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辽东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时空分布与源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3 13:56
【摘要】:以辽东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2014年5月和8月16个站位表层海水中优先控制16种多环芳烃进行分析,并对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组成、污染水平和主要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月和8月辽东湾表层海水16种多环芳烃平均含量分别为367.4ng/L和138.2ng/L,季节变化明显;海水中多环芳烃主要以低环为主,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西南部海域,以及金州湾和普兰店湾附近海域,高值区的分布可能受到了石油平台和石化园区等因素影响;5月海水中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来源,8月主要来源于石油源。
[Abstract]: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of Liaodong Bay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o control 16 PAHs in 16 stations in May and August 2014,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Hs were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pollution level and main source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16 PAHs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Liaodong Bay in May and August were 367.4ng/L and 138.2 ng / L,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 value area in Jinzhou Bay and Prandan Bay is probably affected by oil platform and petrochemical park. In May, PAHs in seawater are mainly from mixed sources of petroleum and combustion sources, and mainly from petroleum sources in August.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
【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5019)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1303;201416;201419)
【分类号】:X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萍;姚檀栋;丛志远;燕新梁;康世昌;张勇;;珠穆朗玛峰地区土壤和植被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海拔梯度分布[J];科学通报;2006年21期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研究团队定量分析了我国居民多环芳烃呼吸暴露风险[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戴敏英,周陈年;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J];海洋科学;1982年04期

4 戴敏英,周陈年;渤海湾水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分布[J];海洋科学;1983年04期

5 刘淑琴,王鹏;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与致癌性[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6 孙晓宇;龚煈;赵大琛;;危险的多环芳烃[J];百科知识;2013年19期

7 李志萍,陈鸿汉,陈肖刚,陈爱玖,沈照理;多环芳烃生物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5期

8 汤莉莉,唐翔宇,朱永官,缪启龙;北京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雅琴,左谦,焦杏春,吴水平,陶澍;北京大学及周边地区非取暖期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J];环境科学;2004年04期

10 丁翔;谢周清;向彩红;麦碧娴;王新明;孙立广;盛国英;傅家谟;;“雪龙号”2003北极航次气相多环芳烃纬度分布观测[J];极地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国光;张志恒;叶雪珠;袁玉伟;孙彩霞;杨桂玲;;杭州市郊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风险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杭维琦;薛光璞;;南京市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3 魏垠;高铭徽;郭良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多环芳烃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秦宁;朱樱;徐福留;;白洋淀大气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与沉降通量[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陶澍;;从多环芳烃的排放、迁移与暴露说起[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C];2007年

6 马静;Yuichi Horii;程金平;王文华;Kurunthachalam Kannan;;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中氯代多环芳烃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刘金泉;吴明松;王丽;黄君礼;;二氧化氯对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A];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艳;张经华;林金明;;多环芳烃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胡健;张国平;刘,

本文编号:2289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289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