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中部海域颗粒有机碳季节性变化及碳库估算

发布时间:2021-03-07 20:44
  依据不同季节的调查,对渤海水体中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变化特征、碳库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和冬季渤海调查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8±146)μg/L、(491±136)μg/L、(358±228)μg/L和(2534±2601)μg/L,其中冬季渤海水体中POC浓度最高约是春季的7倍.不同季节渤海调查海域POC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即由近岸浅水区向远岸逐渐降低,高值区多集中在调查海域北侧近岸、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湾等处.不同季节影响POC分布的因素不同,春、夏和秋季影响渤海调查海域POC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沉积物再悬浮是影响冬季渤海调查海域POC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C/N比值探究不同季节渤海水体中POC来源发现,春季有45.3%、52.8%样品的C/N比值分别介于2.6~4.3和4~10之间,夏季有38.7%、32.3%样品的C/N比值分别介于2.6~4.3和4~10之间;秋季有84.4%样品的C/N比值介于4~10;而冬季有72.2%样品的C/N比值大于12,可见渤海水体中POC来源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夏季渤海调查海域PO...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2020,4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渤海中部海域颗粒有机碳季节性变化及碳库估算


渤海调查海域盐度平面分布

平面分布,渤海,相关性分析,海域


不同季节渤海海域POC浓度相关性分析

区域图,站位,渤海,海域


1.1 调查区域和站位调查分别于2014年5月(春季)、2013年7月(夏季)、2010年9月(秋季)、2016年1月(冬季)搭载”东方红2”调查船对渤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进行调查.站位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海峡水交换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研究[J]. 冀承振,黎舸,于博,董琳,刘清容.  海洋与湖沼. 2019(01)
[2]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J]. 焦念志,梁彦韬,张永雨,刘纪化,张瑶,张锐,赵美训,戴民汉,翟惟东,高坤山,宋金明,袁东亮,李超,林光辉,黄小平,严宏强,胡利民,张增虎,王龙,曹纯洁,罗亚威,骆庭伟,王南南,党宏月,王东晓,张偲.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11)
[3]2016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雪景,金春洁,王丽莎,张传松.  海洋学报. 2018(10)
[4]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气候特征模拟分析[J]. 孟祥新,董旭光,伯忠凯.  海洋气象学报. 2018(02)
[5]2013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分布及来源分析[J]. 张海波,杨鲁宁,王丽莎,裴绍峰,石晓勇.  海洋学报. 2016(08)
[6]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J]. 孙军,李晓倩,陈建芳,郭术津.  海洋学报. 2016(04)
[7]黄渤海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收支评估研究[J]. 刘军,于志刚,臧家业,孙涛,赵晨英,冉祥滨.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5)
[8]海洋碳封存技术:现状、问题与未来[J]. 王江海,孙贤贤,徐小明,吴酬飞,彭娟,袁建平.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1)
[9]海洋酸化研究进展[J]. 贺仕昌,张远辉,陈立奇,林奇,李伟.  海洋科学. 2014(06)
[10]秦皇岛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J]. 陈燕,李欣阳,张建乐.  河北渔业. 2014(05)

博士论文
[1]基于遥感与实测资料的河流有机碳通量估算研究[D]. 刘东.浙江大学 2017
[2]中国近岸泥沙在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输运[D]. 边昌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黄河入海径流和近海水域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探讨[D]. 王同顺.鲁东大学 2017
[2]渤海水层营养盐生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 尚雪梅.中国海洋大学 2015
[3]2010年黄、渤海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 商荣宁.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69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069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