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0:43

  本文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 乙醇 甲苯 排放 颗粒物


【摘要】:本文从燃油组分角度入手,研究了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特性,及多环芳香烃添加剂甲苯、含氧添加剂乙醇对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颗粒物的影响:1、GDI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数量浓度分布在怠速工况呈核模态单峰分布;总颗粒物数量浓度随负荷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在经济转速区的总颗粒物数量浓度较小。去除挥发性有机成分后颗粒物数量浓度减少,颗粒物数量浓度分布并未改变;GDI发动机的基本碳颗粒有清晰碳层外壳,平均粒径随负荷的增大而减少,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GDI发动机的颗粒物的氧化活性随负荷的增大而减小;在颗粒物中的总PAHs成分随负荷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中低分子量的PAHs增加量贡献较大。2、10%甲苯添加剂会改变原有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在负荷特性下及速度特性下的变化趋势,使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随负荷和转速的升高而均增加;在发动机高负荷及高转速下,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增加较多,而且使原有GDI发动机的颗粒物的基本碳颗粒团聚的更为紧密,基本碳颗粒平均粒径随着转速的提升均呈现减小趋势。在中低负荷下,10%甲苯添加剂可以提高GDI发动机的颗粒物的氧化活性;10%甲苯添加剂可以大幅提升GDI发动机的颗粒物中的PAHs总质量浓度。3、10%乙醇添加剂会改变原有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在负荷特性下及转速特性下的变化趋势,使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随负荷和转速的升高而均增加,但在中等负荷工况可有效降低原有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总数量浓度。10%乙醇添加剂会使原GDI发动机的颗粒物的基本碳颗粒内核结构疏松,粒径尺寸变化范围加大。在所有工况下,可提高颗粒物的氧化活性,并对颗粒物中的PAHs生成影响较大。
【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 乙醇 甲苯 排放 颗粒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11.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引言11-12
  • 1.2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形成机理及特性12-14
  • 1.3 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研究现状14-15
  • 1.4 颗粒物的研究方法简介15-17
  • 1.4.1 颗粒物的粒径分布15-16
  • 1.4.2 颗粒物的有机成分16
  • 1.4.3 颗粒物的热重分析16-17
  • 1.4.4 颗粒物的微观形貌17
  • 1.5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17-19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方法19-29
  • 2.1 实验测试系统19-23
  • 2.1.1 发动机实验台架系统19-21
  • 2.1.2 稀释通道的设计21-23
  • 2.1.3 颗粒采样器和采样滤膜23
  • 2.2 实验燃料特性及试验工况选择23-24
  • 2.2.1 实验燃料的选择23-24
  • 2.2.2 试验工况的选择24
  • 2.3 颗粒物粒径分析方法24-26
  • 2.4 颗粒物微观形貌分析方法26
  • 2.5 颗粒物有机成分分析方法26-27
  • 2.6 颗粒物热重分析方法27-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特性29-54
  • 3.1 基础汽油燃料GDI汽油机排气的颗粒物粒径分布29-40
  • 3.1.1 怠速工况颗粒物粒径分布29-30
  • 3.1.2 负荷特性工况下排气颗粒物粒径分布30-32
  • 3.1.3 速度特性工况下排气颗粒物粒径分布32-35
  • 3.1.4 去除颗粒物挥发性有机成分对排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影响35-40
  • 3.2 基础汽油燃料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分析40-42
  • 3.3 基础汽油燃料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氧化活性分析42-47
  • 3.4 基础汽油燃料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 PAHs 成分分析47-52
  • 3.5 本章小结52-54
  • 第四章 甲苯汽油对 GDI 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54-76
  • 4.1 甲苯对 GDI 发动机的颗粒物数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54-62
  • 4.2 甲苯对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影响分析62-65
  • 4.3 甲苯对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氧化活性影响分析65-69
  • 4.4 甲苯对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 PHAs 成分影响分析69-74
  • 4.5 本章小结74-76
  • 第五章 乙醇汽油对GDI发动机排气颗粒物的影响研究76-99
  • 5.1 乙醇对 GDI 发动机的颗粒物数量及粒径分布的影响76-83
  • 5.2 乙醇对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影响分析83-86
  • 5.3 乙醇对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氧化活性影响分析86-92
  • 5.4 乙醇对 GDI 发动机排气的颗粒物的 PHAs 成分影响分析92-98
  • 5.5 本章小结98-99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99-102
  • 6.1 全文总结99-101
  • 6.2 工作展望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6
  • 致谢106-107
  • 攻读硕士学位的学术成果107-1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海明,王荣乾;旋转碳颗粒对端头帽烧蚀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豆立新;沈健;李永丹;程魁玉;王务林;刘伯谭;;柴油车排放的碳颗粒物微结构和化学分析[J];车用发动机;2007年02期

3 钱伯章;;减少柴油车碳颗粒污染的燃料添加剂[J];上海节能;1997年04期

4 尹丽洁;赵云华;陆慧林;李响;刘文铁;;孤立碳颗粒聚团燃烧过程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5 章明川,徐旭常;CO气相反应对碳颗粒燃烧的影响——连续膜理论的一种简化模拟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0年04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海明;高索文;;端头帽再入时碳颗粒的旋转效应[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杨荣;朱荣淑;郭明新;欧阳峰;;贵金属Ir在富氧含硫含水条件下同时催化去除碳颗粒和NO_x[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顾婷坤;朱荣淑;欧阳锋;;不同制备条件对Rh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晨;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颗粒物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金;大气中纳米级黑碳颗粒物形貌的数字图像处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吴祖力;富氧含硫含水条件下三种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_x[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何建f;钌系双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_x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俊佳;富氧条件下铱系双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_x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孙志强;钙钛矿型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中碳颗粒和NO_x的同时去除[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韩雪;富氧条件下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去除碳颗粒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0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50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