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内波发展演变数值试验
本文关键词:海洋内波发展演变数值试验 出处:《海洋科学进展》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二维非静力数值模式,对海洋跃层中剪切背景流下内波做了线性和非线性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所取的初始场和环境参数下,海洋内波密度扰动大值中心始终出现在密度跃层附近,被跃层所俘获,这与实际观测相一致;线性情况下,流函数扰动中心与密度扰动中心有很好地配合,密度扰动正、负中心附近分别存在流函数扰动的正、负单圈环流中心,且单圈环流垂直贯穿整个水体。线性模式中内波扰动强度在调整适应期后一直呈指数增长发展,剪切背景流是不稳定的;而非线性情况则呈准线性增长发展,以后增长停止而进入稳定期,且后者的增长也比前者要慢;非线性效应抑制了内波增长而使之趋于稳定,具有维稳作用。随着积分时间增加,线性模型中内波波包波形基本不变。波包的负、正振幅大体相同,整个波包宽度也基本不变,仅振幅有所增长;内波波包传播速度与其振幅无关,且传播速度基本不变。非线性情况下内波波包的形状则发生改变,其负、正振幅之比越来越大,波峰前的陡降也越来越强;并且内波传播速度与其振幅和波形有关,通常非线性效应越强,内波传播越慢。从本文中海洋内波的波长、周期和传播速度来看,该内波属于高频内波(短周期内波),性质为内重力惯性波。
[Abstract]:In this paper , a numerical experiment of linear and non - linear modes is made on the shear background flow in the ocean active layer by using the two - dimensional non - static numerical model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under the initial fiel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the center of the density disturbance of the ocean wave is alway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density jump layer ,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inner wave is not stable .
【作者单位】: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北太平洋海洋多尺度变化过程、机理及可预报性(2013CB956203)
【分类号】:P731.24
【正文快照】: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3.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1101)海洋内波是发生在海水密度稳定层化海洋中的波动,它在海洋中普遍存在,无论在大洋中部还是在近岸、大陆架或大陆坡都观测到过内波。偏离平衡位置的水质点受到恢复力的作用,则会出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翔;邓冰;张铭;;背景流与地形对海洋内波影响初探[J];海洋预报;2012年03期
2 邓冰;张铭;;海洋内部波动的波谱和谱函数Ⅰ─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2期
3 袁业立,万振文,张庆华;A motion instability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ulti-core structure of the East China Sea Kuroshio[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3年02期
4 穆穆;大气运动的非线性稳定与不稳定问题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6期
5 张颖,张铭;线性和非线性横波型不稳定的数值研究[J];气象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冰;张宇飞;张铭;;海洋内波发展演变数值试验[J];海洋科学进展;2017年01期
2 邓冰;张宇飞;朱娟;张铭;;海洋剪切流下失稳内波流场及传播的理论分析[J];海洋预报;2016年03期
3 邓冰;张翔;张铭;;海洋内重力惯性波不稳定模态分析[J];海洋预报;2014年01期
4 邓冰;张铭;;旋转层化二维海洋中扰动的连续谱临界层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06期
5 张翔;邓冰;张铭;;海洋波动的波谱分析和尺度划分[J];海洋通报;2008年01期
6 张翔;邓冰;张铭;;旋转层化二维海洋波动连续谱的波包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7年06期
7 黄小华;王永学;;波浪变态模型试验相似关系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5期
8 刘宗秀;赵秀英;;开拓创新 辉煌历程——《气象学报》办刊80年的主要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05期
9 吴海燕;张铭;;非绝热β中尺度非线性不稳定的数值研究[J];气象科学;2006年01期
10 张铭,邓冰;中尺度扰动不稳定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200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振华;尹宝树;侯一筠;;Highly nonlinear internal solitary waves over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0年05期
2 陈震远;许荣中;陈震武;;内孤立子遇海脊障碍物的能量消散和速度分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蔡树群,龙小敏,黄企洲;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生成条件的初步数值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4期
4 叶笃正,巢纪平;论大气运动的多时态特征——适应、发展和准定常演变[J];大气科学;1998年04期
5 任舒展;;正压准地转大气中纯粹连续谱能量增长上限的估计[J];自然科学进展;1992年03期
6 曾庆存,李荣凤,张铭;旋转二维可压缩流动的谱和特征函数——Ⅱ:谱和谱函数结构的分析[J];大气科学;1991年01期
7 曾庆存,李荣凤,张铭;旋转二维可压缩流动的谱和特征函数——Ⅰ:谱点的分布[J];大气科学;1990年02期
8 张可苏;斜压气流的中尺度稳定性 Ⅱ.横波型不稳定[J];气象学报;1988年04期
9 卢佩生,卢理,曾庆存;正压准地转模式的谱和扰动的演变[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廷军;;海洋内波参数的自动化检测方法[J];电气自动化;2010年04期
2 林珲;范开国;申辉;黄韦艮;贺明霞;;星载SAR海洋内波遥感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3期
3 李娟;顾行发;余涛;孙源;郭丁;徐京萍;董文;;基于Korteweg-de Vries方程解析解的海洋内波模拟研究[J];海洋通报;2011年01期
4 方欣华;海洋内波动力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05期
5 杜涛,吴巍,方欣华;海洋内波的产生与分布[J];海洋科学;2001年04期
6 沈国光,叶春生;海洋内波对水声场的扰动[J];海洋工程;2002年02期
7 沈国光,叶春生;海洋内波对辐射噪声传播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杨立,张喜验,张涛,程广欣;海洋内波测量技术研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4年02期
9 张铭;邓冰;赵艳玲;;不同模态海洋内波特征的诊断分析[J];海洋预报;2007年01期
10 刘国涛;尚晓东;陈桂英;卢著敏;刘良钢;程晓波;;海洋内波破碎及其能量耗散的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友良;;海洋内波研究现状及展望[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家春;程友良;范平;;海洋内波与海洋工程[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3 陈建军;吴旌;张云海;闵强利;郭文生;;海洋内波现场测量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庆华;曲媛媛;;海洋内波与海底地形相互作用的简化模型Ⅰ——坐标变换的构建[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黄兴辉;宋海斌;;反射体移动速度在利用地震数据计算内波谱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丙瑞;田纪伟;范海梅;孙波;张占海;;海洋内波的演变、破碎和混合:三维数值实验[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宝楠;戴德君;连展;;非刚盖近似对海洋内波垂直结构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B水动力学基础[C];2014年
8 韦俊霞;王科明;傅翔毅;;声学方法海洋内波信息提取系统设计及其实现[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甘锡林;黄韦艮;杨劲松;王立贵;;基于M4S模型的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内波参数反演新方法[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0 张庆华;马建;曲媛媛;;海洋内波与海底地形相互作用的几个算例[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辉;海洋内波的遥感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刘永军;地转对海洋内波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3 查国震;南海北部内孤立波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士江;海洋内波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郭凯;基于三层海洋模型内波传播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与参数反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孙美玲;基于空间啁啾海洋内波传播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赵万里;非传统地转近似下具有背景流的海洋内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辜俊波;海洋内波与海浪的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马树青;海洋内波对声传播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范兴娟;计及内波及管土耦合影响的深海管跨振动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6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6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