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架外缘海底沙波分布规律及活动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37.2
【部分图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究区地理位置究区位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外缘,属于珠江口盆地海域,该区范围大体沿北东南西排布,东起 115°30′E,西至 114°50′E,南起 21°2至 20°12′N,其南端为番禺 30-1 平台,北端为惠州 21-1B 平台。该邻香港,距香港约 200km 左右,研究区域长约 134km,宽 6~22km,过 1850km2(图 2.1)。
经过一系列的走滑拉张、板块碰撞、地幔对流以及沉降接受沉积,逐渐发育形成了多个沉积盆地(图2.2),其中南海北部边缘盆地自西向东分布有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图 2.2 南海沉积盆地划分及位置(姚伯初,2004)14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珠江口盆地主要位于广东陆架上,部分区域延伸至陆坡,沿北东向呈近似长方形,长 800km,宽 100~300km,总面积 17.5 万 km2。神狐运动时形成一系列大大小小沿北东南西分布的地堑和半地堑,南海运动以后不断沉降接受沉积(姚伯初,1993)。该区构造断裂线十分发育,多达 200 多条活动断层(刘宗惠,1994),以 NE 向为主,另外两组为 NW 向和近 EW 向。受构造线控制,盆地内部凹陷与隆起由北往南间隔分布,如万山隆起、珠一-珠三凹陷、东沙-番禺-神弧隆起、珠二-潮汕凹陷、南部隆起带(图 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昌波,白玉川,赵子丹,江诗群;明渠沙纹形成的试验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林缅;范奉鑫;李勇;阎军;江文滨;龚德俊;;南海北部沙波运移的观测与理论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3 蔡树群,甘子钧;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4 蔡树群;何建玲;谢皆烁;;近10年来南海孤立内波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5 高抒;;大型海底、海岸和沙漠沙丘的形态和迁移特征[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6 阎全人,王宗起,李赠悦,李继亮;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特征及其构造过程[J];地质论评;2000年04期
7 栾锡武;彭学超;王英民;邱燕;;南海北部陆架海底沙波基本特征及属性[J];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8 张兴阳,何幼斌,罗顺社,别必文;内波单独作用形成的深水沉积物波[J];古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9 ;FIELD OBSERVATIONS ON BED SEDIMENTS AND SANDWAVES IN CHANGJIANG ESTUA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5年02期
10 夏东兴,吴桑云,刘振夏,印萍,亓发庆,叶银灿,谢钦春,陈锡土,来向华,陈小玲;海南东方岸外海底沙波活动性研究[J];黄渤海海洋;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振华;南海西北部陆架海域内孤立波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本文编号:2854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5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