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琼州海峡风暴潮数值模拟与不同台风路径对增水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2:13

  本文选题:非结构网格 切入点:MIKE21FM+SW耦合模型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14年1409号“威马逊”台风与1415号“海鸥”台风先后两次穿越琼州海峡,在广东、广西与海南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历史上使琼州海峡沿岸受灾最严重的风暴潮,都是在台风穿越琼州海峡或雷州半岛南部地区时引起的,研究此海域的风暴潮特征对琼州海峡海岸防护、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台风穿越琼州海峡时的增水时空特征与不同台风路径对增水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适用于琼州海峡附近海域的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模型,验证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随后建立了波浪、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模型,误差进一步减小。然后分析了波浪、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作用,结果表明,天文潮对琼州海峡的风暴潮的影响较大,台风浪对琼州海峡的风暴潮影响较小。但是台风浪对雷州半岛东部海域影响较大。因此,风暴潮数值模拟时应充分考虑三者间的耦合作用。本文分析了琼州海峡在1409号“威马逊”台风与1415号“海鸥”台风作用下的风暴潮的时间空间特征。两次台风风暴潮过程类似,但增水幅度相差较大。引起增水差异最主要原因是台风规模,其次是台风路径。本文以“海鸥”台风为基准建立了56个不同路径的台风,并进行风暴潮数值模拟。诊断分析表明,在台风登陆或离岸时,处于最大风力半径处的岸线增水较为显著,尤其是雷州半岛东部海域。当路径与纬线夹角为0-5°的台风行进至琼州海峡,在徐闻县登陆后转向北移动,并经过雷州市时,台风会在琼州海峡东部海域和雷州半岛东侧海域引起最为显著的增水。
[Abstract]:On 2014, Typhoon 1409 "Weimason" and typhoon 1415 "seagull" crossed the Qiongzhou Strait twice, causing serious losses in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provinces. The storm surge that affected the coast of Qiongzhou Strait in history was the most serious. They were all caused by typhoons passing through the Qiongzhou Strait or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Leizhou Peninsul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orm surge in this sea area were studied to protect the coast of the Qiongzhou Stra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of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creasing water in typhoon crossing Qiongzhou Strait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hoon paths on water increase. Firstly,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sky suitable for the sea area near Qiongzhou Strait. Coupled model of Wen Tide and storm sur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accuracy. The coupling model of wave, astronomical tide and storm surg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rror is further reduced. Then, the coupling effect of wave, astronomical tide and storm surge i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tronomical tid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torm surge in Qiongzhou Strait, typhoon wave has little effect on storm surge in Qiongzhou Strait, but typhoon wav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eastern sea area of Leizhou Peninsula.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orm surge,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three factors should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pape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torm surge in Qiongzhou Strait under the action of typhoon 1409 and seagull are analyzed. The two typhoon storm surge processes are similar. However, the range of water increase is quite differen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water is typhoon scale, followed by typhoon track. In this paper, 56 typhoons with different path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Haigou typho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orm surge is also carried out. The diagnost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hore line at the maximum wind radius is more significant when the typhoon is landing or offshore. 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sea area of Leizhou Peninsula. When a typhoon with an angle of 0-5 掳between the path and the latitude line moves to the Qiongzhou Strait, it turns to the north after landing in Xuwen County and passes through the city of Leizhou. Typhoon will caus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water in the eastern sea area of Qiongzhou Strait and the eastern sea area of Leizhou Peninsula.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731.23;P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喜年;风暴潮预报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1年03期

2 王喜年;风暴潮预报知识讲座 第四讲 风暴潮预报技术(1)[J];海洋预报;2001年04期

3 冯利华;风暴潮等级和灾情的定量表示法[J];海洋科学;2002年01期

4 王喜年;风暴潮预报知识讲座 第七讲 风暴潮风险分析与计算[J];海洋预报;2002年04期

5 王喜年;关于温带风暴潮[J];海洋预报;2005年S1期

6 刘清容;于建生;韩笑;;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风;2009年12期

7 谢丽;张振克;;近20年中国沿海风暴潮强度、时空分布与灾害损失[J];海洋通报;2010年06期

8 李阔;李国胜;;风暴潮风险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6期

9 张华庆;张桂平;孙熙平;;风暴潮浪与深水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水道港口;2012年05期

10 杨晓君;;天津沿海风暴潮预警的减灾成效[J];城市与减灾;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延廷;王以娇;;风暴潮的预警与减灾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徐汉兴;顾明杰;;关于台风风暴潮特征的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3 谭亚;张君伦;王莹辉;;福建省沿海风暴潮特性及其预报[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谭亚;张君伦;王莹辉;;福建省沿海风暴潮特性及其预报[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杨晓君;磊磊;吕江津;何群英;王颖;;对一次渤海风暴潮过程数值模拟检验[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王志力;陆永军;左利钦;;瓯江河口风暴潮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张晓慧;盛春雁;邵滋和;;青岛沿海风暴潮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明月;周连科;边清河;;沧州沿海风暴潮气候统计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沈岳峰;;滨海新区风暴潮与渤海沿岸诸站增水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学萍;武强;;烟台风暴潮分析与预报预警系统[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东霖;专家解析缅甸大灾缘由 强调应重视风暴潮预警[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王中建;风暴潮搅动全球的灾害[N];中国海洋报;2013年

3 周润健;天津滨海新区全面启动风暴潮预报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马高飞邋通讯员 盛春岩;山东沿海风暴潮预报添“模式”[N];中国气象报;2007年

5 牛健存;河北省沿海风暴潮预报技术通过国家鉴定[N];河北日报;2006年

6 ;我国风暴潮的监测与预报[N];中国水利报;2008年

7 ;加强防御风暴潮工作[N];中国水利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一玲 实习记者 王秋蓉;“‘桑美’不会引发特大风暴潮”[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徐彬;风暴潮:中国频繁遭遇的海洋灾害[N];南方周末;2005年

10 记者 苏涛;风暴潮预报显威力[N];中国海洋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森栋;海洋环境中结构基础冲刷防护措施及预警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张晨;流—流耦合效应对南海北部风暴潮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聂会;河口台风暴潮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付庆军;渤海湾温带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5 徐亚男;风暴潮与波浪耦合数值预报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冯兴如;重点区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与灾害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7 卢美;浙江海岸台风风暴潮漫堤风险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纪芳;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洋动力灾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赵鹏;渤海寒潮风暴潮增水风险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郑立松;风暴潮—天文潮—波浪耦合模型及其在杭州湾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洋;海平面上升对珠江口风暴潮增水和波浪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殷锴;风暴潮作用下横门东出海航道泥沙冲淤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吴亚楠;山东沿海台风暴潮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付元冲;长江口沿海地区温带风暴潮预报模式的建立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山;琼州海峡风暴潮数值模拟与不同台风路径对增水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韩小燕;苍南县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刘永玲;海浪与风暴潮相互作用对风暴潮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刘青青;台风暴潮分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叶天波;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可能最大风暴潮的估算[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冯秀丽;摄动法在风暴潮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8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58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