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ESim和遗传算法的发动机配气相位仿真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基于AMESim和遗传算法的发动机配气相位仿真与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全可变配气系统 发动机 AMESim 遗产算法 优化 配气相位
【摘要】:为了验证一种新型全可变配气系统的工作效果和为下一步发动机台架试验提供数据参考,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单缸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模型,并以函数模块形式在发动机模型中嵌入上述新型全可变配气系统。结合上述全可变配气系统的调节特性,使用遗传算法对全可变配气系统的配气调节参数进行优化,分别以最大充量系数和最小泵气损失为优化目标,得到满负荷不同转速下的最佳进气晚关角和排气早开角。经过优化,发动机充量系数和扭矩均有一定程度提高。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全可变配气系统 发动机 AMESim 遗产算法 优化 配气相位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贵州大学联合基金(黔科合LH字[2014]7626)
【分类号】:TK406;TP18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少康;乔佳伟;王义夫;梁涛;乔闯;;VVT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4年06期
2 王兴旺;王自勤;田丰果;陈家兑;;发动机关键配气相位角的分析与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11期
3 徐涛;詹樟松;吴学松;钟睿;;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燃机;2013年06期
4 班智博;谢辉;何宇;;负荷控制方式对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J];内燃机学报;2012年05期
5 李子非;常思勤;刘梁;;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凸轮发动机配气相位联合仿真优化[J];车用发动机;2011年02期
6 边霞;米良;;遗传算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正伟;缸内直喷汽油机利用可变气门和增压技术改善油耗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双清;周东伟;李庆东;胡兰兰;;基于遗传算法的飞轮储能系统用径向永磁轴承的优化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年08期
2 贾默伊;宋欣;刘健;;多种群遗传算法脱重组分塔温控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年07期
3 张文铎;王自勤;田丰果;陈家兑;;基于AMESim和遗传算法的发动机配气相位仿真与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7期
4 王亚楠;康英伟;郑鹏远;彭道刚;;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黄新波;李文君子;宋桐;王岩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装袋分类回归树组合算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J];高电压技术;2016年05期
6 邸静;闫强;;基于丝绸之路下的高校体育文化交流平台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05期
7 李静;;一种基于蚁群改进算法的单向物流配送路径优化[J];电子设计工程;2016年10期
8 李慧;王二成;;遗传算法在条形基础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年05期
9 欧阳福生;方伟刚;唐嘉瑞;江洪波;;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的MIP工艺过程产品分布优化[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年05期
10 宋薇;周扬;;基于CAD模型的单目六自由度位姿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纪雷;隗寒冰;徐杨蛟;;柴油机配气相位的分析与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2期
2 刘国军;段景辉;杨金鹏;韩广华;席星亮;;双VVT开度对GDI增压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3年02期
3 王国栋;袁观练;黄荣辉;周洋;侯献军;;低速中低负荷下VVT对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年02期
4 刘亚奇;高定伟;王春波;;增压直喷汽油机配气相位确定方法的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2年04期
5 张国杰;朱余清;黄伟强;;本田下一代可变气门Advance VTEC技术[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年06期
6 晏双鹤;盛鹏程;王菲;梁春兰;;DVVT对缸内直喷增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2年02期
7 谭满志;刘发发;郭英男;刘辉;黄为均;;燃烧室EGR策略下气门升程对CAI燃烧的影响[J];内燃机工程;2011年06期
8 钟声;;可变气门升程系统[J];实用汽车技术;2011年02期
9 范明强;;电液式全可变配气系统MultiAir面面观(下)[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年12期
10 范明强;;电液式全可变配气系统MultiAir面面观(上)[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奇荣;;发动机配气相位调整装置简介[J];二汽科技;1985年04期
2 邹开凤,杨中书,吴海青,潘超;发动机配气相位误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车用发动机;2000年02期
3 晓青;发动机的配气相位[J];交通与运输;2000年02期
4 冯国顺;葛勇;;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检验与调整[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0年05期
5 谭影航;;影响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因素及其检查与调整[J];轻型汽车技术;2001年03期
6 苏成玲;配气相位的调整[J];山西农机;2002年06期
7 苏成玲;配气相位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调整[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4年01期
8 马喜发;;“配气相位”与“配气正时”[J];摩托车;2012年04期
9 边耀璋;;关于汽车发动机配气相位若干问题的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10 郭晓汾;;谈谈在改进配气相位试验中的几个问题[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小平;可变凸轮轴配气相位机构的测试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悦;电液驱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设计及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马克;可变配气相位系统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李鑫;汽油机配气机构凸轮型线及配气相位的优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子非;基于电磁驱动气门的发动机配气相位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5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8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