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环境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5 13:20
【摘要】:海洋产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陆地资源的短缺和供求矛盾激化使得各国将眼光投入到海洋领域,另一方面,地理勘探以及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和方式。万物皆是矛盾的统一体,海洋也不例外,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的同时,也加剧了海洋环境危机的爆发,这是海洋对人类无声的报复。在全球范围内,海洋经济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相比较而言,对海洋环境危机的认识和管理显得滞后和欠缺。从“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到今天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海底勘测,人类利用海洋的历史远比治理海洋的历史长久的多。现代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进行海洋危机管理,实现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海洋环境危机管理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重视。海洋环境危机作为海洋公共危机的一个具体领域,从产生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它既具有一般性危机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治理难度大,人为因素增多。海洋环境危机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政府成为治理危机的主导者。而且海洋环境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为了防止负外部性,政府应该承担起管理的责任。从政府能力建设的角度,探讨政府如何加强海洋环境危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海洋环境危机管理对政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高的社会控制能力,国际合作能力,资源调配和整合能力,公共决策能力。面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建设和提升政府海洋环境危机治理能力:提高法律和制度的供给能力,政府危机信息处理能力,海洋人才培养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Abstract]:At present, marine industry is in a period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and many countr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Especially after the 199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one hand, the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make countries put their eyes into the field of the sea,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expl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convenient means and method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ine resources. All things are contradictory unity, and the sea is no exception. It not only provides abundant resources for human beings, but also intensifies the outbreak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which is the silent revenge of the sea on human beings. In the global scope, the marine economy has attracted sufficient att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is lagging behind and lacking. From "the profit of fishing and salt," to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seafloor survey today, the history of mankind's use of the sea is much longer than that of harnessing the sea.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ocean crisis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management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s a specific field of marine public crisis,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t has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crisis, but also its own particularity.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is high, the duration is long, the management difficulty is big, the human factor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make the government become the dominant governance crisis.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has the attribute of public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xternaliti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overnment capacity building,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how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the government to manage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management requires higher government capacity, higher capacity for social contro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government's crisis management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government's marine environmental crisis management ability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from many angles: to improve the supply ability of law and system, the government's crisi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ility, and the training ability of marine talents. Coordinate the ability of cooperation and learning.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5;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琪,张德贤,何广顺;海洋环境管理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海洋通报;2002年06期

2 陈伟;从寻租理论看海洋环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3期

3 ;海湾军事活动破坏海洋环境[J];海洋世界;2007年05期

4 杨月;姚泊;陈南;李国敏;;高校应如何在社区开展海洋环境教育[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10期

5 张志宽;;保护海洋环境之拙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6 姚丽芳;;科学认识与合理利用海洋环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王娟;佘宗莲;刘洪军;刘梦侠;;浅析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保护[J];齐鲁渔业;2010年03期

8 ;海洋微生物群体的监控对海洋环境的重要性[J];水产养殖;2012年04期

9 史兆光;;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伦理视域[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2期

10 吴学安;;海洋成了“排污场” 谁在透支海洋环境?[J];防灾博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敏;;海洋环境文化建设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赵宗金;;海洋环境意识研究纲要[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钟锃锴;;国家能源需求的转变对海洋环境安全的影响[A];船舶防污染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云海;汪东平;谭华;;我国海洋环境综合监测装备与技术发展综述[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庆;韩李涛;侯澄宇;;虚拟海洋环境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14分会场海洋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6 侯锐钢;;海洋环境中耐蚀复合材料[A];第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新技术新材料高层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7 率鹏;郭帅;曹竞yN;马红旗;周培;;海洋石油环境污染的处理及其防治[A];2013年中国海洋工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尹年长;;突发性海洋环境事件处理对策的法律分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一期A部分[C];2005年

9 练兴常;;整治陆源污染 净化海洋环境[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陆超华;王渊;冯吉南;;海洋综合管理策略[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青;欧盟出台新策略 确保海洋环境安全[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通讯员 刘正河;我省将实现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化[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3 刘巍;我省三项研究成果挂钩保护海洋环境[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4 郭普科;海洋环境全球瞩目[N];人民日报;2006年

5 记者 孟宪臣 通讯员 宋贤成李宁;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共同家园[N];烟台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王秋蓉;专家指出:保护海洋环境必须以海洋为根据[N];中国海洋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秋蓉;保护海洋环境任重道远[N];中国海洋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建东;保护海洋环境需双管齐下[N];中国海洋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朱_g;多参数监测系统为海洋环境“把脉”[N];中国海洋报;2012年

10 陈伟明;深圳海洋环境状况“东优西劣”[N];中国海洋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贺斌;地震作用下海洋环境码头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海涛;海洋环境信息集成方法研究与新一代MAGIS平台软件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冰;耐盐粘球菌的社会学行为及其对海洋环境的适应策略[D];山东大学;2006年

4 齐浩淳;海洋环境下晶体管长贮可靠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丛飞;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滕娜;我国海洋环境伦理规范理论与实践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王力荔;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浩;试论联合国保护海洋环境的现状与发展[D];青岛大学;2008年

5 于蓉;我国海洋环境教育体系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科伟;船载散装化学品泄漏对海洋环境与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周莹;广东省海洋环境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8 周京星;风险预防原则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的适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庾婧;青岛市大学生海洋环境意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王加亮;基于云计算的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平台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0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380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1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