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海洋中重度风化溢油指纹鉴别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19:54
  随着海洋石油业和船舶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有因船舶溢油而污染海洋。有关轻度风化(10天以下)溢油源鉴别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我国海洋溢油监测规范已出版并颁布实施。而对于中度风化(30天以下)和重度风化(30天以上)的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较少。所谓溢油指示物(或指标)是指那些既能表征溢油固有特征又受风化和分析误差影响较小的成分(或指标),可以把它们作为溢油谱图指纹的数据处理信息点,从而准确地判别溢油的来源。 本文研究通过在室外和室内模拟不同种油在不同环境中的风化情况,然后对风化前后的溢油指标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准确地判断溢油源,并得出如下结论: 1.采用GC-MS法,鉴定中度风化的溢油,提出了溢油鉴定的几种指示物(或指标)。对风化前后溢油指标建立灰色指数模型GM(1,1)方程,预测石油风化的规律。 2.用分子量大,水溶性小,抗风化的石油的生物标志物——萜烷或甾烷作为重度风化溢油的指示物,将辽河轻原油等15种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模拟风化实验,用毛细管GC-MS对不同环境中(海水,淡水,沙土等)风化1年后的溢油进行了谱图指纹数据检测。 3....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石油性质及其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
    2.1 石油的组成、性质及分布
    2.2 溢油进入海洋后的迁移转化
第3章 溢油鉴别的研究现状
    3.1 气相色谱法鉴别轻度风化海面溢油
    3.2 红外线光谱法-谱图配比法
    3.3 红外线光谱法--简单矢量模型计算数学方法
    3.4 荧光光谱法鉴别轻度风化海面溢油
第4章 中度和重度风化溢油指纹鉴别技术
    4.1 中度风化溢油的鉴别
    4.2 重度风化溢油的鉴别
        4.2.1 萜烷的模糊聚类鉴别海面重度风化溢油
        4.2.2 甾烷的模糊聚类鉴别海面重度风化溢油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甾烷作为溢油指示物的模糊聚类分析研究[J]. 徐恒振,周传光,马永安,尚龙生,李洪,姚子伟.  交通环保. 2002(02)
[2]油种指示物(指标)的研究[J]. 徐恒振,周传光,李洪,马永安,尚龙生,姚子伟.  交通环保. 2001(02)
[3]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GC-FID研究[J]. 徐恒振,周传光,马永安,尚龙生,李洪,姚子伟,张国光,孙育红,吴之庆.  交通环保. 2001(01)
[4]溢油物理化学性质灰色模式的研究[J]. 徐恒振,马永安,尚龙生,周传光,李洪,姚子伟,张国光,孙育红,吴之庆,杨庆霄.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06)
[5]溢油指示物(指标)的HPLCFLDGM(1,1)研究[J]. 徐恒振,马永安,尚龙生,周传光,李洪,姚子伟,许乙烈,杨庆霄.  海洋环境科学. 2000(02)
[6]溢油指示物(指标)的HPLC模糊最大矩阵元研究[J]. 徐恒振,周传光,马永安,尚龙生,李洪,姚子伟,许乙烈,杨庆霄.  海洋环境科学. 2000(01)
[7]溢油指示物(指标)HPLC-UVD研究[J]. 徐恒振,周传光,尚龙生,马永安,李洪,姚子伟,许乙烈,杨庆霄.  交通环保. 1999(05)
[8]海上溢油风化特性及化学分散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 张秀芝,李筠,隋俨,王优生,张广海,程建军.  海洋环境科学. 1997(03)
[9]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风化过程[J]. 赵云英,杨庆霄.  海洋环境科学. 1997(01)
[10]长城湾及其附近沉积物中甾烷和萜烷化合物[J]. 唐运千,龚敏,林壬子,王培荣.  东海海洋. 1990(04)



本文编号:3302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302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