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对有效波高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5 15:11
【摘要】:西北太平洋强流区会对海浪的特征和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研究台风过程中海流与海浪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ROMS海洋模式和SWAN海浪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耦合模式系统,对2013年10月6-17日间的台风“丹娜丝”、“百合”、“韦帕”过程中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中海流对有效波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模式模拟有效波高与浮标观测资料,发现耦合后的有效波高比非耦合结果更接近观测值,耦合模式中海流的存在对有效波高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别是在有效波高峰值处,海流引起的有效波高增大最大可达1m。海浪浪向及流向的空间分布以及中国近海浮标处浪向与流向的时间序列表明,流向与浪向反向时,海流的影响造成有效波高增大;二者同向时,有效波高减小。海流对有效波高的调整会沿着海浪传播的方向传播相当一段距离。在西北太平洋的海浪场计算中,引入海流的耦合模式计算结果对改善强流区海浪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海流的模拟精度对于高精度的海浪预报非常重要。
【图文】:

地形图,海洋模式,模式计算,地形


图1模式计算区域及ROMS海洋模式地形Fig.1ModeldomainandthebathymetryinoceanmodelROMS为研究台风过境时西北太平洋浪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选取2013年10月6—17日时间段进行模拟实验。由于SWAN模式由静止状态冷启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的海浪计算结果不是真实状态,特别是在波高较大的情况下,模拟结果可能会失真,本文采用1d以后的模拟结果,即将10月7-17日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在此期间,台风“丹娜丝”、“百合”、“韦帕”3个台风个例经过计算区域。1324号台风“丹娜丝”于2013年10月4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沿着北偏西方向移动。7日上午8时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52m/s,中心最低气压为935hPa,7日下午进入我国东部海域,并先后沿偏北转东北方向移动。10月8日晚上离开东海海域,进入朝鲜海峡,9日强度减弱为热带风暴,并停止编号。1325号台风“百合”于2013年10月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然后主要沿着西偏北路径移动,10月11日23时左右登陆菲律宾后,进入南海东部海面,然后继续沿着偏西方向移动,中心最低气压为960hPa,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40m/s,10日15时凌晨左右在越南中部地区登陆。1326号台风“韦帕”于2013年10月11日凌晨2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然后沿西北转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到强台风,10月15日上午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减弱为台风,沿北偏东逐渐转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强度

半日潮,周期,有效波高,海浪


图610月7-17日00时耦合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空间分布Fig.6SpatialdistributionofthesignificantwaveheightcomputedincoupledmodelfromOctober7to17at00hour大可达1m/s。结合图7和图8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台风周围的北部海域,海浪沿着海流的方向传播或与流向之间的夹角较小(小于90°),海浪被折射回来,不能穿越海流[11],造成有效波高减校而在台风的南部海域,海浪浪向与流向反向,或夹角大于90°时,会造成有效波高增大。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6,16]的结果一致。此外,分析可得,浪流相互作用对海浪的影响主要分布于流速较大的海域,因此,当流速越大时,由浪流相互作用引起的有效波高的调整越大,这与Hwang[6]得出的海流引起的有效波高的增大或减小线性正比于海流流速定性上是一致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近海6个浮标处,耦合模式中海流对有效波高的调整作用,分析浮标处流向与浪向的关系。图9所示为选取的6个浮标位置处,耦合模式系统模拟的海浪浪向和海流流向变化的时间序列。图9a-c中可见流向的变化为半日周期,,原因是流向主要受当地半日潮周期的影响,而在该段时间内波向受台风风场影响,呈现出逆时针旋转,在模拟时段内该海区流向与波向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周期。可见流向的变化为半日周期,原因是在该段时间内波向受台风风场影响,呈现出逆时针旋转,而流向主要受当地半日潮周期的影响,在模拟时段内该海区主要是流向的变化造成了有效波高的变化。图9d-f中可见,海浪方向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比图3与图9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P731.2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有广;纪永刚;张杰;;一种机载高度计有效波高快速反演算法[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刘春霞;江丽芳;廖菲;赵中阔;;南海区域海浪数值预报产品与近海浮标资料对比分析[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3 段华敏;周蓓;;X波段雷达图像估计有效波高[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纪永刚;张杰;张有广;;神舟四号高度计有效波高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孟雷;闻斌;于福江;程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海浪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孟雷;闻斌;于福江;程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海浪数值模拟[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杨永增;纪永刚;;利用Topex资料的海浪同化模型试验[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潘锡山;王红川;王登婷;;基于不同强迫风场的海浪数值模式[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9 纪永刚;张杰;张有广;;神舟四号高度计波形分析及数据预处理[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张洪生;辜俊波;戴u&;张怡;王海龙;;用不同方法计算内陆湖泊风浪场的比较[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庞之浩;中国有了监测海洋的“眼睛”[N];中国国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贵霆;合成孔径雷达提取海面风、浪信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2 赵喜喜;中国海散射计风、浪算法研究及海面风场、有效波高的时空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3 刘首华;畸形波的海浪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际朝;基于风场和海浪同步观测的海浪同化模式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5 杨永增;海浪谱能量方程稳定性、敏感性分析与海浪变分同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赛;X波段宽带相参雷达海面回波信息反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婕;风—浪要素的全球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锋;海洋工程双变量环境条件设计参数估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孙骁帆;海洋风浪模型在我国邻近海域的应用与对比[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秀仲;HY-2高度计有效波高提取算法研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1年

6 张进峰;典型海域的海浪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鞠红梅;深度破碎效应对近岸台风浪计算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徐莹;HY-2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反演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赵鑫;三十年来渤海湾波浪动力环境的变化[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科;西北太平洋风浪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2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532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