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基于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大学生海洋意识评价

发布时间:2021-03-30 10:52
  面向青少年的海洋宣传教育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深远意义。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至2019年已举办11届,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文章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在历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获奖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竞赛参与度、竞赛有效性、海洋意识指数等指标,系统和全面地对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及其区位差异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总体表现为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较高,而西北内陆和中部地区较低;目前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发展向好,高校参与积极性逐渐提高,对提升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37(10)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大学生海洋意识评价


参与高校和地区数量的年际变化

有效性,大学生,整体优化,组织形式


不同年份知识竞赛的竞赛参与度和竞赛有效性如图2所示。由图2(a)可以看出,竞赛参与度从第三届到第十一届先减少再增加。事实上,知识竞赛从第三届(2010年)才开始正规化和流程化,反映在量化指标上便是较高的参与度。此后竞赛参与度逐渐下降,直到第六届(2013年)后才逆转回升,表明知识竞赛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有所提升,对于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根据相关报道,知识竞赛的组织形式在第六届后整体优化,参与的地区和高校越来越多,西北和西南等内陆地区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由图2(b)可以看出,竞赛有效性的变化趋势与竞赛参与度较为一致。

重心,高校


以各高校为基本单元,对第三届以来共7届知识竞赛进行重心分析(图3)。由图3可以看出,知识竞赛参与重心最初在河南,前期向东北方向移动,后期又向南方回移。这样的移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用竞赛参与度和竞赛有效性解释。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沿海,海洋意识整体较高。在知识竞赛组织初期,由于政策倾斜等因素,重心整体偏西。随后,在竞赛参与度和竞赛有效性较低的年份,由于地方宣传等因素,竞赛名额和奖项分配出现地方差异,即华东和华北等地区的高校获奖占比较大,因此参与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后期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包括华东偏南部地区的高校在知识竞赛中表现突出,因此重心南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自贸港背景下大学生海洋意识调查——以海南大学为例[J]. 郑坚铭.  新东方. 2019(05)
[2]坚持陆海统筹 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政策发展历程与方向[J]. 付玉,王芳.  国土资源. 2019(10)
[3]2014-2018年中国田间秸秆焚烧火点的时空变化[J]. 张景源,杨绪红,涂心萌,宁可心,栾心晨.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9)
[4]青年海洋意识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基于青岛青年发展状况综合调查的分析[J]. 李修杰,张安慧.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9(00)
[5]海南省大学生海洋意识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海南师范大学学生为调研对象[J]. 王志强.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21)
[6]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黄海军,孙继红.  当代教育科学. 2018(10)
[7]通识教育视野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J]. 郑跟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3)
[8]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调查研究——以大学为例[J]. 孙鹏,高璐,姚蕊.  教育教学论坛. 2018(02)
[9]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对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 崔凤,庾婧.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5(00)
[10]从思想和实践上提升全民海洋意识[J]. 阿东.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07)



本文编号:3109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109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