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泉州市典型区域海水入侵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4:51
【摘要】:当前沿海地区面临诸如地表下沉,海水倒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的形势俞发严峻。关于海水入侵这一地质灾害,国外从19世纪便开始展开了深入研究,我国起步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伊始,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且整体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地下水资源被盲目过量开采的形势加剧,我国沿海省份如辽宁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而这些地方特别是福建沿海城市的海水入侵问题的研究大都处于现场探测与调查这一阶段,关于其发生原因的研究报道甚少,而其发展机理及防治措施等都还未曾见到相关的研究与报道。 本论文以泉州市典型区域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实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手段与方法,对泉州地区的海水入侵发生原因、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等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泉州地区发生海水入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因素即因盲目、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与海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被破坏,导致海水向内陆侵入,另一方面是自然因素,主要表现为潮汐周期作用过程中,海平面变化幅度大,平均潮差达到4m,如此大的海水位变化打破了咸淡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进而引发海水向内陆侵入,此外因风爆潮、台风等引起的巨浪使海水由地表向陆地倒灌亦加剧了海水向内陆的入侵; 2、当海水位在一定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时,分别存在一个上限淡水位值2/Δρ+1Lmin salt,临界淡水位值H∞,及下限淡水位值2/Δρ+1Lmin salt,若Lfre≤2/Δρ+1Lmin saltLfre≤Hcr,A退=0,则咸淡水界面会持续向内陆侵入;若2/Δρ+1Lmin saltLfre≤Hcr,因A退A入,咸淡水入侵界面会以累积侵入的方式向内陆移动;若HcrLfre≤2/Δρ+1Lmin salt,在潮汐周期作用过程中仍有累积入侵发生,但因A退A入,每次潮汐周期作用后,总的累积入侵效应为零,也即不会发生海水入侵;若Lfre2/Δρ+1Lmin salt,因A退A入,则无海水入侵发生; 3、粉质粘土的存在会影响海水向内陆侵入的速率,粉质粘土层越厚,咸淡水入侵界面向内陆移动的速率越慢;粉质粘土层充当隔水层的作用,它会将粗砂层分为两个上、下两个独立的海水入侵发展区,且在陆海垂直边界条件下,上部粗砂层的海水入侵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下部粗砂层; 4、通过分析样点处的浓度变化曲线知咸淡水水位的差值越大,咸淡水界面入侵与回退的幅度亦越大,海水入侵累积发展速度越快;但随着咸淡水入侵界面渐离陆海垂直边界,累积入侵幅度会逐渐变小; 5、泉州地区的3个典型断面在当前水文地质条件下断面Ⅰ-Ⅰ无海水入侵威胁,断面Ⅱ-Ⅱ与断面Ⅲ-Ⅲ分别会在5年后与6年后面临海水入侵的威胁;这两个断面会面临海水入侵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与海平面持平,在涨潮过程中水动力平衡条件被打破,海水水头高于淡水水头,海水向内陆侵入; 6、根据泉州市典型断面的海水入侵发展态势,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采用ASR与地表蓄水体相结合技术防治海水入侵;并给出了实施该措施的概化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41.2;P7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美;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96年04期

2 刘杜娟;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与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3 姚春梅,颜景生,范庆祥,成德军;龙口市海水入侵灾害及防治对策[J];山东地质;2000年04期

4 刘竹梅,宋福山;莱州市海水入侵综合治理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3年04期

5 杨燕雄,贺鹏起,谢亚琼,,曹长茂;秦皇岛海水入侵灰色模型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S1期

6 吴吉春,薛禹群,谢春红,张志辉;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3期

7 李新运,姜文明,张乃兴;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相关分析和趋势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04期

8 吴吉春,薛禹群,张志辉;海水入侵含水层中水一岩间阳离子囿交换的实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9 郭笃发;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若干离子的主成分分析[J];海洋科学;2004年09期

10 李福林,张保祥;水化学与电法在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乔;于洪军;徐兴永;姚菁;;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风险评价初探[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德三;;山东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灾情、趋势及其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胶莱海运河工程沿岸的海水入侵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A];胶莱人工海河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胡景江;刘春凤;张春山;;中国东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活动的形成与防治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张士峰;;海水入侵的控制与整治[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吕俊锋;宁丕河;;莱州市防止海水入侵综合治理措施[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李福林;张保祥;;水化学与物探定量化指标在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8 李福林;范明元;陈学群;黄继文;;海水入侵生态防治理论探析[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山东省莱州市海水侵染的危害与防治[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田志刚;李福林;安学军;韩仲凯;;胶莱人工海河防渗结构型式的初步设想[A];胶莱人工海河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建彬 王潘平 徐中华;抑制海水入侵研究破题[N];烟台日报;2005年

2 本报通讯员 赵新 汤勇 张振学;“点、线、面”整治海水入侵[N];中国水利报;2010年

3 张吉东;东营:一条生态河锁住海水入侵咽喉[N];中国海洋报;2010年

4 记者 齐福臣;我市海洋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得到改善[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5 CBN记者 骆乐 实习记者 华琪;海水入侵:看不见的“沧海桑田”[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韩文广邋闫锐;河北部分海岸海水入侵逾10公里[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刘伟军 金树宏;海水入侵寿光政协委员出谋划策[N];中国环境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郭智生 通讯员 张杰 田仙言 林燕华;在我们的脚下,海水正在入侵[N];威海日报;2006年

9 秦幸福 郑新华 刘中圣;日照监控海水入侵地质灾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沧海;东南沿海发现新的海水入侵方式[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伟;胶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现状、机理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广泉;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的影响机制及预警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福林;莱州湾东岸滨海平原海水入侵的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左文U

本文编号:2643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43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