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泉州湾溶解无机氮的含量分布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0-05 10:45
【摘要】:分析了泉州湾溶解无机氮(DIN)春季的含量分布、组成、潮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根据高值区判断洛阳江口以县区农田养殖输入硝酸氮(NO_3~--N)为主,而晋江口以市区生活污水输入氨氮(NH_4~+-N)为主,DIN含量的平面分布受NO_3~--N与NH_4~+-N共同控制.DIN的平均组成为NO_3~--N最高,NH_4~+-N其次,NO_2~--N远低于二者,NH_4~+-N平均占比达35%左右,DIN的组成未达到热力学平衡.根据DIN含量与溶解氧(DO)及化学需氧量(COD)的相关性分析,推测三氮转换不仅受到氧化还原过程的影响,还受更为复杂的来源、人类活动及生物过程等的影响;根据DIN含量与盐度的关系,NO_3~--N及NO2--N均呈现保守行为,NH_4~+-N淡水端有一定的增加现象,DIN含量与盐度的关系受NO_3~--N和NH_4~+-N共同控制;DIN含量还受到悬浮物含量、温度、盐度及p H值等环境因子的控制,结合DIN含量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及分布情况,可推测春季DIN主要来源不是浮游植物分解.不同站位DIN含量的潮期变化相似,基本上都表现为涨潮冲淡作用下含量降低而落潮后回升.除此之外,泉州湾DIN含量的年际增长及超标均比较严重,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Abstract]: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composition, tidal period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Quanzhou Bay in spring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high value area, the main input of nitrate nitrogen (NO_3~--N) in the county area is the river mouth of Luoyang. In Jinjiang Estuary, the plane distribution of the input ammonia nitrogen (NH_4~ N) content in urban sewage is controlled by NO_3~--N and NH_4~ N. The average composition of din is the highest in NO_3~--N. The next step is that no 2 + -N is far lower than the average composition of Prida 35% in total NH 4 ~ -N in Jinjiang Estuary.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is not reached.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IN content with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trinitrogen conversion is affected not only by the redox process, but also by more complex sources, human activities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N content and salinity, both N and NO2--N showed a conservative behavior. There was a certain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din and salinity at the fresh water end of NH4-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n content and salinity was controlled by NO_3~--N and NH_4~ -N, and the content of tin was also controlled by the content of suspended solids and the temperature. Under the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alinity and pH value, combined with the corre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N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a,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DIN in spring is not phytoplankton decomposition. The changes of DIN content in different stations were similar in tidal period, and they all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decreased under the action of high tide dilution, but rose after falling tide. In addition, the interannual growth and excess of DIN content in Quanzhou Bay are serious, so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6050)
【分类号】:P7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仁,丁祥焕,吴维灿,许东亚,孙厥祥;晋江下游平原—泉州湾的形成机制与地震活动[J];华南地震;1982年02期

2 李裕红;袁建军;陈怀宇;肖秋霞;;泉州湾若干海岸植物铜、锌、铅及氮、磷、钾元素分布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3期

3 赖志坤;;泉州湾海岸线变化特征的定量分析研究[J];海洋科学;2012年08期

4 庄婉娥;姚文松;汪厦霞;黄东仁;弓振斌;;泉州湾海水及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及化学组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10期

5 张加晋;杨顺良;赵东波;;GIS空间分析方法支持的泉州湾整治利用规划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7期

6 李云海;陈坚;黄财宾;王爱军;李东义;;泉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7 林永源;晋江河口及泉州湾湿地生物分布特点[J];台湾海峡;2005年02期

8 柯春婷;曾启鸿;;泉州湾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年01期

9 庄婉娥;汪厦霞;姚文松;杨琳;宋希坤;弓振斌;;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J];环境化学;2011年05期

10 龚香宜;祁士华;吕春玲;苏秋克;吴辰熙;张菲娜;;福建省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娟;;泉州湾海岸带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2 龚香宜;祁士华;吕春玲;苏秋克;;福建省泉州湾重金属的来源探讨[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苏秋克;祁士华;E.B.Julia;;泉州湾高分辨率沉积柱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爱军;陈坚;李东义;;泉州湾海岸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裕红;严重玲;;泉州湾海岸植物外来入侵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管理对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蔡明刚;赵雯璐;王俊;杨圣云;黄文怡;林静;;近海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与思考——以泉州湾为例[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胡恭任;于瑞莲;;泉州湾近岸海域水体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赵雯璐;蔡明刚;王俊;杨圣云;肖佳媚;黄文怡;林静;;泉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基于陆源污染物的调查与评价[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谭芳林;罗美娟;崔丽娟;叶功富;罗彩莲;黄雍蓉;乐通潮;林捷;黄丽;刘继龙;;泉州湾河口湿地退化成因分析[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汤军健;陈楚汉;温生辉;;泉州湾跨海大桥潮流场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小玲;国家正式批准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N];泉州晚报;2011年

2 汤忠民;福建泉州湾打造城市红树林景观[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记者 李琳毅;环泉州湾蚶江片区建设工作指挥部揭牌[N];石狮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杨江;省交通厅领导莅石检查高速工程[N];石狮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李晨;笑声荡漾泉州湾[N];边防警察报;2012年

6 记者 曾绍洋;种植万亩红树林修复泉州湾生态[N];泉州晚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陈若海;生态泉州湾 候鸟新家园[N];泉州晚报;2012年

8 林岳夫;福建养蛏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记者 林岳夫;福建“两湾”环境调查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海洋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歌 通讯员 唐雪峰;驶向外海新天地 泉州湾畔鱼满舱[N];泉州晚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逸群;泉州湾泥沙淤积数值模拟及海岸线演变规律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李俊晓;基于GIS和RS的环泉州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汤清清;泉州湾鱼体内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平与食用安全性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4 柳雅晖;环泉州湾新市镇的防灾减灾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5 刘金禄;泉州湾POPs污染现状分析及贝类食用安全性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6 郭涛;泉州湾红树林和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罗淑华;环泉州湾地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娜;泉州湾红树林湿地氧化酶特征及与土壤金属元素的关系[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53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253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1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