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采能机构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2-02-04 19:05
  本文对浮子漂浮式波浪能发电平台“集大2号”进行优化研究,主要结合AQWA水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实海况试验结果,分析“集大2号”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波浪能采集装置进行优化仿真研究;分析了采能浮子位于平台不同位置、不同摆臂角度、不同阻尼以及浮子变质量对其采能效率的影响,为后续的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积累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波浪能采集装置浮子采能效率计算及捕获宽度比进行推导分析,为优化仿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集大2号”波浪能发电平台的设计参数,用AQWA海工设计软件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波浪频率下浮子的波浪能采集效率和捕获宽度比。结果表明:当波浪频率处于0.05Hz-0.45Hz区间内,该平台的浮子波浪能采集效率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加;在海况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针对由5个浮子组成的采能浮子阵列,迎浪的第一个浮子的波浪能采集效果最好,迎浪的第三个浮子的波浪能采集效果最差;由于采能浮子之间存在着消波效应,浮子阵列中迎浪第一个浮子的采能效率最高,沿波浪方向依次降低。(3)对“集大1号”进行优化改造,对“集大2号”波浪发电平台进行实海况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采能机构的优化


波浪能发电能量转换装置原理图

海蛇,海试,液压系统图


图 1.3 筏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示意图图 1.4 筏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各级转换效率英国 OPD(OceanPowerDelivery)公司开发的蛇形发电装置“海蛇号”是较典型的筏式波浪能发电装置[20-23],如图 1-5 所示。该装置外观像蛇形,采用重力锚链将其固定于海底,其头部朝迎浪方向。其工作原理是:装置的浮筒和动力关节装置随波浪上下起伏,关节之间相对转动,从而驱动动力关节装置内的液压缸 4、8 作往复运动,产生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组件 1、3 流进高压油支路,再驱动液压马达 7 转动,带动发电机 6 工作,流出液压马达的低压油进入低压蓄能器 5,或经低压油路、通过控制阀组件 1、3,进入液压缸 4、8,完成油路循环。“海蛇号”在 2004 年进行海试,在长期运行中未出现重大技术问题,运行状况良好。该装置采用液压作为能量传递手段,系统发电的稳定性较好。

海龙,海蛇,液压传递,摆体


图 1.6 “海龙Ⅰ号”波浪能发电装置所于 2011 年开发了筏式液压波浪能发电装外观与“海蛇号”较为相似,均为圆柱形浮筒的浮筒是直接采用铰链连接,而“海蛇号”接;液压传递以及液压缸的连接方式也有所筏体之间仅有角位移,即使在大波浪条件下力;另外,筏式装置一般采用重力锚链系泊)的特点,方便适应于不同海域。但该类型。能发电装置置由摆体、安装基座、液压传递系统、发电悬挂摆式和浮力摆式两种,如图 1.7 和图 1驱使摆体往复运动,带动液压缸工作,产生(或者将液压缸产生的高压液压,通过管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00 kW组合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能量转换系统研究[J]. 张家明,黎明,张帅,刘臻,史宏达.  太阳能学报. 2017(12)
[2]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全球能源治理变革[J]. 赵勇强.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4)
[3]我国海洋能技术的进展与展望[J]. 史宏达,王传崑.  太阳能. 2017(03)
[4]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成功发电[J].   电世界. 2016(02)
[5]“鹰式一号”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J]. 盛松伟,张亚群,王坤林,王振鹏,吝红军,叶寅.  船舶工程. 2015(09)
[6]“鹰式一号”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冗余监控技术研究[J]. 王坤林,盛松伟,游亚戈,张亚群,姜家强,吝红军,叶寅.  海洋技术学报. 2014(04)
[7]100kW一基多体漂浮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J]. 张亚群,盛松伟,游亚戈,王振鹏,王坤林,吝红军.  海洋技术学报. 2014(04)
[8]2030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装机容量的1/5[J].   中外能源. 2013(12)
[9]波浪能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 聂宏展,张明,申洪,张宏宇.  华东电力. 2013(01)
[10]摆式海洋波浪能量转换原理与应用[J]. 石世宁,訚耀保.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3(01)

博士论文
[1]点吸收浮子阵列的波能转换特性研究[D]. 刘秋林.清华大学 2016
[2]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张大海.浙江大学 2011
[3]波浪与抛石防波堤相互作用及其砂质海床动力响应分析[D]. 周援衡.中南大学 2011
[4]岸式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刘臻.中国海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漂浮式波浪能采集装置结构优化[D]. 胡珊.集美大学 2017
[2]漂浮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 梁辉.浙江大学 2017
[3]组合型振荡浮子布置的优化研究[D]. 王东.中国海洋大学 2015
[4]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液压系统研究[D]. 朱凯.中国海洋大学 2015
[5]内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设计与分析[D]. 刘岩涛.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浮子形状对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发电效率的影响[D]. 历福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7]海洋波浪发电系统振荡浮子结构的优化研究[D]. 张弘弨.清华大学 2010
[8]半潜式平台气隙响应的计算研究[D]. 陶晶晶.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海洋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D]. 王凌宇.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3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13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