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亚洲季风区海陆热力变化的观测分析及模拟评估

发布时间:2018-01-02 15:06

  本文关键词:亚洲季风区海陆热力变化的观测分析及模拟评估 出处:《大气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观测资料 海陆热力差异 CMIP 评估 亚洲夏季风


【摘要】: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夏季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gram 5,CMIP5)20个模式的输出结果,对其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夏季陆地上空温度呈下降趋势,海洋上空呈升高趋势,海陆热力差呈减弱趋势。虽然模式模拟的海陆热力差也呈减弱趋势,但陆地和海洋上空温度均呈上升趋势。模式对陆地上空温度趋势模拟较差的原因是对青藏高原上空的温度模拟偏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对海陆热力差异模拟相对较好的模式对亚洲季风系统模拟较好,而较差的模式对亚洲季风系统模拟也较差。
[Abstract]: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analyzed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ian monsoon area in summer sea land thermal contrast. On this basis,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fifth phase coupled model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gram 5, CMIP5 20) output mode, carries on the simulation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ian monsoon area in summer over land temperature decreased trend, the ocean is increasing, land sea thermal difference decreased. Although the model simulation of land sea thermal difference also showed a weakening trend, but over land and sea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reason of over temperature trend model is to simulate land poo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w temperature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latively good model of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 simulation of land sea thermal differences, while the poor are poor models of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5079)
【分类号】:P461.2;P732.6
【正文快照】: 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海陆热力差是季风建立与维持的主因(Halley,1686)。Li and Yanai(1996)研究了亚洲季风爆发与海陆热力差异的关系,提出青藏高原南部经向海陆热力差发生逆转时,亚洲季风爆发。钱云和钱永甫(1996)研究了高原大地形对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瑞荣;;冬夏季海陆温度差异[J];科学通报;1957年13期

2 何乃光;渤海湾海陆风速日变化对比分析[J];气象;1980年04期

3 王红光;蔡榕硕;齐庆华;谭红建;;夏季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变异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年03期

4 郭进修,郭大敏;我国北部海区海陆大风的对比分析[J];气象;1982年05期

5 钱永甫,王谦谦;海陆对比和地形分布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象科学;1995年04期

6 高由禧,李慈,袁福茂,杨秀华,雍晓春;海陆地形对夏季温度场的影响[J];高原气象;1982年04期

7 井传才,唐万林,王建平,吴洁晶;青岛近海海陆大风的对比分析[J];黄渤海海洋;1995年04期

8 陈哲;李崇银;;海陆地形对阻塞活动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年02期

9 郭大敏;渤海大风海陆对比分析成果检验[J];气象;1988年08期

10 辛宝恒,刘红,马建铭;渤海近海风场的一种近似推算模式[J];气象学报;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程华琼;吴统文;;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的可能影响因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2 彭小燕;陈爱玉;陈铁;张琪;缪燕;;南通沿海海面大风特征及海陆风力对比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3 程华琼;吴统文;董文杰;;东亚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及其对东亚降水气候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编译 孔岩;六月全球海陆温度突破纪录[N];中国气象报;2014年

2 本报通讯员 鄢玉荣 唐历;深圳让预警发布踏上“特区节奏”[N];中国气象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沉;亚洲季风区夏季海陆热力变化的观测分析及模拟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2 王红光;夏季中国东部地区海陆温差与降水的关系[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4年

3 胡潮;观测和CMIP5模式中的北半球大洋与大陆区域大气质量重新分布的季节循环及误差估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9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369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