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深海多垂直阵目标被动定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03:49
  水声定位是海洋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几十年以来一直是水声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水声定位分为主动定位和被动定位,前者主要利用声源发射信号作为定位源,与目标的散射特性有关,但有较多的信号先验知识;而后者主要利用未知的目标辐射噪声特性。两类水声定位方法都与其所在的信道特性息息相关。本论文将结合深海信道特性与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对空间分布的多垂直阵的目标被动定位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深海中声波传播的特点,对单垂直阵匹配场定位技术展开研究。匹配场定位方法可以确定目标声源的水平距离和深度坐标,但是对环境参数比较敏感。论文给出了深海匹配场定位的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匹配场定位精度进行评价。其次,基于深海信道效应对基于阵列波束形成的固定宽带目标深度距离二维估计方法展开了研究。在深海信道条件下,结合射线声学中海面海底声信号反射产生的多途效应,分析了垂直阵接收的直达声波以及多途反射声波与固定声源目标位置之间的关系,对利用单垂直线阵接收的声源目标信号做波束形成,获得声源目标的方位信息,根据目标方位信息估计水平距离,同时结合垂直阵波束形成的输出序列中包含的声源深度信息,对声源的深度进行解算,...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深海多垂直阵目标被动定位技术研究


多途结构示意图

目标运动模型


本舰-目标运动模型

示意图,匹配场,声源定位,声源定位方法


匹配场声源定位原理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单水听器的浅海水下声源被动测距方法[J]. 李晓曼,朴胜春,张明辉,刘亚琴,周建波.  物理学报. 2017(18)
[2]利用深海海底反射声场特征的水面声源被动测距[J]. 吴俊楠,周士弘,张岩.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6(09)
[3]基于矢量水听器的深海直达波区域声传播特性及其应用[J]. 孙梅,周士弘,李整林.  物理学报. 2016(09)
[4]匹配场处理分布式多阵水下目标三维定位方法[J]. 郑胜家,韩东,李晓,张春华.  电声技术. 2014(07)
[5]论海权与航空母舰时代的中国海军建设[J]. 杨震,赵娟,卞宏信.  世界地理研究. 2013(04)
[6]基于多阵列数据融合的宽带多声源定位研究[J]. 滕鹏晓,杨亦春,李晓东,田静.  应用声学. 2008(03)
[7]基于STFT-Hough变换的目标运动分析[J]. 杨娟,惠俊英,江磊,惠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7(02)
[8]利用会聚区隐蔽解算目标运动要素的方法[J]. 李训诰,许任洲,杜栓平.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6(08)
[9]水声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李守军,包更生,吴水根.  海洋技术. 2005(01)
[10]一种高分辨率二维信号参量估计方法——波达方向矩阵法[J]. 殷勤业,邹理和,Robert W.Newcomb.  通信学报. 1991(04)

博士论文
[1]深海环境水声传播及声源定位方法研究[D]. 段睿.西北工业大学 2016
[2]水声声图测量技术研究[D]. 梅继丹.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3]浅海远距离匹配场声源定位研究[D]. 黄益旺.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4]长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研制[D]. 喻敏.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5]水下多目标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秦洪峰.西北工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水中模型目标定位及姿态测量系统研究[D]. 于思博.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
[2]东沙海域海洋环境噪声特性分析及其风速相关性研究[D]. 陆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6
[3]线列阵水下目标方位距离估计算法仿真及DSP实现[D]. 赵俊杰.电子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垂直阵的目标深度估计方法研究[D]. 毕佳宇.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5]三元平面基阵被动定位技术研究[D]. 刘铭.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6]单矢量水听器被动定位方法研究[D]. 彭策.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7]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水声被动定位技术研究[D]. 刘永佳.华南理工大学 2011
[8]基于射线声学的海底参数反演研究[D]. 朴健浩.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9]水声主动匹配场定位研究[D]. 周俊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10]噪声目标被动定位方法研究[D]. 赵志伟.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10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10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