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潮流和余流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3

  本文关键词: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潮流和余流特征分析 出处:《海洋通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渤海中部 潮流 余流 潮余流 风生流


【摘要】:利用2014年各月浮标观测得到的表层海流资料,对其进行调和分析,基于调和分析结果对渤海中部潮流和余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中部大部分海域潮流性质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性质。渤海中部水深较浅,浅水分潮的影响不可忽略,其中M4分潮的影响更为显著;潮流运动形式除西部和北部两个浮标点为往复流以外其余均是旋转流,旋转方向均为逆时针;渤海中部实测涨落潮流除最北端的2号浮标点较强以外,其他均小于75 cm/s。涨落潮流的强度较一致。渤海中部的余流除4号浮标点以外均为偏向北的流动,表层月均余流的季节变化不太明显。本文推测渤海中部环流的流动特征为顺时针。冬季渤海中部表层余流受制于风的作用,春、夏季某些区域余流受到风的影响较大,是潮汐余流和浅海风海流的合成。而靠近岸边的1号浮标点以潮余流为主。
[Abstract]:Using surface current data obtained in 2014 the buoy observations, for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harmonic analysis results of central Bohai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current and residual curren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central Bohai sea tide most belongs to the irregular semidiurnal tide. Bohai Department of shallow water depth, shallow water tidal effects can not be ignored the influence of M4 tide, tidal current movement is more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to the two point north and west to buoy the reciprocating flow is more than the outside rotating flow,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is counterclockwise; the measured fluctuation trend in central Bohai except for the north end of the buoy No. 2 strong points, the other is less than 75 cm/s. fluctuation trend the intensity is the same. The residual flow in central Bohai except No. 4 buoy points are partial to North flow, surface average monthly flow more than seasonal variation is not obvious. We speculate that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Bohai circulation along the time In winter, the surface residual current in the middle part of Bohai is governed by the action of wind.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the residual current in some area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wind. It is the synthesis of tidal residual current and shallow sea wind current. And the number 1 buoy near the shore is dominated by tidal residual current.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基金】:关岛中南部气象资料等抢救与标准化处理(GASI-01-01-02-04)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及其共享服务应用示范)子任务:海洋水体环境资料整合处理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制(201305029-01)
【分类号】:P731.2
【正文快照】: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用,研究其潮流和环流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渤海的实测潮流资料较多,但主要集中在渤海湾、辽东湾和莱州湾及近岸海域,渤海中部较长期的实测流资料难以获得。近年来关于渤海中部潮汐潮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子琅,胡建宇;福建省沿岸港湾余流的特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2 李玉中,陈沈良;洋山港海域余流分离和会聚现象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5期

3 陈倩,黄大吉,章本照,王敏芳;浙江近海潮流和余流的特征[J];东海海洋;2003年04期

4 陈波,侍茂崇,邱绍芳;广西主要港湾余流特征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03年01期

5 李国胜,王海龙,李柏良;渤海风驱-潮致拉格朗日余流的数值模拟与季相时空变异[J];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6 孔亚珍;丁平兴;贺松林;;长江口邻近海域余流的基本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7 王辉武;刘娜;赵昌;舒启;;2008年夏季楚科奇海余流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8 董兆英;李素琼;盛晨;;珠江口余流特征初步分析[J];热带地理;1985年03期

9 汤毓祥;K. T. Tee;;潮流和余流的相互作用对潮汐余流的影响(Ⅰ.模式部分)[J];黄渤海海洋;1986年04期

10 李龙章,窦振兴,张存智;渤海海峡拉格朗日余流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江文胜;;潮致余流及输运的回顾及进展[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悦;吴德星;林霄沛;;嵌套模式对渤海湾潮致余流的高分辨率模拟[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3 孔亚珍;丁平兴;;近几年长江口附近的余流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孔亚珍;丁平兴;;近几年长江口附近的余流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林霄沛;吴德星;鲍献文;江文胜;;渤海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6 杨阳;李锐祥;朱鹏利;;珠江冲淡水季节变化及动力成因[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松林;象山港物质输运特性的描述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鹏;象山港潮及其余流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鞠莲;一般非线性河口和近海中的环流与长期输运问题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毛新燕;渤海盐度的拉格朗日潮际输运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万猛;象山港余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毕聪聪;渤海环流季节变化及机制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王强;渤海环流的季节变化及浮游生态动力学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全祺;拉格朗日余流理论在模型海湾及象山港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郑鹏;渤海三维温盐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寿玮玮;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水动力特征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俎婷婷;北部湾环流及其机制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6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406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