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北部潮流沙脊的形态与粒度特征
发布时间:2020-10-20 07:20
沙脊是广泛发育在浅海陆架的泥砂堆积体。沙脊研究对于航运、捕捞、水下工程及地下水和油气田的开发利用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渤海湾北部水下沙脊为研究对象,在浅地层剖面调查及取底质表层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底质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获得沙脊沉积物的沉积特征;通过分析浅地层剖面资料及海区的水深数据,查明了沙脊的海底形态及位置。结合研究区的水文情况,初步探讨了沙脊对渤海湾北部的沉积影响。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P736.21
【部分图文】:
图1.4浅地层剖面测量示意图(田立柱等,2008)(2)浅地层剖面解释利用浅剖数据的地质解释来获取水下地层信息是一种相对高效、廉价的手段,前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当中。浅地层剖面解释均采用从已知到未知、从点到线、线及面的方法,并依据反射界面的识别,对浅地层剖面进行划层、对比和闭合等。对浅地层剖面瀑布图进行判读,并且识别出干扰信号,目前对干扰信号已有广认识,如噪声干扰及多次回波等(赵铁虎,2002)。地层剖面反射界面划分原则:一层组波反射连续、清晰并且可区域性追踪:层组内反射结构、形态、能量和频等基本相似,与相临层组有明显差异;主测线与联络测线剖面相同层组并且能够合。(3)单波束测深调查
L3.2底质表层取样2006至2008年依托于“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天津市“908专项”项目,在渤海湾北部利用小型蚌式采样器采集表层样品118个(图1.5)。海底表层沉积物取样采用抓斗,站位点采用DGPS定位,每个样品重量大于Ikg。:二.丁、‘..一、一、f、石.卜尸二.图 1.5底质表层取样1.4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1.4.1粒度分析粒度分析研究现状粒度分析是一种经典的沉积学研究方法,粒度是沉积物的主要属性之一,同样也是沉积物分类的定量标志的依据(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1976)。粒度分析的方法有综合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两种。综合法又分为筛析法和沉析法(吸管法),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O63nun的沉积物,沉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住063~的沉积物质;激光粒度分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2~的沉积物。由于研究区内沉积物除贝壳碎屑外,一般无粒径大于2~的沉积物
粒态物质运动的关系,即从物理机制上阐明粒度参数是如何随着搬运过程而改变的(王元磊,2008)。剖面及取样位置如图1.7所示。图1.7测线及取样位置沉积物粒度沉积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三角图解法 (shePard, 1954),沉积物分类方法是对沉积物的基础描述,可以反映沉积物富集和沉积过程中沉积环境的变化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8386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P736.21
【部分图文】:
图1.4浅地层剖面测量示意图(田立柱等,2008)(2)浅地层剖面解释利用浅剖数据的地质解释来获取水下地层信息是一种相对高效、廉价的手段,前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当中。浅地层剖面解释均采用从已知到未知、从点到线、线及面的方法,并依据反射界面的识别,对浅地层剖面进行划层、对比和闭合等。对浅地层剖面瀑布图进行判读,并且识别出干扰信号,目前对干扰信号已有广认识,如噪声干扰及多次回波等(赵铁虎,2002)。地层剖面反射界面划分原则:一层组波反射连续、清晰并且可区域性追踪:层组内反射结构、形态、能量和频等基本相似,与相临层组有明显差异;主测线与联络测线剖面相同层组并且能够合。(3)单波束测深调查
L3.2底质表层取样2006至2008年依托于“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天津市“908专项”项目,在渤海湾北部利用小型蚌式采样器采集表层样品118个(图1.5)。海底表层沉积物取样采用抓斗,站位点采用DGPS定位,每个样品重量大于Ikg。:二.丁、‘..一、一、f、石.卜尸二.图 1.5底质表层取样1.4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1.4.1粒度分析粒度分析研究现状粒度分析是一种经典的沉积学研究方法,粒度是沉积物的主要属性之一,同样也是沉积物分类的定量标志的依据(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1976)。粒度分析的方法有综合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两种。综合法又分为筛析法和沉析法(吸管法),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O63nun的沉积物,沉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住063~的沉积物质;激光粒度分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2~的沉积物。由于研究区内沉积物除贝壳碎屑外,一般无粒径大于2~的沉积物
粒态物质运动的关系,即从物理机制上阐明粒度参数是如何随着搬运过程而改变的(王元磊,2008)。剖面及取样位置如图1.7所示。图1.7测线及取样位置沉积物粒度沉积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三角图解法 (shePard, 1954),沉积物分类方法是对沉积物的基础描述,可以反映沉积物富集和沉积过程中沉积环境的变化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宏;李建芬;裴艳东;王福;商志文;田立柱;范昌福;陈永胜;刘志广;车继英;宋美钰;耿岩;姜兴钰;苏盛伟;王海峰;;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会敏;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礁泥转换与地质环境变迁[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8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4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