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及邻近海域沿岸上升流的遥感观测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3 06:08
【摘要】: 利用2004年5~10月NOAA/AVHRR的SST数据和MODIS(SeaWiFS)的叶绿素浓度数据研究舟山及邻近海域上升流的短周期变化,结合同期的QuikSCAT风场资料,分析西南季风对上升流短周期的作用。利用1985~2005年5~10月的SST月平均资料、2002~2006年5~10月的Chl_a月平均资料以及1992~2006年5~10月的海面风场月平均资料,研究舟山及其邻近海域上升流的长周期变化及海面风场对其作用力。 短周期的SST观测结果表明,2004年夏季研究海域内分布有两处上升流,舟山上升流位于29°~31°N,121.5°~123°E,核心区位于30°N附近,长江口上升流位于31°~32°N,121.5°~123°E,核心区位于31.5°N附近,上述两个区域分别对应舟山和长江口渔场。两处上升流经常混合在一起,呈长舌状分布在浙江沿岸,其沿西南-东北走向的两侧具有明显的海洋锋现象。研究海域内低温海水约23~27℃,平均温度约25℃。2004年上升流季节变化明显:六月份出现在海表面,七八月份达到强盛期,到了九月份上升流逐渐衰退直至消失。MODIS和SeaWiFS资料反演的叶绿素浓度图像表明,浙江近海分布有高叶绿素浓度;SST图像中的低温区与Chl_a图像中的高叶绿素浓度区在时间、位置和形状上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同期的海面风场表明,沿岸风的变化是舟山及邻近海域上升流发生短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上升流强盛期,海面多盛行偏南风,相反则盛行偏北风。 长周期的SST观测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内的上升流以海表温度下降的形式出现,其季节、年际变化明显;上升流现象年年存在,其与非上升流区的平均温差1.4℃。Chl_a资料显示,研究海域内上升流区分布着高叶绿素浓度,其范围与SST低温区在位置、时间及形状上大体一致。这些海域的高叶绿素浓度可能与上升流在涌生过程中从底层带到海表面的营养物质有关。风场对上升流作用明显,5~6月、8~9月是风向的南北转变期,风向由北向南转变时,上升流开始出现,反之,上升流逐渐减弱;6月底~8月初,研究海域被西南季风控制着,上升流在这期间最强盛,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是上升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1.2
【图文】:
图 1.1 研究海域内的海底地形(方框区域)山及邻近海域上升流的研究意义海域内的上升流对其附近渔场形成有重要作用。浙江沿岸海域是我国渔场。以舟山渔场最为著名。其渔业资源在我国海洋渔业上占有举足。每年都有大量经济鱼类回游到近岸和河口附近,进行生殖索饵,形我国在这个区域的捕获量居第一位,堪称“天然鱼仓”。这些渔场的形素外,与该海域的上升流有密切关系。究其原因,上升流对该海域的作用(曹欣中,1986):流向近海海域表层输送营养盐,形成饵料中心,为产卵、索饵鱼群提基础。根据曹欣中(1985)的估算,当不考虑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近海上升流少则 11 天,多则 33 天能使上升流区近表层营养盐翻一丰富的饵料,为浙江近海成为良好的产卵、索饵渔场提供了物质基
存在上升流现象是近几十年来海洋调查发现的新现°45′E 为中心,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各达一个经纬度93)。从空间范围来看,长江口上升流正好位于本文,121°~125°E)。因此,研究舟山及邻近海域的上升流在内。而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长江口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口——上海就位于长江入海口。因此长江入海口地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长江口海区将变得更为重要。长江作为上海工业区水楔现象是困扰上海淡水供应的难题之一,而长江口带向上层及近岸海域,对上海的淡水供应极为不利象,有助于更好的把握盐水楔现象,设法避免其危域的水文物理现象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李徽翡,
mail 形式发送到用户信箱。本文通过“在海表温度资料,地理范围 28°~32°N,12等角度投影,数据大小为 400×400 像元为 1km。地面站每天提供约十几幅的单轨影响无数据返回。将单轨 SST 数据进行合法采用线性增强法。SST 图像处理流程如
本文编号:279163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731.2
【图文】:
图 1.1 研究海域内的海底地形(方框区域)山及邻近海域上升流的研究意义海域内的上升流对其附近渔场形成有重要作用。浙江沿岸海域是我国渔场。以舟山渔场最为著名。其渔业资源在我国海洋渔业上占有举足。每年都有大量经济鱼类回游到近岸和河口附近,进行生殖索饵,形我国在这个区域的捕获量居第一位,堪称“天然鱼仓”。这些渔场的形素外,与该海域的上升流有密切关系。究其原因,上升流对该海域的作用(曹欣中,1986):流向近海海域表层输送营养盐,形成饵料中心,为产卵、索饵鱼群提基础。根据曹欣中(1985)的估算,当不考虑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近海上升流少则 11 天,多则 33 天能使上升流区近表层营养盐翻一丰富的饵料,为浙江近海成为良好的产卵、索饵渔场提供了物质基
存在上升流现象是近几十年来海洋调查发现的新现°45′E 为中心,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各达一个经纬度93)。从空间范围来看,长江口上升流正好位于本文,121°~125°E)。因此,研究舟山及邻近海域的上升流在内。而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长江口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口——上海就位于长江入海口。因此长江入海口地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长江口海区将变得更为重要。长江作为上海工业区水楔现象是困扰上海淡水供应的难题之一,而长江口带向上层及近岸海域,对上海的淡水供应极为不利象,有助于更好的把握盐水楔现象,设法避免其危域的水文物理现象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李徽翡,
mail 形式发送到用户信箱。本文通过“在海表温度资料,地理范围 28°~32°N,12等角度投影,数据大小为 400×400 像元为 1km。地面站每天提供约十几幅的单轨影响无数据返回。将单轨 SST 数据进行合法采用线性增强法。SST 图像处理流程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平;浙江近海上升流区冬季水文结构的初步分析[J];东海海洋;1986年03期
2 潘玉萍,沙文钰;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J];海洋通报;2004年03期
3 颜廷壮;中国沿岸上升流成因类型的初步划分[J];海洋通报;1991年06期
4 张启龙,王凡;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水团的气候学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4年01期
5 潘玉萍,沙文钰;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4年03期
6 黄荣祥;闽中沿岸冬季存在上升流的迹象[J];海洋科学;1996年02期
7 罗义勇;东海沿岸上升流的数值计算[J];海洋湖沼通报;1998年03期
8 王辉;东海和南黄海夏季环流的斜压模式[J];海洋与湖沼;1996年01期
9 乐肯堂;长江冲淡水路径的初步研究——Ⅰ.模式[J];海洋与湖沼;1984年02期
10 赵保仁,李徽翡,杨玉玲;长江口海区上升流现象的数值模拟[J];海洋科学集刊;2003年0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海燕;NOAA/AVHRR卫星数据处理及其网络式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李徽翡;夏季东中国海环流及长江口上升流模拟[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本文编号:279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9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