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海大气边界层时空变化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8 20:36
本文利用两次海上实测得到的GPS探空数据,结合CFSR再分析资料、卫星数据、青岛,台州L波段雷达数据以及WRF模式,对黄东海区域的大气边界层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造成该种变化的影响机制。得到了以下结论:在气候态,受下垫面热力影响的黄东海大气边界层(MABL)具有冬高夏低、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点。东海海洋锋的存在使得局地MABL高度梯度增大,并在海洋锋暖水侧形成极值。海气温差对MABL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MABL高度决定了高湿层能够达到的高度,海表面产生的水汽通过MABL中的湍流混合到达MABL层顶。东海黑潮形成的冷、暖海区使得其上MABL以海洋锋为界南高北低,配合自由大气中的等熵面运动等,造成了海洋锋两侧水汽分布的显著差异,夏季随着海洋锋消失,此现象也消失。这种分布特征与春季黄东海南部多低云,北部多雾的天气现象吻合。海气温差反映了海面大气的层结,对MABL的性质起决定性影响。由于海水的热力性质稳定,5月、11月中MABL的日变化均不明显,这与陆地边界层的性质明显不同。在暖水区,海气温差的大小能影响MABL的高度,而在冷水区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冷、暖水交汇形成的海洋锋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气候态年平均的MABL高度(a)、SST(b)分布图,其中填色图代表MABL高度或SST的梯度
012年5月(a)、11月(b)航线(黑色折线)及探空气球释放站点(星号)示意图,其中等值线为平均海温,填色为平均海气温差
图4.35月各站点位温(实线,单位:K)和温度(虚线,单位:℃)廓线,排列按照放球的时间顺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岛市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J]. 王晓丽,张苏平,张晓梅,薄兆海. 气象科学. 2008(S1)
[2]低层大气季节变化及与黄海雾季的关系[J]. 张苏平,杨育强,王新功,魏建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3]东海黑潮上层环流季节、年际变化与局地风应力关系[J]. 余帆,王启,刘玉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4]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 廖国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04)
[5]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 廖国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 (04)
[6]大气混合层高度的模式计算和分析[J]. 曾智华. 高原气象. 2004(03)
[7]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进展[J]. 胡非,洪钟祥,雷孝恩. 大气科学. 2003(04)
[8]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J]. 鲍献文,万修全,高郭平,吴德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05)
[9]北冰洋春夏季海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初步研究[J]. 范绍佳,WANG Qing,邓茂芝,汪华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10]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层结和混合层的演变特征[J]. 柳艳菊,丁一汇.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649487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气候态年平均的MABL高度(a)、SST(b)分布图,其中填色图代表MABL高度或SST的梯度
012年5月(a)、11月(b)航线(黑色折线)及探空气球释放站点(星号)示意图,其中等值线为平均海温,填色为平均海气温差
图4.35月各站点位温(实线,单位:K)和温度(虚线,单位:℃)廓线,排列按照放球的时间顺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岛市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J]. 王晓丽,张苏平,张晓梅,薄兆海. 气象科学. 2008(S1)
[2]低层大气季节变化及与黄海雾季的关系[J]. 张苏平,杨育强,王新功,魏建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3]东海黑潮上层环流季节、年际变化与局地风应力关系[J]. 余帆,王启,刘玉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4]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 廖国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04)
[5]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子[J]. 廖国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 (04)
[6]大气混合层高度的模式计算和分析[J]. 曾智华. 高原气象. 2004(03)
[7]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进展[J]. 胡非,洪钟祥,雷孝恩. 大气科学. 2003(04)
[8]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J]. 鲍献文,万修全,高郭平,吴德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05)
[9]北冰洋春夏季海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初步研究[J]. 范绍佳,WANG Qing,邓茂芝,汪华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10]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气层结和混合层的演变特征[J]. 柳艳菊,丁一汇.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649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649487.html