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易发程度识别及重点监控区域划定
[Abstract]:The ke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red tide early warning system is to select the key monitoring area effectively and to monitor it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red tide occurrence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Hainan Island, analyzes the frequency, scale, harm degree and toxicity of red tide in different regions, extracts th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f red tide occurrence, and evaluates the severity of red tide in different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trient status and the 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wat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eutrophication degree of the water was evaluated. The G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red tide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Hainan Island, that is, to identify the high incidence area of red tide, the area prone to the occurrence of red tide and the potential red tide area. Combin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of the coastal sea area, the red tide monitoring area, the red tid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a and the red tide warning area are effectively deline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red tide, the paper classifies the key monitoring area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
【作者单位】: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110,31372535,41430968)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ZDXM2012008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9055)
【分类号】:X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皓;林凤翱;刘永健;许道艳;卢兴旺;;近年来我国海域多发性赤潮生物种类以及赤潮风险指数分级预警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2 林凤翱;关春江;卢兴旺;;近年来全国赤潮监控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3 周名江;朱明远;;“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7期
4 江天久;佟蒙蒙;齐雨藻;;赤潮的分类分级标准及预警色设置[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5 张俊峰;俞建良;庞海龙;邓文君;吴迪生;李华健;赵雪;陈惠君;;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J];海洋预报;2006年01期
6 郭卫东,章小明,杨逸萍,胡明辉;中国近岸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J];台湾海峡;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健;贾怡然;丰卫华;陈立红;陈德慧;黄宝兴;;椒江口海域营养盐及富营养状况的时空变化[J];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05期
2 吕淑果;唐丹玲;关学彬;岑竞仪;吕颂辉;;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易发程度识别及重点监控区域划定[J];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04期
3 张菁;李昌伟;吴霓;江天久;;鱼毒性微藻小定鞭藻对海洋青溕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4 叶林安;章紫宁;朱志清;江志法;辛士河;孔定江;陈君良;;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海水中的五项营养盐[J];浙江水利科技;2016年03期
5 张雷;曹伟;马迎群;韩超南;秦延文;赵艳民;刘志超;杨晨晨;;大辽河感潮河段及近岸河口氮、磷的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J];环境科学;2016年05期
6 王明;郭馨;唐学玺;臧宇;闫文杰;周斌;;大叶藻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6年03期
7 隋琪;夏斌;谢寒冰;崔毅;陈碧鹃;崔正国;丁东生;;2014年春季和冬季渤海海水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J];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02期
8 孙开明;李瑞香;李艳;唐学玺;王宗灵;;东海原甲藻光合系统II荧光参数在种群生长中的变化[J];海洋环境科学;2016年02期
9 孔范龙;郗敏;徐丽华;李悦;秦培瑞;;富营养化水体的营养盐限制性研究综述[J];地球环境学报;2016年02期
10 李天深;蓝文陆;;基于近岸海域自动监测浮标的水华发生过程分析[J];海洋通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凤翱;关春江;卢兴旺;;近年来全国赤潮监控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2 龙华;周燕;余骏;胡益峰;傅国君;;2001~2007年浙江海域赤潮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3 邓松,汤超莲,游大伟;1998年冬春季粤港赤潮爆发海区异常高SST成因分析[J];海洋通报;2005年04期
4 曹丛华,黄娟,郭明克,江崇波,李培顺;辽东湾鲅鱼圈赤潮与环境因子分析[J];海洋预报;2005年02期
5 冷科明,江天久;深圳海域近20年赤潮发生的特征分析[J];生态科学;2004年02期
6 徐宁,吕颂辉,段舜山,李爱芬,刘振乾;营养物质输入对赤潮发生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7 冯剑丰,王洪礼,孙景;渤海赤潮预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4年01期
8 赵冬至,赵玲,张丰收;我国海域赤潮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变化趋势[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9 周名江,颜天,邹景忠;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区基本特征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10 赵玲,赵冬至,张昕阳,张丰收;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J];海洋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远溥,李润寅,宋辛,林军,王建芳;赤潮及其防治途径[J];水产科学;2001年03期
2 李桂娇,尹华,彭辉;赤潮研究现状与动向[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3 周名江,朱明远,张经;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1年02期
4 许卫忆,朱德弟,卜献卫,陈耕心;赤潮发生和蔓延的动力机制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5期
5 白希尧,白敏冬,周晓见;羟基药剂治理赤潮研究[J];自然杂志;2002年01期
6 全先庆,曹善东;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张建辉,夏新,刘雪芹,王明翠;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监测;2002年02期
8 张冬鹏,杨二俐,黄毅华;近年来深圳海域的赤潮及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监测;2002年05期
9 苟钊训,任春艳;赤潮的成因及其预报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曾江宁,曾淦宁,黄韦艮,郑平,周青松,陈全震,高爱根;赤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东海海洋;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斗定;王春生;黄韦艮;;赤潮的预警与管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赵冬至;文世勇;;中国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冬鹏;武宝干;;几种赤潮藻对温度、氮、磷的响应及藻间相互作用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许卫忆;朱德弟;卜献卫;;赤潮发生的关键物理过程[A];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胡章喜;徐宁;段舜山;;尿素对中国近海3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姜晓东;Darcy J.Lonsdale;;海洋桡足类与赤潮藻的军备竞赛[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孙向卫;;珠江口沉积铁-磷的富集对赤潮频发的潜在作用[A];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佳;王洪礼;;赤潮藻类模型的非线性随机稳定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洪礼;葛根;许佳;;简单赤潮藻类摄食模型的随机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冯剑丰;王洪礼;李胜朋;;赤潮形成的非线性生态动力学机制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江;赤潮 赤潮 赤潮……[N];广西日报;2004年
2 朱明远;赤潮:来自海洋的灾害[N];科技日报;2001年
3 ;改性白泥有效治理赤潮[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王量迪邋陆素忠 涂金珠;宁波海域拉响今年赤潮警报[N];宁波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云;赤潮 海上的“红色幽灵”[N];中国海洋报;2013年
6 杨帆;深圳赤潮渐频繁 海洋保护不容缓[N];中国水运报;2003年
7 周英峰 廖文静;赤潮又现 警钟敲响[N];经济日报;2001年
8 记者 叶国际 张建松;东海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记者 张建松 叶国标;赤潮危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向杰;赤潮研究:海陆“双管齐下”[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佳宁;东海大规模赤潮危害的现场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刘艳;多胺在东海赤潮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赤潮藻耐营养盐限制能力的调节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文世勇;基于营养盐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孙晓霞;粘土矿物及无机絮凝剂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5 黄东卫;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冯剑丰;浮游生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与赤潮的预测预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杨珏;浮游植物时空发展的非线性特点与赤潮的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王海霞;中国近海赤潮/绿潮多发海域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雷惠;基于固有光学量的东海赤潮遥感提取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吴萍;新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素清;分析浙江海区赤潮过程中的气象因子[D];浙江大学;2005年
2 叶琳;赤潮生态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在渤海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3 江艳;无菌赤潮异弯藻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4 谢中华;赤潮发生的频率分析和预报[D];天津大学;2004年
5 孟凡鹏;基于荧光检测的·OH致死有害赤潮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李晓琳;赤潮生消过程中赤潮藻类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黄s,
本文编号:2337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33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