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防爆柴油机燃用F-T柴油-PODE-甲醇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发布时间:2017-09-23 21:18

  本文关键词:防爆柴油机燃用F-T柴油-PODE-甲醇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防爆柴油机 PODE 甲醇 F-T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和排放


【摘要】:相比普通柴油机而言,防爆柴油机进气系统安装了进气阻火栅栏,排气系统安装了水洗箱和排气阻火栅栏,这会增加防爆柴油机进气阻力,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排气背压,影响扫气过程,从而恶化燃烧和排放。本文旨在通过机前净化、机内净化和机后净化三种措施改善防爆柴油机燃烧和尾气污染物排放。煤化工产品PODE(Polyoxymethylene dimethyl ethers,聚甲氧基二甲醚)和甲醇均为高含氧燃料,将其应用在防爆柴油机上可以弥补进气充量不足,改善燃烧并降低污染物排放。通过添加助溶剂配制了F-T柴油、PODE和甲醇三组分三种不同比例的稳定煤基混合燃料。通过改变压缩比、供油时刻、加装EGR技术和DOC后处理措施,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上研究了混合燃料在防爆柴油机上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试验工况为n=1200r/min,BMEP=0.30MPa和n=1800r/min,BMEP=0.30MPa、0.50MPa,试验结果表明:(1)甲醇掺混比例增加会提高混合燃料的放热率峰值和压力升高率。3号燃料的滞燃期比0号柴油和F-T柴油短,放热率峰值接近甚至超过0号柴油;煤基混合燃料在防爆柴油机上的PM、NOx、CO和SO2排放较0号柴油最高降低77%、16%、74%和98%,HC和HCHO排放高于0号柴油27%和71%,高负荷工况下,3号燃料在防爆柴油机上的CoVpmax较0号柴油低20%;由于PODE热值较低,防爆柴油机燃用煤基混合燃料的经济性略差于0号柴油和F-T柴油。(2)燃用3号燃料时,提前供油可以改善3号燃料的燃烧温度、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升高压缩比会缩短滞燃期、降低放热率;提前供油、降低压缩比都可以延长滞燃期,PM分别降低90%、75%;供油时刻对NOx、HC和CO排放的影响不明显。(3)升高EGR率可以延长滞燃期,使PM降低71%;使用EGR后,最高燃烧温度降低72K,平均温度降低12K,NOx最高降低97%。使用DOC可以降低HC至0号柴油以下。F-T柴油-PODE-甲醇煤基混合燃料在防爆柴油机上良好的排放性弥补了经济性的不足,配合EGR低温燃烧和DOC后处理可以全面降低有害物排放。煤基清洁混合燃料对解决防爆柴油机排放问题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防爆柴油机 PODE 甲醇 F-T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和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2 防爆柴油机发展动态13-14
  • 1.3 混合燃料发展现状14-17
  • 1.3.1 F-T柴油研究现状15-16
  • 1.3.2 PODE研究现状16
  • 1.3.3 含氧燃料的使用现状16-17
  •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F-T柴油-PODE-甲醇混合燃料的制备及试验介绍19-25
  • 2.1 混合燃料制备19-22
  • 2.2 试验设备和方法22-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不同燃料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25-51
  • 3.1 燃烧压力特性26-29
  • 3.1.1 四种燃料缸压、压力升高率分析26-28
  • 3.1.2 掺混比例对缸压、压力升高率的影响28-29
  • 3.2 燃烧放热率29-33
  • 3.2.1 四种燃料放热率对比29-31
  • 3.2.2 掺混比例对放热率的影响31-33
  • 3.3 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33-36
  • 3.3.1 四种燃料的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分析34
  • 3.3.2 掺混比例对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34-36
  • 3.4 循环变动特性36-38
  • 3.4.1 四种燃料循环变动系数比较37-38
  • 3.4.2 掺混比例对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38
  • 3.5 排放物生成机理38-42
  • 3.5.1 HC生成机理39-40
  • 3.5.2 CO生成机理40
  • 3.5.3 NOx生成机理40-41
  • 3.5.4 PM生成机理41-42
  • 3.5.5 HCHO、N2O、SO2生成机理42
  • 3.6 不同燃料的排放特性42-46
  • 3.7 混合燃料经济性46-47
  • 3.8 本章小结47-51
  • 第四章 发动机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51-71
  • 4.1 燃烧压力特性51-54
  • 4.1.1 供油时刻对缸压、压力升高率的影响51-52
  • 4.1.2 压缩比对缸压、压力升高率的影响52-54
  • 4.2 燃烧放热率54-56
  • 4.2.1 供油时刻对放热率的影响54-55
  • 4.2.2 压缩比对放热率的影响55-56
  • 4.3 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56-59
  • 4.3.1 供油时刻对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56-58
  • 4.3.2 压缩比对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58-59
  • 4.4 循环变动特性59-63
  • 4.4.1 供油时刻对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59-61
  • 4.4.2 压缩比对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61-63
  • 4.5 排放特性63-68
  • 4.5.1 供油时刻对排放的影响63-66
  • 4.5.2 压缩比对排放的影响66-68
  • 4.6 本章小结68-71
  • 第五章 EGR和DOC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71-85
  • 5.1 EGR率计算71-72
  • 5.2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72
  • 5.3 EGR率对缸压、压力升高率的影响72-74
  • 5.4 EGR率对放热率的影响74-75
  • 5.5 EGR率对燃烧始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的影响75-76
  • 5.6 循环变动特性76-78
  • 5.7 排放特性78-81
  • 5.7.1 EGR率对排放的影响78-80
  • 5.7.2 DOC对排放的影响80-81
  • 5.8 EGR率对混合燃料经济性的影响81-82
  • 5.9 本章小结82-8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5-87
  • 6.1 全文总结85-86
  • 6.2 研究展望86-87
  • 参考文献87-91
  • 致谢91-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沛森;混合燃料q易J];建筑材料工业;1961年11期

2 ;煤油混合燃料——一种节油扩大煤资源利用的新途径[J];黑龙江电力技术;1979年02期

3 闫淑敏;;法国铀-钚混合燃料新工厂将于1993年投产[J];国外核新闻;1991年03期

4 李德钢,吕兴才,张武高,黄震;乙醇混合燃料压燃式发动机的性能[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2期

5 ;煤油混合燃料——一种节油、扩大煤资源利用的新途径[J];哈铁科技通讯;1979年07期

6 李长铨;;煤油混合燃料[J];黑龙江电力技术;1980年01期

7 许方洁;煤油混合燃料输送泵的选型[J];热力发电;1981年06期

8 岑可法;曹欣玉;袁镇福;陆重庆;洪积瑜;;油煤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J];能源工程;1982年01期

9 钟升永;煤油混合燃料中间试验及应用[J];华东电力;1985年10期

10 ;西德成功处理混合燃料[J];国外核新闻;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孔祥忠;贺国珠;周丰群;罗均华;易艳玲;拓飞;;铀—钍混合燃料反应堆的可行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运超;介石磊;;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在汽油机上的应用性能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运超;介石磊;;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在汽油机上的应用性能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4 韩志强;黄海波;王永忠;贺文江;;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柴油混合燃料的掺烧比例研究[A];2007年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赵虎;海洋工程船将首次安装混合燃料系统[N];中国水运报;2012年

2 记者 张新生;巴西混合燃料车减排废气1.22亿吨[N];科技日报;2011年

3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 刘勇;B—1换口粮 美军加速推动“代用燃料”[N];世界报;2008年

4 陈黎;F-22战斗机完成使用合成混合燃料的首次飞行[N];中国航空报;2008年

5 记者 马世骏;瑞典萨伯推出首部零废气排放轿车[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郎楷淳;全球汽车巨头逐鹿节能汽车市场[N];中国商报;2004年

7 ;油多少水多少 消耗少废气少[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毅;柴油机燃用柴油-含氧化合物混合燃料燃烧与排放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方成;醇类/柴油混合燃料羰基化合物排放特性及生成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金华;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直喷燃烧特性和预混层流火焰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4 梁晨;掺混二甲醚点燃式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丽丽;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料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与动力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韩卫;防爆柴油机燃用F-T柴油-PODE-甲醇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左鹏;煤基醇类混合燃料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杜标;乘用车柴油机燃用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崔淑华;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应用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赵瑞芬;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化合物的检测及排放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潘永方;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彦召;柴油机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黄维;柴油/丁醇混合燃料对柴油机工作过程和排放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雪强;丁醇—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低温燃烧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7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07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