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太阳能光电联合蒸发用于高效海水淡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15:28
【摘要】:目前全球淡水资源不仅匮乏,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应对这一问题,海水淡化无疑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发展最为广泛的是反渗透技术、多效蒸馏技术和多级闪蒸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手段都需要有大量的能源消耗,有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可能,而丰富的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可以在减缓水资源短缺危机的同时,减少能耗。新型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实现了限域性加热,将光能合理利用,加热少量水进行蒸发,减少了能量损耗,因而蒸发效率更高。同时在没有大电网覆盖的偏远地区和给水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太阳能蒸发技术就可以不需要电能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这个理念的实现还需要考虑阴天和夜晚时产水量的问题,并且单位产水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开发一种高吸光率、高产水率、制备不复杂、可复制扩大的太阳能蒸发器,对于推动太阳能蒸发实际应用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光电联合作用为核心,提高太阳能蒸发器蒸发效率为主要目的,制备了高产水率的光电联合蒸发器,应用于海水等盐水淡化领域,并对装置进行实际应用潜力分析。光电热材料通过脱脂棉浸渍氧化石墨烯溶液后高温煅烧碳化制得,集光电热性能一体化,制备方法简单,材料疏松多孔通过毛细作用可将水分不断地供给给表面。光电热材料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在一个太阳光强下表面温度可达到82.6°C,利用不断产生的热量对少量水进行限域性加热,减少了热量向大量水体和周围的损失,提高了蒸发效率。蒸发器在实验室模拟太阳光情况下实验结果,蒸发器在只有光热作用下,在一个太阳光照强度下,蒸发效率为1.85 kg m~(-2) h~(-1),蒸发器在光电联合作用下,蒸发效率达到4.7 kg m~(-2) h~(-1),电热效果的增加使得蒸发效率提高很多。在多倍太阳光强度下,蒸发效率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增加双透镜聚光系统,加强光照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蒸发效率。样品在光电联合作用下的蒸发效率高于只有一种能量输入的情况。说明相较于只有光热的太阳能蒸发器,本实验设计的光电联合蒸发器,可以有效提高蒸发水量,应用前景十分可观。蒸发器对实际海水进行淡化处理实验中,海水中阳离子浓度包括钾钙钠镁离子,在淡化前后去除率均达99.9%以上,阴离子包括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氟离子,在淡化前后去除率均达99.8%以上。海水的电导率为56 900μS cm~(-1),淡化处理后,降低为6.42μS cm~(-1),去除率达到99.989%,证明光电联合蒸发器对海水中盐分去除效率很高,接近100%。由于各种离子的去除,使得水样pH更为接近7.0。海水中TOC含量为125.8 mg L~(-1),经过处理后淡化水中TOC为23.45 mg L~(-1),去除率为81.36%,淡化过程中对海水中微生物有很高的杀菌作用,同时淡化出水浊度下降。
【图文】:

全球水资源


水资源是地球自然资源中很重要的一种,广义上来说是指地球表层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其中包括储存在岩石圈和生物圈的水、大量的海水等。狭义上来说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可以说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陆地上的生命归根结底都依赖于淡水。据统计,全球的总水量为 1386 000 000 km3,可谓水资源丰富,然而 97.22%为海水,这部分水资源不加处理不可被直接饮用和灌溉,甚至不可作为工业用水[1]。淡水资源量如图 1-1所示,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78%,淡水资源中77.78%为地表水,地表水中99.35%为南北两极冰川冰雪水,可被人类较易利用的水资源仅仅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的一部分。所以从数据来看利用量十分少,仅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2, 3]。并且,全球淡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4],俄罗斯、巴西、印度等九个国家的淡水资源数量就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 60%。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众多地理性缺水地区淡水严重缺乏,根据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显示,到 2025 年,将有涉及 40 多个地区和国家的 30 多亿人口缺水。我国水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总量并不丰富,约有 2.8 万亿 m3,而人均水量只有 2200 m3,是全球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宁夏、宁夏、江苏六个省,人均水资源量小于 500 m3,,属于极度缺水地区[5]。

示意图,多级闪蒸,技术,示意图


MFS)简称多级闪蒸,是海水淡化行业中最为成熟的技术,由 20 世纪 50 年代发展起来。示意图如图1-2 所示。图 1-2 多级闪蒸技术示意图Fig.1-2 Schematic diagram of multiple stage flashing system一般是将海水加热到特定的温度,然后海水进入压力较低的闪蒸室,此时温度高的海水对应较高的饱和蒸气压,所以会有部分液体迅速汽化,将其冷凝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7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善庆;;电热材料与技术[J];能源技术;1989年03期

2 魏炜;夏金童;李劲;赵敬利;赵庆才;李允柱;刘奉来;;新型炭/陶复合电热材料的研制[J];功能材料;2011年09期

3 徐栋;白加海;杨东亮;刘俊成;;陶瓷电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陶瓷;2007年03期

4 刘柯林;柔性电热材料[J];节能;1994年09期

5 赵国治;包钢高炉采用电烘炉底[J];炼铁;1989年05期

6 马钰琴;;OCr25Al5电热合金不同变形率与再结晶退火温度的探讨[J];江苏冶金;1989年04期

7 ;金属电热材料的现状[J];仪表材料;1971年04期

8 孔德凯;罗敏;汪琦;;车用电热器具的应用前景[J];交电商品科技情报;1995年02期

9 张旗;刘太奇;张庆成;;碳基采暖电热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8年S1期

10 张国琪;家电常用电热材料和电热元器件[J];家电科技;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惠欣;陈凤余;成鸿章;;纳米增强远红外电热材料及其产品的开发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李勇;王丽平;;聚丙烯/炭黑电热材料的SEM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高超;刘峥;刘英军;;多功能石墨烯纤维及薄膜[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 高性能高分子[C];2015年

4 朱俊卿;;真空电阻炉加热元件的设计要点[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昕;;建筑用发热电缆的应用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彭宏;新型柔性电热材料“暖卡芯片”问世[N];科技日报;2002年

2 叶鼎铨;电热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3年

3 ;钨粉电热材料以及它的制造方法和应用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杨毅;远红外线电热材料在建筑业应用前景可期[N];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

5 唐任璞;崛起的明星 创新的能手[N];科技日报;2000年

6 唐晓静;碳晶地暖掮起温暖世界的使命[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静华;碳晶启动采暖电气化新路[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8 记者 马津;江苏创建示范岗为民服务争一流[N];中国工商报;2012年

9 黄国仓;“硅晶地暖”产品3大疑点待解[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毕方圆 本报记者 张军胜 总后司令部王桂鑫大校;军人与节能,潜力有多大?[N];中国国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全平;木质电热复合材料的电热响应机理及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唐萍;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电热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佳香;太阳能光电联合蒸发用于高效海水淡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赵越;碳晶场发射电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19年

3 魏炜;炭/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热性与抗氧化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江川;MoSi_2基电热材料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魏磊;碳化硅电热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杭瑞强;MoSi_2电热材料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李辉;二硅化钼基电热材料的等截面通道转角挤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和平;ZrO_2/MoSi_2电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9 伍佳;肢残者热能裤的研发与评价[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张鑫;锡钛酸钡体系陶瓷的介电、铁电及巨电热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9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09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