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与能源潜力研究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01 08:37

  本文关键词: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与能源潜力研究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生物质 生态潜力 能源潜力 发展路径


【摘要】:据联合国能源署研究预测,到2050年生物质能将占全球人类总能源消耗的50%以上。我国能源环境面临:化石能源不足,对外依存度高和能源安全脆弱等窘境,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由之路;森林生物质能具有巨大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我国生物质能开发不仅受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政策环境约束,还受到木质纤维类技术水平的限制,开发力度与国际趋势相比不足;在现在与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能源仍将以风电、核电、水电及太阳能为主;但第3代生物质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森林生物质开发利用提供历史机遇。森林生物质潜力有多大,森林生物质能源的产业规模如何?第3代生物质能技术应用,使我国能获得多大的经济效益、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技术的推广应用的优先顺序是什么?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的约束,对于生物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什么影响?区域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发展路径包括哪些,如何实施?本文通过文献追溯与参考我国实际情况,梳理相关的测量方法,进行数学建模,并应用情景仿真方法对森林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发展进行探究:(1)考虑林业结构、采伐剩余物是否保留及地力发展等3种生态因素,设计11种因素影响情景对森林生物质潜力进行探究;并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度,从而提出相应的林业建设和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发展建议;同时,考虑采集、运输及存储等技术水平,探究森林生物质的产业原料供给的实际情况。生态结构的调整的逆向作用较小,而采伐剩余物保留政策的逆向作用较大。地力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提高我国生物质可利用潜力,具有正向影响;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考虑生态因素的森林生物质潜力在主要年份中分别是传统理论值的1.04-1.17倍、1.16-1.38倍和1.13-1.37倍;进一步考虑技术水平时,森林生物质潜力是传统理论测量方法的72.41%、81.32%和81.03%。(2)基于技术进步,考虑3种典型的第3代生物质能技术对于森林生物质进行全开发,探究森林生物质的能源产业可实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能源效益规模。同时,依据效益规模对3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制定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提供参考依据。生物质气化制取生物质天然气技术在能源、经济及环境效益均有凸显效益,作为优先发展路径,其次为生物质裂解生物油提质制取生物质燃油技术,最后生物质气化制取生物质燃油技术。(3)以重庆市为案例,分析区域森林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评价区域环境对于技术路径的影响。基于技术替代,设计3种不同的替代规模情景,探究重庆市不同开发程度下的森林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态势,并据此提出优化方案和政策建议。区位能源供给状态,可以改变生物质能技术的优先发展顺序,重庆市的技术发展路径应优先发展生物质裂解生物油提质制取生物质燃油,其次为生物质气化制取生物质燃油,最后才为生物质气化制取生物质天然气。森林生物质开发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发展。
【关键词】:森林生物质 生态潜力 能源潜力 发展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5
  • 1.1.1 能源短缺与能源安全的矛盾无法调节10-11
  • 1.1.2 发展生物质能已然成为国际各国应对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内涵11-12
  • 1.1.3 政策支撑下,,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与其发展现状步态趋势依旧不一12
  • 1.1.4 生物质能技术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提供契机12-13
  • 1.1.5 生态要求为森林生物质的开发利用设置了新约束13-15
  • 1.2 研究意义15-16
  • 1.2.1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是森林和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5
  • 1.2.2 能源潜力是衡量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15-16
  • 1.3 研究创新16-17
  • 2 文献综述17-22
  • 2.1 基于林种和技术水平的生物质潜力测算17-18
  • 2.2 基于生态约束下的森林生物质潜力测算18-19
  • 2.3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潜力评估19-20
  • 2.4 文献述评20-22
  • 3 生态潜力与能源潜力评估流程与情景仿真设计22-28
  • 3.1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评估流程22-23
  • 3.2 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评估流程23-24
  • 3.3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情景仿真设计24-26
  • 3.4 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情景仿真设计26-28
  • 4 生态潜力和能源潜力模型构建28-33
  • 4.1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测算模型28-29
  • 4.1.1 森林生物质潜力测算模型28
  • 4.1.2 不同林种面积模型28
  • 4.1.3 林种结构比例预测模型28-29
  • 4.1.4 木材采伐总量预测模型29
  • 4.2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测算模型29-31
  • 4.2.1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测算模型29-30
  • 4.2.2 生态要求下的林种结构比例预测模型30
  • 4.2.3 地力水平发展下的单位面积木材产量30-31
  • 4.3 基于技术进步的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评估模型31-33
  • 4.3.1 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分析模型31
  • 4.3.2 森林生物质能技术优先级评价模型31-32
  • 4.3.3 基于技术替代的区域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评估模型32-33
  • 5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与能源潜力情景仿真分析与评价33-49
  • 5.1 基于生态约束的森林生物质潜力分析与评价33-40
  • 5.1.1 森林生物质潜力基础性测算33-35
  • 5.1.2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情景测算35-36
  • 5.1.3 森林生物质生态潜力仿真分析与评价36-40
  • 5.2 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分析与评价40-46
  • 5.2.1 基于技术进步的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40-43
  • 5.2.2 基于技术进步的森林生物质能源潜力分析与评价43-46
  • 5.3 基于技术替代的重庆市案例分析与评价46-49
  • 5.3.1 2020 年重庆市森林生物质潜力46-47
  • 5.3.2 基于技术进步的生物质能源经济总量分析47
  • 5.3.3 基于技术替代的区域生物质能源潜力分析与评价47-49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49-51
  • 6.1 研究结论49
  • 6.2 研究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王述洋;;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年06期

2 王新运;吴凤义;万新军;;生物质裂解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09年06期

3 李继平;马立军;尹子康;付晓霞;雒鹰;魏松艳;刘冰;张晓光;崔铁花;;吉林省生物质能源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林业科技;2010年06期

4 胡素琴;张晓东;许敏;孙立;;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利用方面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04期

5 高英;石韬;汪君;陈汉平;王贤华;杨海平;;生物质水热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J];可再生能源;2011年04期

6 张永健;罗冰;张安东;何芳;;山东省农村地区生物质利用情况调查报告[J];应用能源技术;2013年10期

7 查湘义;;生物质水热炭化技术的现状及进展[J];北京农业;2013年30期

8 何宝华;彭祚登;;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现状[J];江西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9 闫文刚;俞国胜;张海鹰;赵雪松;陈诚;刘小虎;;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10 靳兵;刘晨;刘星;;北方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3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汝江;陈汉平;王贤华;张世红;刘德昌;;生物质油应用技术[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光设;蒋恩臣;;生物质转换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3 赵军;王述洋;;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的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自铎;;生物质开发的前景、约束因素与对策[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刘勇;王连勇;杜涛;;我国生物质的回收与利用[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翟帆;刘汉儒;史云娣;刘赞;王军;;污染零排放与生物质利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张晓东;郑接林;周劲松;许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生物质中热值气化技术实验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8 黄雅曦;王小典;高金鑫;王哲滨;;一种寒地地区新型农村生物质利用方式——牛粪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研究与利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海;;生物质资源及其产业[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10 孙军;;生物质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研究与应用[A];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蔷;生物质节能炉具发展起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马爱平;世界生物质燃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N];科技日报;2013年

3 郑现莉;河洛炉业:生物质炉具如何商用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邹春蕾;收储运一体化破解生物质综合利用瓶颈[N];中国电力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徐阳;能源新机遇 低生物质能前景无限[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璐;低品位生物质可望“变身”清洁能源[N];南京日报;2010年

7 河南鹤壁正道重机厂董事长 于富强;生物质新能源利用应科学[N];中国能源报;2009年

8 金叔文;全球生物质利用技术开发活跃[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继洪;滇企生物能源新探索[N];云南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马康邋本报记者 高博;利用生物质能 打造环保新村[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力昆江·吐尔逊;外循环径向移动床中生物质和煤催化共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玉;生物质高温旋风分级热解气化工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张智博;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波;钙基添加剂强化生物质热解气化产氢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李强;生物质利用产业系统演化与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车德勇;基于物化结构特征的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曹青;生物质常规与非常规条件下的热解行为及升值利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易其国;生物质微米燃料高温燃烧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廖益强;笋壳流化床快速热解制取生物质油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陈吟颖;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飞;磷钨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转化生物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晓晓;秸秆中K元素在热解和燃烧过程释放特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帅;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开拓;生物质水热处理及产物理化特性的试验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5 袁婷;几种生物质固定床条件下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亮国;煤/煤焦与生物质混烧灰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正华;生物质炭化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帅忠芳;生物质外热法气—炭联产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周亚运;预处理生物质的热解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伏启让;生物质流化床富氧气化试验与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52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52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