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26 23:28

  本文关键词: 渤海 风生环流 冬季 ROMS 数值模拟 年际变化 出处:《海洋与湖沼》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探究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年际变化及机制,在近35年NCEP CFSR大气强迫下,利用ROMS海洋模式对渤海冬季流场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模式结果基本重现了已知的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主要特征。渤海冬季深度平均流场的EOF结果显示:首先,第一模态中风向的改变引起了一个环绕整个渤海的环流结构变化;其次,第二模态反映了渤海冬季环流存在的线性增强趋势与风场增强有关,尤其在1995年之后。从模式结果中发现,风场对渤海冬季流场存在的年际变化起到重要作用,风向的偏转对环流年际特征的影响强于风速变化。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d mechanism of wind-induced circulation in the Bohai Sea in winter, NCEP CFSR atmospheric forcing in the last 35 years, The ROMS ocean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urrent field in Bohai Sea in winter with high resolution.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basically reproduc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nown wind-generated circulation in the Bohai Sea in winter. The EOF results of the mean depth current field in the winter in the Bohai Sea show that: first of all, The change of wind direction in the first mode leads to a vari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structure around the whole Bohai Sea. Secondly, the second mode reflects that the linear enhancement trend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Bohai Sea in winter is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wind field. Especially after 1995, it is found from the model results that the wind fie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current field in the Bohai Sea in winte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ind direction deflection on the interann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lat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n the wind speed chang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13号,41576004号,U1406401号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12]1707号 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502号
【分类号】:P73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修全;马倩;马伟伟;;冬季高频大风过程对渤海冬季环流和水交换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万凯;鲍献文;王毅;万修全;李昊倩;刘珂;;Barotropic current fluctuations coupled with sea level drawdown in Yellow and Bohai Seas[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5年01期

3 毕聪聪;鲍献文;万凯;;渤海盐度年代际变异对环流结构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4 王国松;高山红;吴彬贵;侯敏;解以扬;;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5 曹振东;娄安刚;;基于FVCOM的渤海冬季三维风生环流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6 方国洪,王凯,郭丰义,魏泽勋,范文静,张冬生,毕家胜;近30年渤海水文和气象状况的长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J];海洋与湖沼;2002年05期

7 魏皓,武建平,POHLMANN Thomas;渤海环流与输运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英文)[J];黄渤海海洋;2001年02期

8 方越,方国洪,张庆华;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YNAMIC STUDY OF THE WINTERTIME CIRCULATION OF THE BOHAI SEA[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0年01期

9 杨国金;渤海海冰特征[J];海洋预报;1999年03期

10 赵保仁,曹德明;渤海冬季环流形成机制动力学分析及数值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悦;东中国海物理环境长期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乔璐璐;冬季大风事件下渤黄海环流及泥沙输运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倩;大风作用下渤海环流和水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毕聪聪;渤海环流季节变化及机制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万修全;渤海冬夏季环流特征及变异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琰;牟林;王国松;范文静;刘克修;李欢;张增健;;环渤海沿岸海表温度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与订正[J];海洋学报;2016年03期

2 马伟伟;万修全;万凯;;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6年02期

3 李爱超;乔璐璐;万修全;马伟伟;;渤海海峡悬浮体分布、通量及其季节变化[J];海洋与湖沼;2016年02期

4 王莉萍;陈柏宇;陈超;陈正寿;刘桂林;;Application of Linear Mean-Square Estimation in Ocean Engineering[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16年01期

5 杨斌;石华先;钟秋平;鲁栋梁;林美芳;;中国边缘海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6 赵骞;王梦佳;丁德文;陈伟斌;;基于长期观测的辽东湾口东部海域水动力特征研究[J];海洋学报;2016年01期

7 李静;宋军;牟林;王悦;李琰;王国松;;冬季大风影响下的渤黄海水交换特征[J];海洋通报;2015年06期

8 SHEN Youli;WANG Chunhui;WANG Yonggang;LV Xianqing;;Inversion Study on Pollutant Discharges in the Bohai Sea with the Adjoint Method[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5年06期

9 石强;;渤海夏季温盐年际变化时空模态与气候响应[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万修全;马倩;马伟伟;;冬季高频大风过程对渤海冬季环流和水交换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楠;现代黄河口沉积动力过程与地形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万凯;冬季大风过程下渤黄海水位低频波动及黄海暖流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郑杰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波浪动力响应过程对其再悬浮控制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英晓明;洋山港建设对海床冲淤演变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华明;全球海洋潮汐同化模拟及东中国海潮流对环流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宋军;水交换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晓璐;渤海夏季环流结构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王双;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肖合辉;渤黄海海域悬浮体分布:季节性变化及扩散通量[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宣凯;抛锚作业对海底管线损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卞红霞;渤海浮游植物季节变化与水动力关系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宋文鹏;渤海冬、夏季温盐场结构及其海流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邹涛;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拉格朗日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唐晓辉;三维潮流数值模拟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杜伊;罗源湾海水交换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凯;鲍献文;王毅;万修全;李昊倩;刘珂;;Barotropic current fluctuations coupled with sea level drawdown in Yellow and Bohai Seas[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5年01期

2 李晓红;董礼先;;冬季寒潮期间黄、渤海水位低频波动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1年04期

3 曹振东;娄安刚;;基于FVCOM的渤海冬季三维风生环流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4 马超;鞠霞;吴德星;林霄沛;;黄、渤海断面及海洋站的盐度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J];海洋科学;2010年09期

5 周荣卫;何晓凤;朱蓉;程兴宏;;中国近海风能资源开发潜力数值模拟[J];资源科学;2010年08期

6 王伟;李安春;徐方建;黄鹏;李艳;;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9年05期

7 吕翠兰;鲍献文;吴德星;陈学恩;于华明;;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盐度变化的年代际及年际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8 冯双磊;王伟胜;刘纯;戴慧珠;;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科学;2009年07期

9 廖顺宝;刘凯;李泽辉;;中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估算[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10 贾瑞丽;苏洁;胡宪敏;曹勇;;渤海B1断面夏季温盐结构及变化趋势[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鹏;渤海三维温盐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宋文鹏;渤海冬、夏季温盐场结构及其海流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吕翠兰;渤海和北黄海盐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环流结构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陈新平;渤、黄海海温结构及相应环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王悦;M_2分潮潮流作用下渤海湾物理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吉,陈宗镛,,苏纪兰;三维陆架海模式在渤海中的应用Ⅰ.潮流、风生环流及其相互作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6年05期

2 周杰;周锋;江兴南;吴时强;吴修锋;;太湖风生环流及黏性泥沙输运的三维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齐梅兰;风生流的三维数值计算[J];水利学报;1992年06期

4 于晓杰;娄安刚;张学庆;;南黄海西部初夏潮致-风生环流的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5 郭忠信,王文质;北部湾风生环流的数值研究[J];热带海洋;1983年03期

6 王辉,王为民;渤海冬季三维环流数值模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7 曹振东;娄安刚;;基于FVCOM的渤海冬季三维风生环流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8 王东晓,吴国雄,朱江,兰健;大洋风生环流观测优化的伴随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年01期

9 王辉,苏志清,冯士{p,孙文心;渤海三维风生-热盐-潮致Lagrange余流数值计算[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1期

10 钟霖浩;罗德海;冯士德;高守亭;;准地转大洋风生环流的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包芸;任杰;;西南季风对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瑜;注意,有个庞然大物从南极漂过来了![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霖浩;风生环流机制模式的格子Boltzmann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翟丽;南海风生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2 张姝如;太湖风生波流及泥沙运动三维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0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540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