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海水中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 黄渤海 叶绿素a 相关性分析 支持向量机 出处:《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2013年夏、秋季和2014年春季黄渤海海域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叶绿素a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温度、盐度、pH值、溶解无机氮、硅酸盐、磷酸盐).结果表明:2013年夏、秋季和2014年春季,黄渤海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范围分别是0.918~9.287,1.477~6.435,1.837~5.966mg/L,平均浓度分别为3.527,3.467,3.524mg/L;夏季和春季叶绿素a含量略高,秋季叶绿素a含量最低且变化范围较小;渤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其分布基本呈近岸高、中部海域低的分布趋势;将水质参数作为自变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VM)中,GA-SVM算法拟合效果(R20.9)和精确度(MSE0.01)较好,不同水质参数对海水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相对重要性具有季节差异,夏季,对海水叶绿素a含量影响最重要是磷酸盐和温度;秋季,对于海水叶绿素a含量影响最重要是硅酸盐和盐度;春季,对于海水叶绿素a含量影响最重要的是盐度和溶解无机氮.所有调查季节,对于海水叶绿素a含量影响最重要的是盐度和磷酸盐.综合参数影响重要性,表明陆源输入是黄渤海海域叶绿素a含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the Bohai Sea in the spring of summer , autumn and 2014 in spring of 2013 , the content ,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factors ( temperature , salinity , pH value ,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 silicate , phosphate ) of chlorophyll a in the sea area were analyzed . In summer , autumn and spring of 2014 ,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 in the sea wa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Bohai Sea is 0.918 ~ 9.287 , 1.477 ~ 6.435 , 1.837 ~ 5.966mg / L ,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is 3.527 , 3.467 , 3.524mg / L .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on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 in sea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salinity and salinity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101,2016YFC1400602)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科研项目(2014AA060)
【分类号】:X55
【正文快照】: 减灾中心,北京100194)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黄海属于半封闭浅海,均有大量的陆源输入,黄渤海海域水体与外部海域水体交换周期长、水交换能力弱,且黄渤海海域水体更新速度慢、自净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营养物质积累[1].目前,黄渤海海水富营养盐化现象日益增强,引起浮游植物的快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渤海海洋》学报投稿指南[J];黄渤海海洋;2001年03期
2 ;《黄渤海海洋》一九八三年第一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83年02期
3 ;《黄渤海海洋》一九八四年第二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84年02期
4 ;《黄渤海海洋》一九九○年 第八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90年04期
5 ;《黄渤海海洋》一九八五年第三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85年04期
6 ;《黄渤海海洋》一九九二年第十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92年04期
7 ;《黄渤海海洋》一九九六年第十四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96年04期
8 ;《黄渤海海洋》一九八八年第六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88年04期
9 ;《黄渤海海洋》一九九三年 第11卷 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93年04期
10 ;《黄渤海海洋》一九八六年第四卷总目录[J];黄渤海海洋;198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孙彦 通讯员 单宝臣;黄渤海远洋实现预警信息双向通信[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金昶;黄渤海上“看海人”[N];中国海洋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建平;黄渤海表层水中汞的形态及分布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刘欢欢;中国黄渤海丙烯酸的分布、产生和去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赵军杰;基于吸收和荧光性质对中国黄渤海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薛超;黄渤海和胶州湾一氧化氮的分布、通量及生产速率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46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