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地域认同视角下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9-05-10 21:35
【摘要】:海洋是影响整个沿海城市发展方式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因素。在定义沿海城市的海洋性特征概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13个体现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对形成地域认同感作用的直接程度为逻辑判断标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定性分析了这些因素影响人们地域认同感的递进关系。结果表明:城市海洋景观、城市涉海就业、城市海洋产品和服务消费对沿海城市地域认同感的影响最为直接;城市海洋文化和城市海洋产业生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他影响因素是系统的基础元素。参照该结果,构建了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评价体系,并运用舍弃等级论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7个典型沿海城市进行评价排序。评价结果显示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大连青岛宁波上海厦门天津深圳。
[Abstract]:Ocea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city spirit of the whole coastal city.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marine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c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13 influencing factors reflecting the marine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cities, and takes the direct degree of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identity as the logical criterion. Using the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 (ISM),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analyzes the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people's sense of regional ident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rban marine landscape, urban sea-related employment, urban marine products and service consumption have the most direc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identity of coastal cities, urban marine culture and urban marine industry production are the key links.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arine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cities is constructed,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abandoning grade domain is used to evaluate and rank seven typical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ritime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cities: Dalian, Qingdao, Ningbo, Shanghai, Xiamen, Tianjin, Shenzhe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7)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WR2014005)资助~~
【分类号】:P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纪良;潘敄玉;李双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世界科学;1983年02期

2 竹方斌;;杭州也是沿海城市[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1年02期

3 魏兴华;;港口对沿海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4期

4 潘文坤;我国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及防治情况[J];地球科学信息;1988年04期

5 李相然;沿海城市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及防灾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2期

6 李文治;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沿海城市持续发展的保证[J];科技导报;1994年03期

7 张芝萍;蓝锦毅;;广西沿海城市2011年市政入海排污超标调查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6期

8 张云生;陆文妹;;台风对沿海城市树木的影响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8年06期

9 郑弘毅,顾朝林;我国沿海城市体系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87年03期

10 韩增林;;北方沿海城市工业直接利用海水问题探讨[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洪;;沿海城市的发展与海洋灾害[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蒋维;;沿海城市特大火灾概况及预防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爱平;;加强我国沿海城市干部、群众减灾意识的研究[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赵庆良;许世远;王军;陈振楼;;基于情景的沿海城市社区暴雨洪水风险危险性评价——以温州龙湾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孟广武;;我国沿海城市综合经济效益的灰色评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王宗耀;;认清形势 统一认识 努力搞好我省沿海城市的经济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隋映辉;赵琨;;建设节约型社会:沿海城市或地区问题及政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洪华生;薛雄志;;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ICM与科学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徐虹;毕晓辉;冯银厂;;中国典型沿海城市PM_(2.5)化学组分特征[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10 何莉莎;曹柳;;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易立权;打工 南充月薪接近沿海城市[N];南充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子约 邵海鹏;不跟沿海城市比经济总量[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记者 黄颖;学习沿海城市先进理念 更好推动成都加快发展[N];成都日报;2013年

4 记者 刘海英;2050年全球主要沿海城市面临水患[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李艳辉;打造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综合性沿海城市[N];唐山劳动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邸铭旭;发展现代服务业沿海城市先行[N];友报;2008年

7 实习记者 张志勇;第七届全国沿海城市文联工作研讨会在海口开幕[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张东阳;“近90%沿海城市缺水”值得警醒[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9 王金海;八个沿海城市联手招贤[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赵民望;珠海勾画西部沿海城市带[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试论我国沿海城市设计指数体系创建的必要性[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2 徐s,

本文编号:2474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474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