合废气再循环(EGR)优化天然气发动机的NOx排放,研究表明:少量EGR可以在保持热效率基本不变的同时降低NOX排放和CO排放,但HC排放有所增加、循环变动变大;加入大量EGR时,NOX排放大幅降低,但热效率降低、HC排放及循环变动大幅升高。进而研究了EGR中的主要组分(CO2和N2)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规律,并与惰性稀释气体(Ar)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发现,CO2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最为明显,N2次之,Ar最弱。随着进气氧浓度的降低,CO2、N2及Ar都使NOX排放大幅降低、HC排放不断升高,而CO排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O2和N2使发动机热效率显著降低,而Ar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能维持热效率基本不变,其热效率随着进气氧浓度的降低呈先轻微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进一步采用进气歧管多点电控喷射氢气的策略改善EGR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和HC排放问题。研究表明:进气歧管氢气喷射可以改善废气再循环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发动机的最大压力、最高燃烧温度、最大压力升高率、放热率最大值以及热效率升高,滞燃期及燃烧持续期缩短,循环变动减弱,HC排放降低,CO基本保持不变,但NOx排放略有升高。并通过氧化后处理装置控制CO排放和部分非甲烷HC排放。
【关键词】:天然气发动机 当量比 EGR 多点喷射氢气 氧化后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3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引言11-12
  • 1.1.1 能源安全11-12
  • 1.1.2 环境污染12
  • 1.2 天然气发动机研究现状12-17
  • 1.2.1 当量比对天然气发动机的影响13-14
  • 1.2.2 废气再循环对天然气发动机的影响14-16
  • 1.2.3 天然气掺氢配合EGR研究现状16-17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17-19
  • 第二章 发动机试验系统与测试系统19-27
  • 2.1 试验台架系统19-24
  • 2.1.1 试验设备20
  • 2.1.2 发动机20-21
  • 2.1.3 颗粒采集系统21-22
  • 2.1.4 EGR系统22
  • 2.1.5 氢气电控喷射系统22-23
  • 2.1.6 天然气电控系统23-24
  • 2.2 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24-25
  • 2.3 试验方案25-27
  • 2.3.1 试验所用燃料特性25-26
  • 2.3.2 比气耗计算26-27
  • 第三章 当量比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27-39
  • 3.1 当量比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27-33
  • 3.1.1 当量比对缸内燃烧压力的影响28
  • 3.1.2 当量比对放热率的影响28-29
  • 3.1.3 当量比对着火延迟及燃烧持续期的影响29-30
  • 3.1.4 当量比对燃烧温度的影响30-32
  • 3.1.5 当量比对天然气发动机经济性的影响32-33
  • 3.2 当量比对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33-36
  • 3.2.1 当量比对排气温度的影响33
  • 3.2.2 当量比对NO_X排放的影响33-34
  • 3.2.3 当量比对HC排放的影响34-35
  • 3.2.4 当量比对CO排放的影响35-36
  • 3.3 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放36-37
  • 3.4 本章小结37-39
  • 第四章 EGR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39-82
  • 4.1 EGR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39-54
  • 4.1.1 EGR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40-46
  • 4.1.2 EGR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影响46-50
  • 4.1.3 EGR对天然气排放性能的影响50-54
  • 4.2 EGR组分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规律54-80
  • 4.2.1 CO_2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54-63
  • 4.2.2 N_2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63-72
  • 4.2.3 CO_2、N_2和Ar的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的对比72-80
  • 4.3 本章小结80-82
  • 第五章 进气歧管多点电控喷射氢气改善废气再循环天然气发动机性能82-98
  • 5.1 进气歧管喷射氢气对EGR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82-91
  • 5.1.1 燃烧与经济性分析82-87
  • 5.1.2 燃烧稳定性87-91
  • 5.2 进气歧管喷射氢气对EGR天然气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91-93
  • 5.3 氧化后处理对排放特性的影响93-95
  • 5.4 协同优化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控制策略95-97
  • 5.5 本章小结97-9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8-100
  • 6.1 本文总结98-99
  • 6.2 展望99-100
  • 参考文献100-104
  • 致谢104-10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5-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军,周伟国,金颖;天然气发动机的应用[J];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06期

2 程永陆;美国能源部拨款用于天然气发动机研究开发[J];国外内燃机车;2001年03期

3 宋钧,黄震,张武高,周校平;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2年01期

4 田东恩;天然气发动机应用流程的改进[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1期

5 沈勇 ,王申;天然气发动机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J];节能;2003年10期

6 王申,沈勇;天然气发动机在冷水机组上的应用[J];能源工程;2003年04期

7 雷鸣;上柴T系列天然气发动机[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8 翟全良,肖汉忠;浅析天然气发动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4期

9 刘凯,彭立新,邱霞;天然气发动机,新型绿色动力[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5年02期

10 辛海升;赵斌;夏春雷;;天然气发动机在汽车上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鹏;;天然气发动机技术研究与应用[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柳楠;崔厚玺;丛蕾;;应用模糊物元理论建立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状态评价模型[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滕勤;左承基;;电控技术在天然气发动机上的应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朱和菊;黄海鹏;孟雪梅;;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的特点及润滑要求[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5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苌转;周斌;邵晓杰;于超;;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点[A];2007年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克新;;NQ140N单-CNG发动机的开发与试验[A];(2003)四川柴油/天然气汽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殷勇;马凡华;饶如麟;;天然气掺氢发动机试验研究[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德福;张惠明;郑清平;王昊宇;朱志强;;电控喷射天然气发动机新型燃烧系统的研究[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万应;董浩;;借用柴油发动机平台开发的天然气发动机和现场使用经验[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压缩天然气专业委员会暨第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成晓北;代素琴;程伟;吴家平;张思奇;;天然气发动机稀燃条件下点火提前角的优化匹配试验分析[A];湖北省内燃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银炎;广柴研制成功天然气发动机[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记者 王建梁;天然气发动机首次进入863计划[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三明;上柴动力环保之旅落下帷幕[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记者 蒙平;“无锡造”天然气发动机批量上市[N];无锡日报;2009年

5 ;一汽锡柴大型天然气发动机投入批量生产[N];中国工业报;2009年

6 关尚宇;天然气发动机成新竞争点[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通讯员 陈燕 记者 严峻;锡柴天然气发动机再展“低碳”魅力[N];中国工业报;2010年

8 记者 王建梁;重汽研发成功天然气燃料发动机[N];科技日报;2011年

9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陈燕;一汽锡柴加快开发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N];科技日报;2011年

10 任继凯 傅伟;钻井用天然气发动机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慧莉;电控喷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的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焦运景;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研究和燃烧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2009年

3 司鹏濵;满足国Ⅳ排放标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树生;高性能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德福;低散热压缩着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余小草;燃烧边界条件对车用重型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杨立平;4SH-N天然气发动机工作过程优化及排放控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郑清平;压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李娜;重型车用增压中冷稀燃LNG发动机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李智;天然气发动机气缸盖热负荷及冷却水腔内沸腾传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江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三维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任鹏飞;满足国V排放的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策略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翟康;CNG发动机排放性能提升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4 敬启建;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汪源利;天然气发动机均质稀燃的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悦;天然气发动机催化器效率评价及低负荷时燃烧与排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窦宝华;公交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国产化的层次分析法研究与规模化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杜喜云;电控多点喷射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春节;大马力天然气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吴家平;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5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75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