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南海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5 05:48
  根据南海北部(SCS-N)、南海中部(SCS-C)、吕宋岸外(SCS-NE2)及越南岸外(SCS-SW1)时间系列的捕获器资料,对“南海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古环境意义”这一命题作了初步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南海颗粒通量和“生物泵”结构的控制因素;(2)现代过程对部分地球化学古环境参数的改造。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分以下三大部分。 (1)在陆架以外的深海区,南海颗粒物年平均通量在100 mg m-2 d-1左右,其空间变化从大到小依此为SCS-SW1>SCS-NE2>SCS-N>SCS-C。在季节变化上,颗粒通量受季风控制比较明显,高值主要出现在冬季或夏季;在年际变化上,E1 Ni(?)o暖事可以使通量减小20%。颗粒通量除了在少数时段上下变化比较一致外,大多数时侯上下变化并不一致,并经常出现下层通量反而比上层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水平流引起的颗粒物侧向运动比较频繁造成。沉降颗粒主要以生源物质为主,生源物质/岩屑的比值依此为SCS-C>SCS-NE2>SCS-N>SCS-SW1。在南海中部,生源物质一般在80%以上。生源颗粒...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一2南海表层温度分布:(a)冬季;(b)夏季(usNavalResearchLaborato巧

图2一2南海表层温度分布:(a)冬季;(b)夏季(usNavalResearchLaborato巧

Chtl&叭范ng(2003)利用1930一1997年月平均的温盐数据和美国海军GDEM模式研究了南海温盐锋的分布。分析表明,表层海水在越南南部(109OE,10’N)到吕宋北端(120OE,19ON)之间存在一个温盐锋(图2一Za)。这个锋冬季较强,但夏季此锋消失(图2一2b)....


图2一3南海环流概略(Fang等,1998)(a冬季;b夏季)

图2一3南海环流概略(Fang等,1998)(a冬季;b夏季)

Chtl&叭范ng(2003)利用1930一1997年月平均的温盐数据和美国海军GDEM模式研究了南海温盐锋的分布。分析表明,表层海水在越南南部(109OE,10’N)到吕宋北端(120OE,19ON)之间存在一个温盐锋(图2一Za)。这个锋冬季较强,但夏季此锋消失(图2一2b)....


图2一6遥感资料和物理一生物地球化学祸合三维数值模式均证实冬季在吕宋岸外和龚他陆架西南、夏季在越南岸外有上升流驱动的高叶绿素值分布区〔引自Liuetai.,2002;上图:冬季;下图:夏季)

图2一6遥感资料和物理一生物地球化学祸合三维数值模式均证实冬季在吕宋岸外和龚他陆架西南、夏季在越南岸外有上升流驱动的高叶绿素值分布区〔引自Liuetai.,2002;上图:冬季;下图:夏季)

第2章南海现代过程基本特征从季节分布看,冬季(10月一3月)中尺度涡发育最多,占50%以上,主要集中于南海东北部和越南外海,大致沿冬季温盐锋(见图2一Za)两侧分布,在吕宋西北以气旋式涡为主,越南外海有气旋涡/反气旋涡伴生结构。冬季风转向夏季风期间,主要表现为吕宋西北的反气旋涡。....


图3一1沉积物捕获器组成(左)及布放(右)示意图(Honjoetal.,1997)

图3一1沉积物捕获器组成(左)及布放(右)示意图(Honjoetal.,1997)

布放于南海的沉积物捕获器为MarkVI型(M。LANE)大孔径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其主要由3部分组成(参见图3一1)。第一部分是带有蜂窝状水流调节盖的圆锥形集样漏斗,集样面积为0.509m2。采用这种盖板的目的是防止大型



本文编号:4001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4001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d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