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福州市海域分级管理

发布时间:2018-07-29 05:51
【摘要】:福州市作为海西经济区的5大龙头城市之一,其海洋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福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福州市近岸海域进行分区,并采用熵值法分析评估了福州市不同海域区块的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从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来看,福州市近岸海域环境承载力空间上呈现湾区河口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的分布,这主要受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量、沿海地区城镇发展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基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结果,对福州市近岸海域的发展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Abstract]:As one of the five leading cities in the Hercynian Economic Zone, Fuzhou's marine economy ha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and has become the pillar of Fu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coastal waters is also under great pressure. In this pape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used to partition the coastal waters of Fuzhou, and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blocks in Fuzhou 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entropy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Fuzhou is relatively weak in the estuary of the Bay area,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from rivers entering the sea. Coastal area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astal waters of Fuzhou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分类号】:X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巧转;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03期

2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3 梁巧转;论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年01期

4 陈加兵,章宪;福州市辖区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J];福建地理;2002年04期

5 常春芝;;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6 要澎婷;;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年06期

7 余志山;马传明;宁立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初步研究[J];甘肃地质;2008年02期

8 解力平;;关注海洋经济区环境承载力[J];浙江经济;2013年10期

9 连进元,温志广;白洋淀游览环境承载力初探[J];经济师;2003年11期

10 张子龙;陈兴鹏;焦文婷;郭晓佳;;基于能值理论的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探讨及其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秘明杰;;论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平衡[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张海燕;孙艳青;;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分析[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徐毅;于雷;吴舜泽;王金南;张治忠;逯元堂;;我国城市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估及提升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4 夏进;张勇;董业斌;;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火灿;城镇化应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N];经济日报;2013年

2 刘晓星;环境承载力应为关键评价因素[N];中国环境报;2007年

3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主任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 汪诚文;环境承载力研究仍未发挥应有作用[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禾;环境承载力:社会协调发展的依据[N];科技日报;2009年

5 张维维邋姚立鑫;产业发展要力增附加值[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6 彭兴庭;“熵”与环境承载力[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彭兴庭;“环境承载力”给了谁压力[N];经理日报;2004年

8 王汝云 华世博 记者 郭伟;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和中科协常委来我省调研[N];河北日报;2007年

9 记者 吴少男;研究分析环境承载力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N];宁夏日报;2013年

10 向z,

本文编号:2151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151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