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6-25 22:01
生源要素是海洋初级生产的基础,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循环受到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影响,对其浓度分布、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认识是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于2019年2月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海水样品采集,对海水中的溶解态无机营养盐浓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温度、盐度、叶绿素a(Chl a)、pH和溶解氧(DO)等水文环境参数,研究了神狐海域海水中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等。在0~30 m的海水中各营养盐浓度均很低,随着深度的增加,营养盐浓度逐渐增大。在水深3 000 m左右处,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分别达到了38.02μmol/L、2.71μmol/L和149.07μmol/L。温度、pH和DO与各营养盐浓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着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此外,在75 m深度,研究区域东北方向的站位营养盐浓度相对较低,并呈现向西南方向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可能与高温、高盐和低营养盐的黑潮水入侵有关。根据端元混合模型计算所得保守混合浓度与实测值的差值显示,在75 m深度硅酸盐和磷酸盐以生物消耗为主,而硝酸盐存在添加。随磷酸盐浓度增加,各站位无机氮...
【文章来源】:海洋学报. 2020,42(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水域生物固氮作用研究进展[J]. 李丹阳,张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南海三沙永乐龙洞营养盐垂直分布及控制因素[J]. 姚鹏,陈霖,傅亮,杨作升,毕乃双,王丽莎,邓春梅,祝陈坚. 科学通报. 2018(23)
[3]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J]. 陈际雨,韩正兵,扈传昱,孙维萍,张海生. 极地研究. 2017(03)
[4]夏、冬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特征[J]. 马威,孙军. 生态学报. 2014(03)
[5]南印度洋海区营养盐的分布特征[J]. 倪建宇,王方国,姚旭莹,郑旻辉,赵宏樵. 现代地质. 2011(02)
[6]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J]. 李磊,李凤岐,苏洁,许建平. 海洋与湖沼. 2002(04)
[7]南海中部叶绿素a分布和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陈兴群,陈其焕,庄亮钟.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9(03)
博士论文
[1]南海次表层、中层水团结构及其运动学特征的研究[D]. 刘洋.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南海北部陆坡区水团分析[D]. 李登辉.上海交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0014
【文章来源】:海洋学报. 2020,42(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水域生物固氮作用研究进展[J]. 李丹阳,张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南海三沙永乐龙洞营养盐垂直分布及控制因素[J]. 姚鹏,陈霖,傅亮,杨作升,毕乃双,王丽莎,邓春梅,祝陈坚. 科学通报. 2018(23)
[3]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J]. 陈际雨,韩正兵,扈传昱,孙维萍,张海生. 极地研究. 2017(03)
[4]夏、冬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特征[J]. 马威,孙军. 生态学报. 2014(03)
[5]南印度洋海区营养盐的分布特征[J]. 倪建宇,王方国,姚旭莹,郑旻辉,赵宏樵. 现代地质. 2011(02)
[6]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J]. 李磊,李凤岐,苏洁,许建平. 海洋与湖沼. 2002(04)
[7]南海中部叶绿素a分布和光合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陈兴群,陈其焕,庄亮钟.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9(03)
博士论文
[1]南海次表层、中层水团结构及其运动学特征的研究[D]. 刘洋.中国海洋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南海北部陆坡区水团分析[D]. 李登辉.上海交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0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5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