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燃机转子实验台设计与动特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重型燃机转子实验台设计与动特性分析
【摘要】:重型燃气发电机组拉杆转子是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部件之一,其结构明显区别于一般蒸汽轮机转子。但是,由于多年来受国外技术封锁,拉杆转子的设计依据及振动机理至今未明。为探究重型发电燃机拉杆转子的设计依据及振动特性,本文设计搭建了重型发电燃机拉杆转子实验台,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转子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转子动特性,进行了故障模拟。首先,本文分析总结了重型燃机拉杆转子的种类和特点,并根据几何、刚度相似原理,以GE公司的9FA型燃气轮机拉杆转子为原型,设计并搭建了重型发电燃机拉杆转子实验台,并对其部件、基本特性与功能加以描述和说明。其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所设计的重型发电燃机拉杆转子实验台轴系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拉杆转子前三阶弯振和扭振固有频率及振型,指出了实验台轴系在前三阶扭振固有频率下的危险截面:第一阶和第二阶的危险截面在轴系中间的联轴器两侧轴系;第三阶危险截面在靠近压气机左轮盘部分轴系。计算结果表明该实验台可过一阶临界转速,所设计的拉杆转子为柔性转子。对实验台轴系做谐响应分析,分析结果与模态分析结果吻合。最后,模拟了转子不平衡响应和碰摩故障响应。讨论了不平衡质量大小和位置对转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碰摩力大小和位置对转子动特性的影响,分别模拟了同一位置对不同位置碰摩的响应和不同位置对同一位置碰摩的响应;研究了轴承参数对轴系动特性的影响,为利用重型燃机转子实验台开展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数据。
【关键词】:重型燃气轮机 拉杆转子实验台 设计 动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7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概述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重型燃气轮机转子的主要结构型式10-14
- 1.2.1 焊接转子10-11
- 1.2.2 拉杆转子11-14
- 1.3 重型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研究现状14-15
- 1.4 重型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15-16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实验台结构设计17-32
- 2.1 转子动力学基础17-19
- 2.2 有限元计算19-22
- 2.2.1 单元的划分20
- 2.2.2 圆盘的运动方程20
- 2.2.3 轴段的运动方程20-21
- 2.2.4 系统的运动方程21-22
- 2.3 ANSYS软件介绍22-26
- 2.3.1 ANSYS软件主要功能22
- 2.3.2 ANSYS常用单元22-26
- 2.4 实验台结构设计26-31
- 2.4.1 实验台设计目的26-27
- 2.4.2 实验台拉杆转子设计准则27-28
- 2.4.3 实验台简介28-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实验台固有特性计算32-40
- 3.1 实验台转子轴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2-33
- 3.2 实验台轴系模态计算33-38
- 3.2.1 弯振计算结果分析33-35
- 3.2.2 扭振动特性计算结果分析35-36
- 3.2.3 轴系危险截面的确定36-38
- 3.3 实验台谐响应计算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实验台故障模拟40-52
- 4.1 不平衡响应40-44
- 4.1.1 单点加载不平衡力响应分析41-42
- 4.1.2 不平衡质量与加载点最大振幅的关系曲线42-43
- 4.1.3 不同位置不平衡力响应43-44
- 4.2 碰摩故障模拟44-50
- 4.2.1 单点碰摩响应时频分析45-46
- 4.2.2 碰摩力大小的影响46-47
- 4.2.3 碰摩力位置的影响47-50
- 4.3 轴承参数影响分析50-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结论52
- 5.2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6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艾伦;骆舟;;拉杆转子扭转振动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年05期
2 何鹏;刘占生;张广辉;冯永志;;分布拉杆转子动力学建模与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0年01期
3 汪光明,饶柱石,夏松波,张文;拉杆转子力学模型的研究[J];航空学报;1993年08期
4 高进;袁奇;李浦;张宏涛;吕智强;;燃气轮机拉杆转子考虑接触效应的扭转振动模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年12期
5 李浦;袁奇;高进;刘昕;丰镇平;;周向拉杆转子轮盘端面齿接触应力分析[J];热力透平;2013年01期
6 钱征文;程礼;陈卫;李应红;;盘式拉杆转子双稳态振动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7期
7 李辉光;刘恒;虞烈;;周向拉杆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行为及稳定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3期
8 王少波;孟成;苏明;;燃气轮机拉杆转子动力学建模及临界转速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高锐;袁奇;高进;;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有限元模型研究及临界转速计算[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3期
10 李辉光;刘恒;虞烈;;考虑接触刚度的燃气轮机拉杆转子动力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奇;高进;李浦;;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拉伸装配过程的变形分析[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浦;袁奇;高进;刘昕;丰镇平;;周向拉杆转子轮盘端面齿接触应力分析[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高锐;袁奇;高进;丰镇平;;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有限元模型研究及临界转速计算[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忠刚;陈照波;焦映厚;陈予恕;梁廷伟;侯磊;;分布式拉杆转子扭转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A];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4)论文集(下册)[C];2014年
5 于海;唐健;;某型燃机拉杆转子临界转速计算[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自力;张明书;景敏卿;王铁军;虞烈;;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盘式拉杆转子动力特性的测试及评估[A];第9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0论文集[C];2010年
7 高进;袁奇;;燃气轮机拉杆式转子接触段扭转刚度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施丽铭;张艳春;;拉杆式模型转子固有频率的实验与计算研究[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9 高进;袁奇;;燃气轮机拉杆式转子接触段弯曲刚度的研究[A];第9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0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鹏;弹塑性接触和温度分布对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鹏;分布式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贾延旭;拉杆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武祥林;中心拉杆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孙忠杰;重型燃机转子实验台设计与动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徐业银;周向拉杆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陈杰;拉杆转子畸变相似问题分析及特性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骆舟;综合接触效应的盘式拉杆转子轴向振动与扭转振动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唐治平;拉杆转子振动特性与故障模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章圣聪;基于非连续性特点的盘式拉杆转子轴承系统弯振动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王少波;燃气轮机拉杆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8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8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