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出处:《南京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海洋地震 断裂(带) 构造应力场 深部构造 地震地质 中国近海
【摘要】:我国近海海域位于西太平洋西侧,从北往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近海海域资源的开发和投入越来越多,近海海域的经济和人口空前繁荣。与此同时,我国近海海域及邻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几大板块的交汇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在此相互作用,海域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及次生灾害则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了解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分布规律和孕震构造环境,不仅能为该区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对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条件保障。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收集历史地震资料,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新构造运动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我国近海海域深、浅部地质构造活动特征,并揭示其与该地海域地震的关系;结合多层次的构造活动,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孕震构造背景进行探究,找出该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以期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进行评价。从地震活动性强弱来论,渤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地震活动性较强,黄海次之,东海最弱。我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不均,渤海、南黄海地震主要集中在1548—1597年和1888年一现今这两个时段活跃期,它们的活动周期约为300-400年;东海地震自1900年至今,在时间上分布比较平均,且主要集中在近50年;南海地震自1900年以来,地震也主要集中在近50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近海地震活动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特征。地震活动与断裂带、俯冲带等地质构造带密切相关。渤海海域的强震主要是出现在郯庐断裂带和燕渤断裂带的交汇部位,黄海海域的地震大部分都分布在南部坳陷和勿南沙隆起的过渡带上。东海海域的地震活动整体上来说比较弱,但东部的琉球群岛-冲绳海槽一带最强,南海海域现今地震活动多分布在台湾南部和菲律宾一带,这些发震部位均位于目前仍在活动的板块俯冲带之上可见,地质构造带是地震活动的载体,识别我国近海及邻区的大型断裂活动能为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提供基础。地震活动是地壳应力的快速释放,构造应力场分布为地震活动性分析提供了应力背景。研究表明,我国近海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至近于水平挤压作用为主,压应力方向从北到南由NE逐渐转为NEE、EW、S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且构造应力的强度存在非一致性,北强南弱。应力场这一分布特征是中国东部大陆和海域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的构造块体往NE和SE方向滑动推挤及东边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俯冲推挡的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动力是青藏高原东部被挤出块体东向滑动的推挤。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作用导致在我国东部海域形成各种断裂,便产生了地震。此外,通过对比地壳厚度、重磁和热流等地球物理场图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我们发现地壳厚度的过渡带或者梯度带,是地震活动密集区。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断裂带发育的地方,同时还表现为高热流和重力异常梯度带等深部构造特征。这是因为这些地球物理场过渡带是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等性质发生变化的带或区,易造成应力、应变的集中,在合适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表现为断裂带的破裂和再活动,形成地震。这是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因素。上述研究从整体上揭示了我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和孕震构造环境,也即地壳深部物性过渡带在浅层表现为(地表)断裂带,在合适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应变集中,形成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受到深部构造和浅部构造的耦合作用,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73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一种新型数字地震测深仪器系统即将在京津唐张地区投入使用[J];国际地震动态;1983年06期
2 王国治;张先康;陆其鹄;敦振国;刘鹏心;;中国地震测深考察组访美概况及美国几种数字磁带仪情况(访美观感综述之一)[J];国际地震动态;1982年04期
3 冯锐,郭强绪,江月昌,顾小虹,叶太兰,董春明,张禹慎;地震测深的观测与回放系统[J];地震学报;1986年01期
4 敦振国;;地震测深仪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7年01期
5 朱振宇;广东省地震局地震测深——深部构造探测研究的进展与成果[J];华南地震;1989年01期
6 毛桐恩;;国家地震局举办“地震测深数据文件及其处理系统”培训班[J];国际地震动态;1990年02期
7 赵国敏,徐中信,杨茜,,张中杰,王树明,白云;地震测深资料数据采集与收录系统[J];中国地震;1994年04期
8 王椿镛,陆原,谢剑波,陈光英,张炼,苏小兰;地震测深数据文件及其处理系统[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4期
9 王椿镛,陆原,陈光英,张炼,苏小兰;地震测深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包[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9年05期
10 I·NoPonen;曾饶荣;;反射法地震测深在寒武纪地质区域内的适用性[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果花;王有学;;爆破地震测深研究的成果与展望[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财;杨宝俊;董世学;唐大义;;地震测深资料中的P、S波分离及其解释方法[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刘昌铨;方盛明;李长法;;应县-淄博剖面重力、地震测深联合解释[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张先;赵丽;;中国大陆近50余年两次8级地震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少泉;陈学波;丁蕴玉;张诚;武利均;赵静娴;陈志泰;郭建明;黄长林;;中国西部陕甘宁青地区门源—平凉—渭南地震测深剖面的分析解释[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6 詹治田;;地震测深资料三维解释方法[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熊绍柏;刘宏兵;滕吉文;张中杰;;利用地震测深资料研究华南深部地壳构造[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徐新忠;雷江锁;杨长来;党淑娟;董世学;;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东段爆破地震测深结果[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尹周勋;赖明惠;熊绍柏;刘宏兵;;华南连县至港口爆炸地震测深的初步结果[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白志明;王椿镛;;下扬子地壳P波速度结构: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剖面再解释[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平;勘探地震数据获取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李宇彤;“重复地震”的若干地震学问题[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杨建军;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曹蓓蓓;面向服务的区域性地震数据共享平台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5 陈化然;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6 马晓静;正断层发生地震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7 王伟涛;基于人工震源的区域尺度介质波速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小平;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地下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华玉;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8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0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