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砂浆在海洋工程防腐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17:23
  由于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受海水的侵蚀与腐蚀作用,会产生严重的结构破坏,但目前常用的防腐与修复措施并未达到长效节约的预期效果。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砂浆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通常具有优异的防水和耐久性能。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本研究中优选了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水泥混凝土/砂浆改性用聚合物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研究。其中,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乳液掺量均为020%,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设计强度为M30,环氧树脂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掺量分别为020%与035%,并对比分析了聚合掺量对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强度及耐久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微观表征手段分析了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研究中还针对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机构部位及破坏程度提出防腐与修复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氧树脂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影响较小,并使其力学强度呈现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耐久性改善程度随环氧树脂掺量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当环氧树脂掺量大于等于5%时,其力学指标与耐久性... 

【文章来源】: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砂浆在海洋工程防腐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桥梁不同部位腐蚀程度

双酚A型环氧树脂,子结构,聚丙烯酸酯乳液,环氧树脂


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可用的聚合物种类繁多,且通过不同聚合物改性后的性能也有所差异。常用的聚合物有环氧树脂、聚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聚丙烯酸酯乳液、苯聚丙烯酸酯乳液等,氯偏乳液改性砂浆树脂与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以及环氧树脂本身优良的机,使水性环氧树脂在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等[35]。不/混凝土的性能比较及适用性如表 2.2 所示。表对比发现采用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改行改性后,性能较其他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较优良。因此,本研环氧树脂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三种聚合物对水泥基材料改性,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选择最佳防腐与修复材料。氧树脂水泥混凝土中聚合物选用双酚 A 型环氧树脂,其分子结构式如图 2

坍落度试验,坍落度,硕士学位论文,方法


坍落度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迁移型阻锈剂用于钢筋锈蚀修复及其存在的问题[J]. 艾志勇,叶快,俞博,江祥林,王凯,余其俊,韦江雄,蒋金洋,孙伟.  功能材料. 2018(12)
[2]我国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J]. 赵昆璞,徐晓沐,毛继泽,刘宗民.  化学与黏合. 2016(03)
[3]纯丙乳液防水修补砂浆的性能研究[J]. 李晓明,姜淼,金恒刚.  低温建筑技术. 2016(04)
[4]排水混凝土技术研发与应用[J]. 张杰.  建设科技. 2015(23)
[5]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研究[J]. 韩振东,程棋锋,闻宝联,黄会明,李正中.  商品混凝土. 2013(07)
[6]丙乳砂浆在桥梁维修中的应用[J]. 赵汝安,张建军,马力.  混凝土. 2012(08)
[7]新型碾压混凝土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徐方,朱婧,周明凯,李北星,陈建平.  施工技术. 2011(23)
[8]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J]. 刘大智,沈化荣,储洪强,蒋林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06)
[9]浅谈丙乳砂浆[J]. 孙传忠,李强.  科技信息. 2010(09)
[10]新型AS界面剂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及机理[J]. 冯颖慧,张梦芳,孔德玉,马成畅,姜俊.  新型建筑材料. 2010(01)

硕士论文
[1]码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维护方案研究[D]. 袁寒.山东大学 2016
[2]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 张二芹.沈阳工业大学 2016
[3]南方海港高桩码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及修复研究[D]. 李俊.浙江大学 2014
[4]某海港码头海洋大气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与修复[D]. 高旭.青岛理工大学 2011
[5]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研究[D]. 李梦怡.长安大学 2011
[6]高强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的性能与应用[D]. 史邓明.武汉理工大学 2011
[7]海洋环境下抗腐蚀材料开发与性能研究[D]. 任七华.浙江大学 2006
[8]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材料及强度的研究[D]. 农金龙.湖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6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6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