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纤维对油的吸附特性与机理
发布时间:2021-05-14 00:52
为研究木棉纤维对油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分析了木棉纤维对汽油、植物油、润滑油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观测了原木棉纤维和吸油后的木棉纤维的微观结构变化。得出:木棉纤维对3种油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3种油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热力学模型。木棉纤维作为吸油材料,对3种不同黏度的油都具有较强的吸附性。25℃条件下,木棉纤维对汽油、植物油和润滑油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18.6、21.2和26.1 g/g,吸附机理以物理吸附为主。纤维SEM照片显示木棉纤维具有壁薄中腔大的特点,吸附油后,纤维中腔储油,纤维之间出现相互黏连及折痕。FTIR谱图显示分别吸附3种油的木棉纤维除具有纤维自身的特征峰外,还分别具有汽油、植物油和润滑油的特征峰,表明了木棉纤维对3种油具有吸附性。
【文章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2020,38(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1.1.1 吸附材料
1.1.2 吸附质
1.2 测试仪器及方法
1.2.1 木棉纤维微观结构测试
1.2.2 木棉纤维吸附油性能测试
1.2.2.1 吸附量的测试
1.2.2.2 吸附动力学方程
1.2.2.3 吸附热力学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棉纤维对3种油的动力学研究分析
2.2 木棉纤维对3种油的热力学研究分析
2.3 木棉纤维吸附油后的微观结构
2.3.1 扫描电镜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角瓜、木棉和棉纤维的成分、结构和性能分析[J]. 高静,赵涛,陈建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2]3种植物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信息的判别分析研究[J]. 王美美,范璐,钱向明,谢洪学. 中国油脂. 2009(10)
[3]木棉纤维的基本结构和性能[J]. 肖红,于伟东,施楣梧. 纺织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3184952
【文章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2020,38(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1.1.1 吸附材料
1.1.2 吸附质
1.2 测试仪器及方法
1.2.1 木棉纤维微观结构测试
1.2.2 木棉纤维吸附油性能测试
1.2.2.1 吸附量的测试
1.2.2.2 吸附动力学方程
1.2.2.3 吸附热力学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棉纤维对3种油的动力学研究分析
2.2 木棉纤维对3种油的热力学研究分析
2.3 木棉纤维吸附油后的微观结构
2.3.1 扫描电镜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牛角瓜、木棉和棉纤维的成分、结构和性能分析[J]. 高静,赵涛,陈建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2]3种植物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信息的判别分析研究[J]. 王美美,范璐,钱向明,谢洪学. 中国油脂. 2009(10)
[3]木棉纤维的基本结构和性能[J]. 肖红,于伟东,施楣梧. 纺织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3184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18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