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93—2014年高度计数据的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识别和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中尺度涡 + 西北太平洋 ; 参考:《海洋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利用22年的AVISO卫星高度计融合数据,基于WA涡旋自动识别方法对西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涡进行了识别追踪,并统计分析了研究区域中尺度涡的空间分布特征、运动属性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2年间共追踪到生命周期超过30d的气旋涡3 841个,反气旋涡2 836个,气旋涡数量多于反气旋涡。涡旋大部分向西移动,西向传播的涡旋分布在整个研究区域,而东向传播的涡旋则集中在黑潮及其延伸区。涡旋主要存在15°~30°N的纬度带间;分别而言,气旋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北部和南部,而反气旋涡主要分布在副热带逆流区。30°~35°N之间的黑潮延伸区具有明显更高的涡动能和涡振幅,与同纬度区域相比这里的涡旋半径也较高。在季节和年际变化上,春季出现的中尺度涡最多,夏季最少;对涡旋的月生成数目与ENSO指数MEI比较发现,西北太平洋涡旋活动变化并不直接与ENSO现象相关。
[Abstract]:Based on AVISO satellite altimeter fusion data of 22 years, the mesoscale vortic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re identified and tracked based on WA vortex automatic recognition metho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vortices in the studied region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Movement attributes and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ast 22 years, there are 3 841 air vortices and 2 836 reverse vortices with a life cycle of more than 30 days, and the number of these vortice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everse vortices. Most of the vortices move westward, the westward vortic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while the eastward vortic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Kuroshio and its extension regions. The vortex mainly exists in the latitudinal zone of 15 掳~ 30 掳N, and the vortex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study area, while the counter-vortex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region between .30 掳and 35 掳N in the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 region,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vorticity kinetic energy and vorticity amplitude than that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region. The vortex radius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ame latitude. In terms of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he mesoscale vortices appear most in spring and the least in summer. Compared with ENSO exponent MEI, the monthly vortic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are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NSO phenomen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17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3AA122803) 龙计划项目(10466)
【分类号】:P7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初,蔡文理,李立,徐德伟;南海东北部海域中尺度涡的季节和年际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3期
2 王桂华,苏纪兰,齐义泉;南海中尺度涡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8期
3 林宏阳;胡建宇;郑全安;;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年01期
4 尚晓东;徐驰;陈桂英;练树民;;海洋中尺度涡的机械能及其源汇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2期
5 徐驰;陈桂英;尚晓东;黄瑞新;;海洋中尺度涡旋源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2期
6 顾玉荷;小知识——中尺度涡[J];海洋科学;1979年03期
7 程旭华;齐义泉;;基于卫星高度计观测的全球中尺度涡的分布和传播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8 宋海斌;Luis Pinheiro;王东晓;董崇志;宋洋;拜阳;;海洋中尺度涡与内波的地震图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9 李熙泰;张钟哲;王喜风;;马里亚纳海沟东西两侧海域中尺度涡的海面高度计观测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姬光荣,陈霞,霍玉臻,贾同军;一种海洋遥感图像中尺度涡的自动检测方法[J];海洋与湖沼;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兴辉;宋海斌;拜阳;刘伯然;陈江欣;;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南海中尺度涡的地转流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油气资源研究室[C];2014年
2 金宝刚;张韧;王桂华;;吕宋海峡以东中尺度涡变化规律研究[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林缅;姬莉莉;;深水环境下低频声波传播特性之探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刘磊;费建芳;程小平;黄小刚;马占宏;;海温及海浪对台风眼墙中尺度涡的影响[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3热带海洋气象[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果;难定位的残骸:中科院详解卫星监测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正光;中尺度涡[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王世红;反向动能级串的全球分布特征,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在涡平衡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何忠杰;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及其邻近海域中尺度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桂华;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陈更新;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高劲松;南海北部中尺度涡及北部湾环流结构与生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王大奎;南海中尺度涡涡动动能和涡致热量输运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垞永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统计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刘丽娜;基于高度计数据与数值模式的中尺度涡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赵越;中尺度涡环境下声传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崔凤娟;南海中尺度涡的识别及统计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程建婷;台湾以东中尺度涡的探测及其对黑潮入侵东海路径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林鹏飞;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7 毕经武;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太平洋中尺度涡克里金提取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郑聪聪;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现象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9 刘聪;中尺度涡对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影响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倪钦彪;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和复合三维结构[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7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87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