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再生式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连续再生式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被动再生 DOC+DPF系统 AVL FIRE 数值模拟 燃油添加剂
【摘要】:自柴油机问世以来,就以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日趋严峻,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DPF)已被公认为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最有效技术。与其他再生方法相比,连续再生式颗粒捕集器(DOC+DPF)是一种完全被动再生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利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DOC+DPF系统的三维仿真模型,分别对DOC和DPF的工作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DOC+DPF系统中的DOC和DPF的结构改良及性能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利用台架试验,在柴油中加入—定燃油添加剂(Fuel Borne Catalyst, FBC),考察添加剂在柴油中的稳定性以及对DOC+DPF系统工作过程和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别对DOC+DPF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做了介绍:DOC的结构,DPF的结构、材料、过滤原理;DOC+DPF系统的再生原理;建立了DOC+DPF的数学理论模型。(2)利用AVL FIRE软件改变DOC入口排气参数和结构参数来模拟DOC对污染物净化效率和DOC压降的影响;改变DPF入口排气参数,探求入口排气参数对DPF微粒沉积量的影响,为DOC+DPF系统结构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3)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燃油添加剂对DOC+DPF系统的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添加剂在国Ⅳ柴油中的稳定性良好;能够降低DOC+DPF系统的平衡点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碳烟在DPF上的沉积速度;还能缩短DOC+DPF系统的再生时间,提高再生的效率。
【关键词】:被动再生 DOC+DPF系统 AVL FIRE 数值模拟 燃油添加剂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21.5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7
- 1.1 引言15
- 1.2 颗粒物的组成及生成机理15-19
- 1.2.1 汽油机颗粒物的组成及生成机理15-16
- 1.2.2 柴油机颗粒物的组成与特征16-17
- 1.2.3 柴油机颗粒物的生成机理17-19
- 1.3 国内外柴油车排放法规介绍19-24
- 1.3.1 国外车用柴油车排放法规19-23
- 1.3.2 国内车用柴油机排放法规23-24
- 1.4 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技术24-25
- 1.5 连续再生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5-26
-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26-27
- 第二章 连续再生式颗粒捕集器及理论模型27-45
- 2.1 DOC简介27-30
- 2.1.1 DOC结构27-29
- 2.1.2 DOC反应机理29-30
- 2.2 DPF介绍30-36
- 2.2.1 过滤材料的选择和结构30-32
- 2.2.2 DPF的过滤机理32-33
- 2.2.3 DPF的再生方法33-36
- 2.3 连续再生式颗粒捕集器的数学模型36-44
- 2.3.1 DOC载体区域控制方程36-39
- 2.3.2 DPF的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组39-43
- 2.3.3 腔体区域控制方程组43-44
- 2.4 本章小结44-45
- 第三章 基于AVL FIRE的模型建立45-60
- 3.1 CFD仿真计算及AVL FIRE软件简介45-46
- 3.2 连续再生式微粒捕集器三维实体搭建及参数设置46-48
- 3.3 试验模型验证48-49
- 3.4 排气参数对DOC作性能的影响分析49-54
- 3.5 载体结构参数对DOC压降的影响54-56
- 3.6 排气参数对DPF性能的影响分析56-59
- 3.7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在用车改造中FBC对DOC+DPF的性能影响试验60-74
- 4.1 试验方案60
- 4.1.1 试验方案60
- 4.2 试验条件60-64
- 4.2.1 试验台架60-62
- 4.2.2 试验用DOC和DPF系统62
- 4.2.3 试验工况62-64
- 4.3 试验结果64-73
- 4.3.1 FBC稳定性测试64-65
- 4.3.2 FBC对PM排放的影响65-68
- 4.3.3 平衡点温度68-70
- 4.3.4 FBC对DPF加载再生的影响70-73
- 4.4 本章小结73-74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74-76
- 5.1 全文总结74
- 5.2 工作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狄明;张正兴;谭丕强;赵泳生;张瑞峰;;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平衡仿真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0年04期
2 姜大海;宁智;姚广涛;资新运;何锦勇;;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机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2年02期
3 吴修义;;颗粒捕集器有效降低柴油车颗粒物污染[J];商用汽车;2007年08期
4 欧阳强;罗马吉;;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捕集性能模拟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3期
5 孟忠伟;宋蔷;姚强;徐旭常;;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内颗粒沉积结构的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2年01期
6 马荣;;柴油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建模与模拟[J];汽车实用技术;2013年11期
7 严兆大,曹韵华,芮阳,苏石川,周重光,张镇顺;柴油机用纤维颗粒捕集器的压力损失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2年02期
8 胡俊;孙平;梅德清;张敏;;颗粒捕集器捕集效率及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06期
9 孟忠伟;宋蔷;;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内颗粒层不均匀分布的数值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初晓亮;李宝林;陈琳;;柴油车辆尾气湿式净化实验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超强;在用柴油机械与车辆颗粒捕集器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华龙;柴油车颗粒捕集器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余f3;连续再生式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梁霖;车用柴油机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的分析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年
5 付秀阁;柴油机径向式颗粒捕集器气固两相流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魏明;喷油助燃式颗粒捕集器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付小丹;发动机碳烟颗粒捕集器的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4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4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