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富氧环境污泥、煤、生物质混烧的热重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微富氧环境污泥、煤、生物质混烧的热重实验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泥产量持续增加,而微富氧燃烧技术可有效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因此为了研究微富氧条件下污泥、煤和生物质的燃烧特性,采用30%O2和70%CO_2的混合气体模拟微富氧环境,利用热重分析法对试样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富氧环境下,污泥、煤粉、生物质的主要失重温度范围分别为200~600℃、200~400℃、400~600℃,三者的失重速率曲线均存在两个失重峰但存在位置不同;在失重速率曲线上,不同比例的污泥与煤混合试样出现相同交点,而污泥与生物质混合试样不存在交点;干基状态下,生物质综合燃烧性能最好,污泥次之,煤粉最差;混合试样的活化能并没有随着污泥比例的增加有规律性变化,也没有介于组分的活化能之间。本文为污泥的微富氧燃烧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污泥 煤 生物质 微富氧 掺烧 热重分析法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14502056) 广东省部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000166)
【分类号】:X703;TK16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及污泥的产量在不断增长。根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底全国共调查统计5 364座污水处理厂,全年共处理废水456.1亿吨,污泥产生量为2 635.8万t(含水率80%)[1],并且“十二五”期间污泥年产量将以每年246万m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勤;杨泽林;;复合膜渗透分离制富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2 周钧,张汊卿,杜桂惠,江成璋,李新培;卷式膜富氧器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考评[J];膜科学与技术;1989年01期
3 曹士伟;;硫磺回收装置改富氧工艺技术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8期
4 魏淑珍;FCC富氧操作会降低NO_X和SO_X的形成[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6年10期
5 ;富氧装置的工作原理[J];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6 尚殿英;富氧膜及其在富氧燃烧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1986年05期
7 苏敏龙;;富氧燃烧节能新技术——高分子富氧滤气簿膜富氧技术及其应用简介[J];北京节能;1984年02期
8 胡承曦;;有机硅系高流量型富氧膜[J];化工新型材料;1986年08期
9 张传刚;富氧爆气生物污水处理技术[J];深冷技术;1999年03期
10 樊养源;;化铁炉富氧送风的现实性——节约能源的一种措施[J];上海机械;198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连平;洛玻龙新公司富氧助燃技术增效200余万元[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魏东;富氧助燃技术开通水泥行业高效节能新路径[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鸣;增压富氧气氛中煤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董静兰;增压富氧燃煤发电与CO_2捕集系统的集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雪鸿;富氧焚烧垃圾发电技术研究及烟气净化工艺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高伟;环己烷富氧氧化制备环己酮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荣;富氧含硫含水条件下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PM和NO_x[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6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0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