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佳逼近理论的主动吸收造波算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最佳逼近理论的主动吸收造波算法研究 出处:《舰船科学技术》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海洋工程水池试验中,二次反射波会严重影响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消除反射波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针对MARINTEK水池为仿真对象展开相关研究,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主动吸收造波算法理论,解算摇板式造波机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佳逼近理论,设计出相应的数字滤波器,来达到同等的主动吸收造波效果,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模拟滤波器向数字滤波器的转换。仿真结果显示,数字滤波器输出与标准(主动吸收造波算法理论)输出有着良好的拟合效果,表明所设计的数字滤波器能够到达预期的主动吸收造波效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实现了主动吸收造波算法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换,为工程上的应用提供良好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波浪试验的准确性。
[Abstract]:In the test of marine engineering pool, the two reflection wave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experiment, and how to eliminate the reflection wa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According to the MARINTEK pool research as the simulation object, using the mature active absorbing wave theory, calculation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wave maker, best approximation theory is applied on this basis,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digital filter, to achieve the same active absorbing wave effect, and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the conversion to realize analog filter to digital fil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of the digital filter has a good fitting effect with the standard (active absorption wave making algorithm) outpu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signed digital filter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active absorbing effec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the conversion of active absorption wave making algorith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s preliminarily realized, which provides a good basi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wave test.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重点试验室;
【基金】:总装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P75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大多数水池中都安装消波岸,起到被动消波的功能,但对于波长超过阻尼区长度、需要长时间造波等情况,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消波效果,因此针对主动吸收造波的研究相应展开。主动吸收造波解决的是造波机、消波装置、试验模型三者之间波浪多次反射的问题。1970年,Milgram[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佳,张海龙,于戈;气压式造波机的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0年01期
2 张群,李木国,柳淑学,孙鹤泉,郭美谊,王静;海洋环境水槽液压伺服造波机系统[J];中国海洋平台;2002年04期
3 官晟;王岩峰;黄振兴;高军伟;;小型室内水槽造波造风系统设计[J];海洋技术;2011年04期
4 李俊;陈刚;杨建民;彭涛;吕海宁;;双边多单元造波机造波性能分析[J];海洋工程;2012年02期
5 杨洪齐;李木国;柳淑学;张群;王静;;伺服电机驱动的水槽主动吸收式造波机原理与实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史桂香,贺五洲;摇板式造波机所造二维规则波的数值模拟[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7 罗朝林;何启莲;吴华良;王磊;;多向不规则造波机系统监控软件设计[J];人民珠江;2011年03期
8 贺五洲,袁亨亮,耿进柱;摇板式造波机生成的长峰规则波[J];水力发电学报;2002年S1期
9 王静;张群;李木国;;基于网络控制的方向谱造波机系统[J];中国海洋平台;2007年03期
10 李木国;刘闯;王静;张群;;大功率电机应用于造波机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朝林;陈若舟;何启莲;王磊;;基于以太网的多向不规则造波系统设计[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李宏伟;庞永杰;秦再白;杨溢;;基于S面控制的无反射造波系统[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13年
3 黄文昊;尤云祥;王竞宇;胡天群;;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造波实验[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C];2012年
4 李雪临;任冰;王永学;;VOF方法中主动吸收式无反射数值造波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邓丽梅;章梓雄;;二维造波过程中横向波产生的试验研究[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宏伟;造波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王磊;造波机网络运动控制系统建模及控制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达;造波机系统运动控制及其网络化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薛辉;原型水槽造波机关键部件的结构优化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於洪松;基于EtherCAT的L型造波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邓勇;水槽式无反射规则波造波机的控制系统[D];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亚群;造波机的控制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魏明伟;港口工程物模试验用造波系统的参数计算及软件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赵靖;基于齿轮同步功能的大功率造波机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永富;基于多控制器多轴同步的造波机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鹏;造波机无反射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剑;摇板式造波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蒋颉;主动吸波式造波机造波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2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4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