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黄海冷水管道输运传热计算及路径优选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05:27
   夏季黄海冷水团低温海水是极好的低温冷源,可以利用区域供冷技术对其进行利用,为夏季城市建筑进行供冷。本文分析研究了黄海冷水资源取水位置与海底管道输送时热量交换问题。基于2006至2012年北黄海、大连海域以及山东半岛海域冷水团观测资料,分析黄海冷水团在大连、威海以及成山头海域分布及变化特征。推导导热微分方程、傅里叶定律以及牛顿冷却公式,建立海底管道输水热量传递数值模型。应用传热数值模型,选择5种海底管道,计算大连、威海及成山头海域管道输水温度变化,对比不同管道、管道内径及壁厚对输水升温的影响。应用FVCOM海洋数值模式,对渤海及黄海海域潮汐潮流进行了模拟。重点关注大连海域及山东半岛海域底层潮流特征,模拟中对此区域网格进行了加密。分析得到海域底层M2、S2、K1、O1潮流分布,最大可能潮流分布等,为海底管道铺设及海底冲刷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分析大连、威海及成山头海域冷水团分布及季节变化得到:在大连、威海及成山头三处海域,大连海域冷水利用条件最好,成山头次之,威海最差。成山头海域是山东半岛海域中冷水利用条件最好的海域。由于“冷水舌”的存在,大连海域冷水团距离陆地较近,9℃等温线距离陆地不到9km,9月初“冷水舌”底层水温在10℃左右。成山头海域冷水团边界季节变化不大,与50m等深线符合度高,距离陆地30km左右。取水口处冷水团水温从7月中旬7℃升高至8月底10℃左右。 对比传热计算结果可知,大连海域输水海水升温最小,成山头次之,威海最高。大连输水传热计算中,水泥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3℃,最低为0.05℃;PE管输水最高升温为0.6℃,最低为0.02℃;玻璃钢管输水最高升温为0.5℃,最低为0.02℃;加护保温层钢管输水最高升温为0.3℃,最低为0.02℃;PVC管输水最高升温为0.2℃,最低为0.01℃。威海输水传热计算中,水泥管输水最高升温为5.1℃,最低为0.5℃;PE管输水最高升温为2.9℃,最低为0.23℃;玻璃钢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9℃,最低为0.15℃;加护保温层钢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5℃,最低为0.2℃;PVC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0℃,最低为0.1℃。成山头输水传热计算中,水泥管输水最高升温为5.2℃,最低为0.4℃;PE管输水最高升温为2.8℃,最低为0.18℃;玻璃钢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8℃,最低为0.12℃;加护保温层钢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4℃,最低为0.17℃;PVC管输水最高升温为1.0℃,最低为0.06℃。相同管道时,管道壁厚相同条件下,管道内径越大海水升温越小;管道内径相同条件下,管道壁厚越大海水升温越小;相同管道条件下,输水流速越大海水升温越小。 大连,输水线路底质沉积物类型以粘土质粉砂(Shepard三角图解法)或者砂质粉砂(Folk三角图解法)为主;威海,输水线路底质沉积物类型在近岸海域为粘土质粉砂,分布范围在10km左右,外海为砂质粉砂(Folk三角图解法)或者粉砂(Shepard三角图解法);成山头,近海海底没有观测结果,外海海底沉积物类型为粘土质粉砂。从FVCOM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海底管道输水路径离岸海域底层潮流较小,平均流速较小,最大流速在20cm/s左右,若将管道做填埋处理就可以减少管道受水流冲刷;在近岸海域特别是成山头近岸海域底层流速较大,计算中最大流速可达60cm/s左右,在进行管道铺设时要特别关注,防止管道受到水流冲刷而遭到破坏。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得出,大连海域黄海冷水团的利用条件最好;山东半岛海域中,成山头海域黄海冷水团的利用条件较好。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56.2
【部分图文】:

区块,温度,航迹图,站位


12 1 12 1 . 5 12 2 12 2 . 5 12 3 12 3 . 5 12 4 LO N G I T UD E ( E ) 37 37 . 5 38 38 . 5 39 39 . 5 图 1. 1 .6 90 8 专项 S T 02 区块 水 体调 查 2 0 07 年春 季航 次 底 层 温度 分 布 0 7 年秋 季 观 测

大连,海域,附近海域,山东半岛


12 0. 5 12 1 1 21 .5 1 22 1 22 .5 1 23 12 3. 5 1 24 L O N G IT U D E (E ) 3 6. 5图 1 . 4. 3 大连 及 山 东 半 岛 附近 海域 水 深 分 布

水深,后锚,海域,温度


黄 海 冷 水管 道输 运传 热计 算 及 路 径 优选 研究 1. 6 大连 海域 温度 链连 续观 测20 0 9 年 6 月 在 辽南 海域 设 置了 三 个 温度 链连 续 观测 站 位 ,观 测时 间 为 7 月15 至 9 月 16 共 三 个 月 。 每 个 观 测 站 位 对 不 同 水 深 处 水 温 进 行 了 连 续 观 测 。 观测位 置 如图 1 .2 . 1 所示 。 站位 1 #温 度链 连 续观 测 低通 滤 波后 结 果见 下 图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神奇美妙的海底公园[J];少儿科技;2005年04期

2 王自磐;海底有机体-沉积物关系的研究与剖面照相技术[J];海洋科学;1982年03期

3 金波,仇祥华;关于海底底质不稳定性及其调查方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年01期

4 李向维;波浪作用下砂质海底的瞬态应力[J];力学与实践;1989年06期

5 杨作升,G.H.Keller,陆念祖,D.B.Prior,林天充,B.D.Bornhold,许卫东,L.D.Wright,J.Suhayda,曹立华,W.J.Wisenman;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形貌及不稳定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6 高莉玲;北大西洋西部布莱克海岭海底似反射层断层构造[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03期

7 陈新;21世纪人类生存新空间——海洋家园[J];百科知识;2000年03期

8 Pratson L F ,高丽峰;大陆边缘演化背景下的海底不稳定性初探[J];海洋地质动态;2001年12期

9 路原文;;动物也讲【孙子兵法】[J];环境;2003年10期

10 杨光;海底“烟囱”——另一个生命世界[J];中学生物学;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刚;海底声参数反演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陈多福;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及微生物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徐梦珍;底栖动物沼蛤对输水通道的入侵及防治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张明辉;海底声散射强度测量方法及不规则海域混响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成小飞;海底子母管结构大管和小管的水动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罗维斌;伪随机海洋可控源多道电磁测深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学端;海底及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自力;海洋电磁场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段富;大型梯级引水工程自主优化调度模型及其仿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柏秀芳;海床原位监测及其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德杰;黄海冷水管道输运传热计算及路径优选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张泽辉;闲林水库双向输水水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何化岳;湿多孔材料被动防热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周冰珂;大直径输水洞有压调水系统的瞬变控制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牟晓东;数字海底胜利油田海底信息数据库模型的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郭钽;海底犁式挖沟机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王维;层叠式蒸发器建模和仿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邱林;液化天然气船液货舱绝热技术及传热计算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9 林冬冬;海底接驳盒运行监控与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曹刚;海底隧道开挖非线性流固耦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91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91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