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0 13:14
在长乐滨海地区水质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矿化度、氯离子浓度及咸化系数等多项指标综合判别方法,对该区咸淡水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梅花镇至江田镇一线地下水多为微咸-咸,存在一明显的咸淡水界面,距离海岸线约0.8~4.5 km。
【文章来源】: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0,31(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长乐滨海地区咸化系数等值线图
(3) 由于不合理、无序地在滨岸区域挖沙、取土而破坏了海岸结构,此时地下含水层结构被破坏,海水将沿破坏面直接侵入淡水体中,造成人为海水入侵,特别是目前滨海地区在沿岸沙地等处开挖养殖池,引注海水,这些坑、塘为海水入侵提供了一定的通道及空间极有利于海水长驱直入入侵淡水体,造成区域范围的海水入侵现象,目前滨岸沙地修建的海水养殖塘普遍造成了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海水入侵现象。(4) 由于气候变暖、地球温室效应、海水温度增高等原因,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现象。
长乐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雨季集中,易于洪涝,干季明显,旱情常见。年平均气温19.5 ℃。年降水量大致在1 200~1 700 mm之间,平均雨量1 417 mm,月降水量在0.2~532.8 mm之间,具有季节性分布特点,见图1。区内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517.5 mm,近海地带因风力、风速较大,年水面蒸发量更大些。年蒸发量比年降水量多150~200 mm,属干旱区,干旱几乎年年有,夏旱尤为严重,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层稳定单纯,晴热干燥。1.2 长乐滨海地区水文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 黄磊,郭占荣.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02)
[2]海水入侵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 尹泽生,林文盘,杨小军. 地理研究. 1991(03)
本文编号:3580778
【文章来源】: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0,31(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长乐滨海地区咸化系数等值线图
(3) 由于不合理、无序地在滨岸区域挖沙、取土而破坏了海岸结构,此时地下含水层结构被破坏,海水将沿破坏面直接侵入淡水体中,造成人为海水入侵,特别是目前滨海地区在沿岸沙地等处开挖养殖池,引注海水,这些坑、塘为海水入侵提供了一定的通道及空间极有利于海水长驱直入入侵淡水体,造成区域范围的海水入侵现象,目前滨岸沙地修建的海水养殖塘普遍造成了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海水入侵现象。(4) 由于气候变暖、地球温室效应、海水温度增高等原因,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现象。
长乐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雨季集中,易于洪涝,干季明显,旱情常见。年平均气温19.5 ℃。年降水量大致在1 200~1 700 mm之间,平均雨量1 417 mm,月降水量在0.2~532.8 mm之间,具有季节性分布特点,见图1。区内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517.5 mm,近海地带因风力、风速较大,年水面蒸发量更大些。年蒸发量比年降水量多150~200 mm,属干旱区,干旱几乎年年有,夏旱尤为严重,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层稳定单纯,晴热干燥。1.2 长乐滨海地区水文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 黄磊,郭占荣.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02)
[2]海水入侵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 尹泽生,林文盘,杨小军. 地理研究. 1991(03)
本文编号:3580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58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