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视角下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2 20:45
本文选题:海洋强国 + 海洋环境 ; 参考:《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海洋是各种生物生命的起源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各大洲进行往来的天然通道,蕴藏有石油、天然气、海洋矿物等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所需的大量资源。然而,人类对海洋的无限开发使海洋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的重要性已不仅体现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资源和便利,它的发展更是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准,可是现如今,全世界都面临着过度捕捞、资源枯竭、海水污染等多种海洋环境问题。面对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难以利用的现实和竞争激烈、日益繁杂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为了实现发展以及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了海洋上,制定海洋战略,而海洋环境的好坏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海洋的管理,将海洋环境保护纳入到本国的海洋战略便成为了各国的一致选择,美国、加拿大和韩国更是其中的先行者。 就我国而言,海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海洋污染由于其特殊性,与大气污染、陆地污染又有很多不同,具有污染源广,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危害大以及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应对海洋开发带来的负面问题,适度、合理、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加之我国是人口大国,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有害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或直接排入海中,或随着河流和地下水系统进入大海,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再加上过度捕捞、不合理的海洋开发与建设等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海洋环境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灾害频发等问题,给我国的国家利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由此可见,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共识。我国虽然有着广阔的海域面积和绵长的海岸线,但海洋事业的发展程度却与世界海洋强国之间有着较远的距离,因此,我国只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我国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开发前景广阔的海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我国必须调整现有的发展大战略,而海洋强国战略正是我国现在所需要的。真正的“海洋强国”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保护管理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海洋环境的保护虽然只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一部分,但对整个战略的科学性以及成功与否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以政治学的角度,运用总结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执法队伍混乱、公民素质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等缺陷和不足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加拿大、韩国等世界海洋强国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较为突出的成功经验,结合环境契约论、生态主义等相关理论思想,根据我国海洋环境面临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针对性地从法律体系、管理机制、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氛围的营造、国际合作的加强等方面出发,提出系统性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建议。 应认识到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任重而道远,而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健康、美丽的海洋环境为基础和依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机制加以健全和完善,进一步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学成;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2 郝艳萍;杨凤丽;;中国海洋环境管理现状与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7期
3 徐胜;董伟;郭越;宋维玲;;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3期
4 苗丽娟;王玉广;张永华;王权明;;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5 杨振姣;姜自福;罗玲云;;海洋生态安全研究综述[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2期
6 马英杰;董莹莹;;论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J];海洋科学;2007年12期
7 罗荣邦;陈希育;;明初海军的衰落[J];南洋资料译丛;1990年03期
8 袁玲玲;刘鹏;许莉莉;;海洋环境保护标准化现状及对策[J];标准科学;2012年08期
9 刘昌龙;张晓林;;解读“海洋强国”[J];铁军;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益民;海洋环境保护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3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92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