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2:22
本文以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决策理念、工程模糊集理论以及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为基础,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海洋平台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考虑桩—土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性基础上,采用非线性等效弹簧模拟海底土层对桩基的作用,对桩基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两级模糊模式优选方法,对选取的5种桩基贯入深度方案进行了4个指标的综合评判,使选取的方案能同时满足海洋平台桩基建造、服役期间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个目标的要求。最后得出了适合给定荷载和海底地质条件下合理的桩基贯入深度方案。 2.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建造运营期间的安全性、维修费用、耐疲劳及腐蚀性能、施工工期、施工难易程度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多项条件,建立了基于水深和地质条件的海洋平台选型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同时引入梯形模糊数的概念,提出了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法(T-FAHP)。针对我国近海油田开发的特点,将水深划分为6个深度区间,为每一深度区间提供备选的平台型式,同时将海底地质条件划分为4种类别。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选择出适合给定水深范围和海底地质条件的最佳平台...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海洋平台结构的种类及发展概况
§1.3 海洋平台优化设计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导管架平台桩基贯入深度的两级模糊模式优选模型
§2.1 引言
§2.2 桩—土相互作用模式
§2.3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2.4 两级模糊模式优选模型
§2.5 桩基贯入深度方案的两级模糊模式优选过程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水深和地质条件的海洋平台的选型优化
§3.1 引言
§3.2 T-FAHP评判模型
§3.3 水深及地质条件分类方法
§3.4 应用举例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海洋平台配筋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研究
§4.1 引言
§4.2 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方法
§4.3 混凝土平台配筋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模型
§4.4 算例及结果分析
§4.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混凝土—钢组合平台结构多级优化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多级优化的建模方法
§5.3 混凝土—钢组合平台结构多级优化系统
§5.4 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考虑腐蚀影响的导管架平台模糊优化设计
§6.1 引言
§6.2 导管架平台的腐蚀损伤规律
§6.3 考虑腐蚀影响的导管架平台模糊优化设计模型
§6.4 导管架平台优化中灵敏度分析的解析方法
§6.5 算例及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海洋导管架平台全过程优化设计研究
§7.1 前言
§7.2 结构动态可靠度
§7.3 目标函数组成部分的表示方法
§7.4 结构系统全过程优化模型的分类
§7.5 导管架平台层结构划分与杆件可靠度计算
§7.6 算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前言
§8.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8.3 研究前景展望
创新点摘要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改进的AHP方法进行船型方案MCDM论证[J]. 桑松,林焰,纪卓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2(02)
[2]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模糊优选决策[J]. 袁浩,何益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S1)
[3]基于稳定的导管架海洋平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J]. 王兴国,周晶,康海贵,王立诚. 中国海洋平台. 2001(Z1)
[4]极端荷载作用下海洋导管架平台体系可靠度分析[J]. 张燕坤,金伟良,李卓东. 海洋工程. 2001(04)
[5]海洋平台结构形状与拓扑优化设计[J]. 马红艳,刘书田,顾元宪,魏鹏. 海洋工程. 2001(04)
[6]多目标决策系统模糊优选理论、模型与方法[J]. 陈守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03)
[7]机械产品全寿命期价值期望的可靠性优化模型[J]. 张鹏,盖峰,姜如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1(05)
[8]渤海八号平台腐蚀评估[J]. 徐兴平,黄东升,李继志. 中国海洋平台. 2001(03)
[9]基于动态可靠性的服役桥梁保险[J]. 王季青,张建仁,杨伟军. 中南公路工程. 2001(02)
[10]中等水深轻型张力腿平台型式研究[J]. 鲍莹斌,舒志,李润培. 海洋工程. 2001(02)
博士论文
[1]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采油平台罐体模型的试验研究[D]. 宋小软.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23509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海洋平台结构的种类及发展概况
§1.3 海洋平台优化设计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导管架平台桩基贯入深度的两级模糊模式优选模型
§2.1 引言
§2.2 桩—土相互作用模式
§2.3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2.4 两级模糊模式优选模型
§2.5 桩基贯入深度方案的两级模糊模式优选过程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水深和地质条件的海洋平台的选型优化
§3.1 引言
§3.2 T-FAHP评判模型
§3.3 水深及地质条件分类方法
§3.4 应用举例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海洋平台配筋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研究
§4.1 引言
§4.2 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方法
§4.3 混凝土平台配筋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模型
§4.4 算例及结果分析
§4.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混凝土—钢组合平台结构多级优化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多级优化的建模方法
§5.3 混凝土—钢组合平台结构多级优化系统
§5.4 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考虑腐蚀影响的导管架平台模糊优化设计
§6.1 引言
§6.2 导管架平台的腐蚀损伤规律
§6.3 考虑腐蚀影响的导管架平台模糊优化设计模型
§6.4 导管架平台优化中灵敏度分析的解析方法
§6.5 算例及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海洋导管架平台全过程优化设计研究
§7.1 前言
§7.2 结构动态可靠度
§7.3 目标函数组成部分的表示方法
§7.4 结构系统全过程优化模型的分类
§7.5 导管架平台层结构划分与杆件可靠度计算
§7.6 算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前言
§8.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8.3 研究前景展望
创新点摘要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奖励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改进的AHP方法进行船型方案MCDM论证[J]. 桑松,林焰,纪卓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2(02)
[2]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模糊优选决策[J]. 袁浩,何益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S1)
[3]基于稳定的导管架海洋平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J]. 王兴国,周晶,康海贵,王立诚. 中国海洋平台. 2001(Z1)
[4]极端荷载作用下海洋导管架平台体系可靠度分析[J]. 张燕坤,金伟良,李卓东. 海洋工程. 2001(04)
[5]海洋平台结构形状与拓扑优化设计[J]. 马红艳,刘书田,顾元宪,魏鹏. 海洋工程. 2001(04)
[6]多目标决策系统模糊优选理论、模型与方法[J]. 陈守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03)
[7]机械产品全寿命期价值期望的可靠性优化模型[J]. 张鹏,盖峰,姜如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1(05)
[8]渤海八号平台腐蚀评估[J]. 徐兴平,黄东升,李继志. 中国海洋平台. 2001(03)
[9]基于动态可靠性的服役桥梁保险[J]. 王季青,张建仁,杨伟军. 中南公路工程. 2001(02)
[10]中等水深轻型张力腿平台型式研究[J]. 鲍莹斌,舒志,李润培. 海洋工程. 2001(02)
博士论文
[1]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采油平台罐体模型的试验研究[D]. 宋小软.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23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52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